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1篇
医药卫生   27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尺桡动脉及指掌侧总动脉部分外膜切除治疗雷诺氏病的疗效。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分别切除腕部尺桡动脉及指掌侧总动脉的部分外膜。结果:治疗雷诺氏病21例,其中20例随访1年以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尺桡动脉及指掌侧总动脉部分外膜切除是治疗雷诺氏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脂肪抑制序列在子宫腺肌病磁共振成像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脂肪抑制序列 (fat suppression ,FS)在子宫腺肌病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子宫腺肌病 30例行矢状面快速自旋回波 (TurboSE)T1WI、T2 WI和FS扫描 ,后者采用光谱预饱和反转恢复序列 (spectralpresaturationinversionrecov ery ,SPIR) ,包括T1/SPIR和T2 /SPIR。结果 :单独根据T2 WI或T2 /SPIR像对子宫腺肌病进行诊断 ,两者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均可作为子宫腺肌病诊断的常规序列。T2 WI的表现更接近于病理 ,T2 /SPIR像则更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边界 ,因而有利于病变径线的测量。单独根据T1WI或T1/SPIR像无助于发现子宫腺肌病低信号病变 ,对出血性异位子宫内膜岛的发现却有特异性 ,且T1/SPIR像显示得更为清晰。结论 :4种扫描序列结合有利于全面显示病变。FS在子宫腺肌病的MRI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神经纤维瘤病颅脑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1型和2型)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总结和分析经临床和病理学证实的10例神经纤维瘤病(1型4例、2型6例)的MRI表现。结果:神经纤维瘤病1型4例,表现为蝶骨大翼缺损2例,其中1例合并双侧桥小脑结合臂胶质瘤,1例合并眶内丛状神经纤维瘤;2例双侧苍白球内见类圆形长T2高信号病变。神经纤维瘤病2型6例中双侧听神经瘤3例;单侧听神经瘤合并多发脑膜瘤及单发脊膜瘤1例;多发脑膜瘤合并脊神经鞘瘤1例;三叉神经鞘瘤合并多发脑膜瘤1例。结论:MRI是诊断神经纤维瘤病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4.
我院于1978年12月~1979年8月应用国产丙吡胺治疗90例各类心律失常患者。其中室性早搏32例,房性旱搏1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4例,结性早搏6例,持久性房颤6例,阵发性房颤6例,房性早搏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3例,房颤伴室性早搏2例,房颤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例,房颤伴预激综合征、阵发性房颤伴室性平行心律及多源性室性早搏伴房性早搏各1例。治疗方法丙吡胺,每片100毫克,每支5毫升含50毫克,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及上海第二制药厂合成药研究所供给。用法:一、口服: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一周后无效,改为每次100毫克,每日4次,一周后再无  相似文献   
105.
阿斯匹林能减低血小板的集聚,从而设想它是否对慢性冠心病有预防作用,但这方面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尚有争论。本文是以回顾性数据来评价规则应用阿斯匹林和冠心病死亡的关系,探讨其有无预防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男性30~70岁于出现症状24小时内死亡的冠心病患者,配对对照者为相近年龄的周围邻居。从患者的妻子和对照者的妻子了解其最近三个月内阿斯匹林的应用量以及其他冠心病的易患因素。规则服用阿斯匹林是指每星期至少服4天。为了  相似文献   
106.
