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研究SITR6蛋白在正常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方法在常温下自由饮水与饮食的情况下喂养8周的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脑组织中SIRT6的表达与定位。结果 SIRT6是一种主要在神经元中表达的核蛋白,在大鼠正常脑组织中广泛表达,尤其在大脑组织中的皮质、髓质、海马中的神经元表达量较高;且在海马集中表达和在大脑皮质的外锥体细胞层和内椎体细胞层较明显,而在大脑髓质中表达低于海马和皮质。结论 SIRT6作为一种核蛋白,为研究SIRT6的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2.
哮喘患儿瘦素水平及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哮喘患儿在发作时的血清瘦素水平及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二丙酸倍氯米松)的影响,选择6~10岁的无肥胖和第二性征的儿童作为对象。考虑到男女间的瘦素差别,按男女分别将他们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哮喘组再分成未吸入组、短期吸入组和长期吸入组。用SPSS软件统计处理。结果:正常对照组、未吸入组、短期吸入组和长期吸入组4组间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男女间瘦素水平也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其血清瘦素的水平无明显差异,说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通常不会造成患儿肥胖和瘦素分泌紊乱;性前期儿童男女间瘦素水平无明显差异,提示瘦素水平与性激素和性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TopoⅡ 、P-gp 、MRP、 LRP、 TS 等耐药基因在胃肠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以期为临床化疗药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胃肠腺癌各25例病例为实验组,各病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病理图像分析、免疫组化S-P法并文献复习。 结果 TopoⅡ 在中分化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低分化腺癌组织。 P-gp 、MRP1、 MRP3、 TS、 GST-π、β-TubulinⅢ在不同类型的胃癌和肠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MRP和β-TubulinⅢ在粘液腺癌中表达率较高,LRP在胃肠腺癌很少表达。 结论 TopoⅡ是肿瘤药物靶点之一,阳性率与用相应化疗药效果正相关。联合检测P-gp 、MRP1、 MRP3、 TS、GST-π、 β-TubulinⅢ在胃肠腺癌中的表达对临床化疗药物选择有一定参考意义。本组所选择的基因在肠癌与在胃癌中的表达相似,两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对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67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即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组,对照组为单用帕罗西汀组,治疗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周末,研究组SD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治疗第4周末及第8周末,两组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在第2周末及第4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较单用帕罗西汀,具有疗效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45.
46.
47.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维持生存的必要手段,而感染导致的静脉导管拔除威胁着患者的安全。因此明确感染的原因并提前预防,对于MHD的顺利实施十分重要。本文对于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感染产生的原因及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在置管后执行规范的管理制度,给予及时的健康宣教,恰当的导管护理,正确的操作规范,可以降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HPLC同时测定刺五加中刺五加苷B与刺五加苷E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0~10 min,9∶91;10~30 min,9~20∶91~8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 ℃。结果 刺五加苷B、刺五加苷E分别在0.35~34.83与0.69~69.2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与1.000 0;精密度RSD均为0.4%,小于2%;重复性RSD分别为1.4%与1.0%,稳定性RSD分别为3.1%与3.4%,均小于5%;平均回收率(n= 9)分别为97.4%(RSD为5.5%)和102.7%(RSD为4.3%)。结论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刺五加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究风险护理模式对老年肿瘤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126例老年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风险护理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期间IVAP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干预3个月后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该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3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DNA倍体分析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同时检测患者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并进行病理组织检查。比较DNA倍体分析、CA-125、CEA水平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DNA倍体分析诊断宫颈癌的阳性率与病理组织检出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10,P0.001);宫颈癌患者血清CA-125、CEA水平显著高于病理检查阴性或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NA倍体分析联合血清CA-125、CEA水平诊断宫颈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6,明显高于DNA倍体分析、CA-125、CEA单独检测(P0.05)。结论 DNA倍体分析联合血清CA-125、CEA进行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的阳性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