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AQP-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5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20例正常肾脏组织中AQP-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肾脏组织中AQ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AQP-1表达高于正常肾脏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QP-1的异常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因子KISS-1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1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15例正常肾组织中 KISS-1蛋白和 VEGF的表达。结果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KISS-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0%和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6%和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者的表达均与肾透明细胞癌不同分化程度、分期、浸润和转移有关(P !0.05);肾透明细胞癌中KISS-1、VEGF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5.086,P!0.05)。结论 KISS-1蛋白低表达与VEGF高表达可能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栀子苷对人肝癌株细胞(Hep G2)细胞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高浓度胰岛素建立Hep G2胰岛素抵抗模型。通过葡萄糖试剂盒测定法,确定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所需胰岛素的浓度及作用时间。将Hep G2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栀子苷组(62.5μg·m L-1作用24 h),用RT-PCR检测细胞内胰岛素受体(InsR)、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 100 nmol·L-1胰岛素处理24 h为建立胰岛素抵抗Hep G2细胞模型的最佳条件。药物组作用后,与模型组相比,葡萄糖消耗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InsR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NF-κB mRN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栀子苷可以改善Hep 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主要是通过下调NF-κB的表达、上调InsR的表达来发挥其药物作用。  相似文献   
24.
25.
VEGF、MMP-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VEGF、MMP-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例肝细胞癌组织和19例正常肝脏组织中VEGF、MMP-2的表达.结果 肝细胞癌组织中VEGF与MMP-2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两者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97,P<0.05).结论 VEGF与MMP-2的表达在肝细胞癌中具有重要意义,两者可能在肝细胞癌的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背景与目的:长链非编码RNA HULC(lncRNA HULC)在肝癌中特异性高表达,是肝癌重要的肿瘤标志物。本研究探讨血清lncRNA HULC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7年9月3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与手术标本。用qRT-PCR检测患者血清lncRNA HULC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癌组织中肿瘤侵袭转移相关标志物VEGF、MMP-2、E-cadherin的表达。分析患者血清lncRNA HULC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侵袭转移相关标志物表达及术后预后的关系。 结果:患者血清lncRNA HULC相对水平范围为2.6~9.5,以中位值5.0为界,将患者分为高lncRNA HULC组(12例)与低lncRNA HULC组(18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低lncRNA HULC组病理高分化比例高于高HULC组;高lncRNA HULC组III~IV期比例高于低lncRNA HULC组;HULC-L组肝内转移与远处转移例数均比例低于HULC-H组肝癌患者;高lncRNA HULC组肝癌切除术后复发比例高于低lncRNA HULC组肝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低lncRNA HULC组比较,高lncRNA HULC组患者肝癌组织中促肿瘤侵袭转移蛋白VEGF、MMP-2的阳性表达增加,而抑制促肿瘤侵袭转移蛋白E-cadherin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高lncRNA HULC组患者生存率低于低lncRNA HULC组患者,且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率高于低lncRNA HULC组肝癌患者(均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HULC水平是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1.769,P=0.045)。 结论:血清lncRNA HULC水平与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恶性临床特征密切相关,高血清lncRNA HULC水平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环境下白细胞介素(IL)-10诱导的巨噬细胞M2表型极化对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根据培养条件,将小鼠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A组)、缺氧/复氧组(B组)、IL-10组(C组),将小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D组)、缺氧/复氧组(E组)、缺氧/复氧+IL-10组(F组)。A组巨噬细胞培养于常氧(O2体积分数为21%)条件下,B组巨噬细胞培养于缺氧(O2体积分数为3%~5%)条件下,24 h后A组和B组巨噬细胞培养于常氧条件下6 h; C组巨噬细胞培养于常氧条件下,并使用含终质量浓度50 mg·L-1 IL-10新鲜完全培养基培养6 h;收集A组、B组、C组巨噬细胞培养基上清液备用。将A组培养基上清液和新鲜完全培养基等体积混合培养D组心肌细胞,将B组培养基上清液和新鲜完全培养基等体积混合培养E组心肌细胞,将B组培养基上清液和C组培养基上清液等体积混合培养F组心肌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A组、B组、C组巨噬细胞中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CD86、精氨酸酶-1(Arg-...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锌指转录因子Snail及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并探讨与CCRCC病理分级、分期和转移等相关生物学行为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手术切除的69例CCRCC组织标本,同时取58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法检测CCRCC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Snail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CCRCC组织Snail阳性率(82.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3.1%,P<0.01).CCRCC组织E-cadherin阳性率(31.9%)显著低于癌旁组织(91.5%)(P<0.01).两者的表达均与CCRCC不同分化程度、分期、浸润和转移有关(P<0.05).CCRCC组织中E-cadherin与Snail的表达呈负相关(r=-0.342,P<0.05).结论 E-cadherin低表达与Snail 高表达可能是CCRCC发生浸润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E-cadherin及Snail对预测CCRCC浸润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小剂量紫杉醇对乏氧Hela细胞HIF-1α的抑制作用。方法:细胞乏氧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快速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检测Hela细胞HIF-1α的表达。结果:紫杉醇使Hela细胞的增殖率降低,但乏氧状态下的Hela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正常状态下的细胞,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浓度紫杉醇可使乏氧状态下的Hela细胞绿色荧光减弱,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紫杉醇对乏氧和常氧状态下Hela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乏氧使Hela细胞对紫杉醇有一定的抵抗作用。紫杉醇对乏氧状态下的Hela细胞HIF-1α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等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芍药苷组。采用AlCl3建立AD模型,药物组大鼠用芍药苷溶液腹腔注射。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HE检测大鼠海马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芍药苷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高于模型组(P<0.05);芍药苷组大鼠海马细胞的形态比AD模型的改善而接近空白组。结论芍药苷可以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