低机械指数灰阶造影对肝VX2瘤动态期相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研究肝恶性肿瘤的动态期相性增强变化规律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别经耳缘静脉对8只荷VX2瘤新西兰大白兔团注超声造影剂SonoVue(0.1ml/kg),应用CnTI低机械指数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动态观察兔VX2瘤及其周围肝实质造影增强效应。结果在所有造影过程中,肝肿瘤及肝实质内造影剂随时间呈动态增强。VX2瘤动脉期明显强化,呈“灯泡征”,与周围肝组织灰阶对比明显;随后造影剂逐渐退出,肿瘤回声强度从与周围肝实质持平,到低于周围肝实质,最后造影剂完全退出瘤组织,在肝实质增强的背景下呈极低回声。肿瘤强化呈“快进快出”型。结论VX2瘤主要为肝动脉供血,具有恶性肿瘤“快进快出”典型的超声造影增强特点;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能完全反映肝恶性肿瘤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肿瘤的动脉期是超声造影的关键,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左、右半肝不同部位灰阶超声造影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左、右半肝不同部位肝实质灰阶超声造影效应及其造影定量参数的差异。 方法 团注法经耳缘静脉分别对10只新西兰大白兔注入超声造影剂Sono Vue^TM,应用CnTi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和声学定量时间一强度曲线分析(Wash-in/Wash-out)软件,定量分析左、右半肝边缘部位及中心部位肝实质造影增强效应。 结果 造影剂在肝内呈动态增强过程。(1)与边缘部位肝实质相比,中心部位肝实质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和达到峰值时间均较早,峰值强度较强,渡越时间较长。除左肝造影剂渡越时间外,中心部位与边缘部位肝实质各造影定量参数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2)与左半肝相比,右半肝中心部位及边缘部位肝实质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和达到峰值时间均较早,峰值强度较强,渡越时间较长。除边缘部位的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外,左、右半肝肝实质造影定量参数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左、右半肝肝实质灰阶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不同;在同一半肝内,边缘部位与中心部位肝实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亦不同。在对肝脏病变进行定量研究时,考虑到这种差异及病变的生长部位对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8.
肝尾状叶静脉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肝尾状叶静脉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超声观测30例患者的36支尾状叶静脉,其中原发性布-加氏综合症患者22例,淤血肝患者8例.检测记录包括(1)尾状叶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部位;(2)尾状叶静脉的支数;(3)尾状叶静脉的走向;(4)尾状叶静脉的管径.结果36支尾状叶静脉中,管径从0.27~0.85cm不等,平均管径为(0.47±0.16)cm.70%汇入下腔静脉左前壁或左壁,单支型25例,占83%,2支型4例,3支型1例.36支尾状叶静脉中,除一支外,其余均未显示其属支.所有尾状叶静脉均为左走行或左前走行.结论正确认识尾状叶静脉对临床特别是肝部分切除术及布-加氏综合症的诊疗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含脂肪肾上腺良性肿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19例含脂肪肾上腺良性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19例均行CT平扫,其中9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肾上腺髓脂瘤13例,脂肪瘤及成熟畸胎瘤各2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脂肪瘤样节细胞神经瘤各1例。均表现为边缘清楚含脂肪混杂密度影。13例髓脂瘤中,11例以脂肪密度为主,其余2例以骨髓组织为主。其中3例内见点状钙化影,6例增强扫描髓样组织均呈轻度强化。2例脂肪瘤均表现为边缘清楚均匀一致脂肪密度影。2例成熟畸胎瘤内含有多发钙化灶、软组织及脂肪密度影,其中软组织呈轻度强化;肾上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部分实性成分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脂肪瘤样节细胞瘤以脂肪密度为主,实性部分较少,增强扫描具有渐进性强化特征。结论   含脂肪肾上腺良性肿瘤种类繁多,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强化三维损毁梯度回波( 3D - SPGR)序列检出三叉神经痛(TN)患者神经血管压迫(NVC)的能力.方法 对37例TN患者行强化3D- SPGR序列扫描,由高年资神经影像学医师评价三叉神经根进入区(REZ)神经与血管的关系,并与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中观察的结果对比.结果 37例患者中,MVD证实36例存在NVC,强化3D-SPGR显示了35例,其敏感性为97.2%,特异性为100%,且MRI所显示的责任血管位置与MVD之间有高度的一致性(K=0.81).在14例三叉神经上颌支疼痛的患者中,12例(85.7%)的NVC位于REZ的内侧,而在16例下颌支疼痛的患者中,13例(81.3%)的NVC位于REZ的外侧,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强化3D - SPGR序列是检出TN患者NVC有效的检查方法,将为MVD术前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