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8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60篇
医药卫生   16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朱斌  陈弘 《世界感染杂志》2006,6(5):427-428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不典型缺血性脑病变的临床特点,以引起临床注意,利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颅脑CT、经颅多普勒脑血流(TCD)检查证实的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不典型脑缺血病变的临床特点.结果血透过程中,干体重测试不佳,超滤过多,血压降低,血脂、血糖升高,使血粘度增加,血液浓缩是引发脑缺血性病变的原因;病人发生行走不稳、吞咽呛咳、意识一过性障碍等表现;脑CT、脑TCD检查证实。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不典型脑缺血临床表现少见,发病隐匿,易被疏忽,延误治疗;血粘度增高、血压偏低,引起低灌注,是该病的发病机制;病人存在着脑卒中的风险,降低了血透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72.
张平  李彤  朱斌  袁彬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4):398-401
目的:研究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缺血区脑组织肿瘤坏死因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探讨葛根素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手术+葛根素组,手术组,假手术组(各30只)。每组又分五个不同时间点(6h,12h,24h,48h,72h),手术+葛根素组大鼠应用葛根素干预治疗,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大鼠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对照。用SABA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时间点缺血脑组织TNF-α、TGF-β1因子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和手术+葛根素组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TGF-β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手术+葛根素组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TNF-α的表达均较手术组显著下降(P<0.01,P<0.05);TGF-β1的表达均较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P<0.05)。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TNF-α因子的表达,诱导TGF-β1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复春散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愈合过程中的抗菌效果及促愈合、抗疤痕作用. 方法:将2004年5月-2006年6月收入本院的大面积烧伤患者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时照组19例,两组均行早期切削痂植皮手术.待创面大部分愈合后,治疗组采用复春散混悬液(浓度为10%)浸洗创面15~30 min,再用1%磺胺嘧啶银霜(SD-Ag)外敷包扎,每日或隔日换药;对照组采用温水浸洗15~30min,再用1%磺胺嘧啶银霜外敷包扎,每日或隔日换药.观察创面的变化及愈合情况,并做细菌学调查.将数据资料SPSS 11.0软件分析.随访观察疤痕增生情况,部分病例组织标本送病理. 结果:治疗组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6.75±2.50)d,对照组为(33.81±2.4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细菌检出率明显下降(P<0.05),且临床大体及病理切片示疤痕增生较轻. 结论:复春散能够抑制创面细菌感染,缩短创面愈合过程,减少疤痕增生,可以作为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的局部用药.  相似文献   
74.
ATP敏感性钾通道与脑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TP敏感性钾通道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该通道分子结构、在神经系统分布、以及对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和相关机制的研究有利于一些临床用药的重新评估和高选择性KATP通道开放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75.
���������������ιؼ�̽��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5  
目的 探讨暴发性胰腺炎 (FAP)发生、发展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出现症状 72h内住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2 0 9例。所有病人均在ICU行监护及最大限度地加强治疗。FAP为出现症状 72h内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SAP ,比较 5 6例FAP(FAP组 )与 15 3例 72h内未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组 )的临床特点。结果 FAP组胰腺病变程度 (CT分级 )较SAP组严重 (5 19± 0 68vs 3 72± 0 2 5 ) ;FAP组病死率及低氧血症、胰腺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率明显高于SAP组 (5 3 6%vs 2 6%、85 71%vs2 2 88%、17 86%vs 6 5 4%和 78 6%vs 9 15 % )。FAP组中与病死率相关的高危因素为低氧血症、高APACHE Ⅱ分值、器官功能障碍数目以及胰腺病变严重程度。结论 FAP的特征包括MODS发生率高、胰腺病变程度严重、早期发生低氧血症、腹腔室隔综合征 (ACS)、高APACHE Ⅱ评分和高病死率。监护重要脏器功能、适当补充血容量、早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积极纠正低氧血症、缓解ACS(包括经腹腔镜腹腔冲洗及早期促进胃肠蠕动 )等处理可能对FAP的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76.
急性胰腺炎——暴发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暴发性胰腺炎 (fulminantacutepancreatitis ,FAP)来势凶猛 ,并发症多及死亡率高 ,近年倍受关注。过去虽然有文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evereacutepancreatitis ,SAP)中提及FAP ,但很少专门对其进行研究 ,FAP的概念及诊断标准也未达成完全一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FAP实际上是一在尚未出现胰腺感染的SAP早期 (发病 48h或 72h内 )病情即急剧恶化的特重型SAP ,约占SAP的 2 5 % ,表现为生命体征不平稳及难以控制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 ,MODS) ,临床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住院时间长 ,治疗费用高 ,死…  相似文献   
77.
根据中国驻缅使馆通报,为预防和控制口岸遣返入境人员带入传染病造成传播.西双版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云南省外事办、省卫生厅等部门统一部署下,于2006年5月27日对由打洛口岸遣返入境的86名中国籍公民进行了检疫查验和传染病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白背叶化学成分和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白背叶的化学成分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高效液相色谱条件,Inertsil ODS-3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24∶76),检测波长335 nm。结果:从白背叶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一化合物,鉴定为葫芦巴苷Ⅱ;葫芦巴苷Ⅱ的线性范围为0.053~10.60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 1.82%(n=6)。结论:该化合物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测定白背叶中葫芦巴苷Ⅱ含量的方法,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9.
朱斌  曹秀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8):1077-1078
目的:介绍组织间种植^125Ⅰ粒子治疗小儿鼻腔横纹肌肉瘤的(RDM)病例,提高对横纹肌肉瘤的认识。方法:通过对2例RDM临床治疗思路及手术方法的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2例患儿通过组织间种植^125Ⅰ粒子治疗RDM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随访局部肿瘤无明显浸润。结论:组织间种植^125Ⅰ粒子治疗RDM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不同尿红细胞水平与IgA肾病患者临床指标、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根据时间平均尿红细胞(time average urinary red blood cell, TA-uRBC)检测结果的三分位数分为低、中、高三组,分析比较各组的临床病理及预后,主要结局事件定义为死亡,或到达肾脏结局[包含终末期肾衰竭(透析,移植),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大于40%]。结果:共纳入540例IgAN患者,尿红细胞水平与年龄(r=-0.142,P=0.001)、平均动脉压(r=-0.094,P=0.049)、与eGFR水平(r=0.091,P=0.04)正相关。尿红细胞水平与病理损伤中的新月体比例(r=0.196,P<0.000 1)、系膜细胞增生程度(r=0.097,P=0.03)、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程度(r=0.093,P=0.04)呈正相关。与节段性硬化、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无相关性(P>0.05)。随访65(IQR 51.00~103.00)个月,随访期间共计40例患者(7.41%)到达终点事件,其中6例进入ESRD,34例GFR下降>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