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无血清脐血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恢复延迟是一大难题,目前认为这主要与脐血中巨核系祖细胞数量不足及脐血巨核细胞分化成熟延迟有关,而将部分脐血进行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后输注受者体内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但适用于临床应用的扩增条件至今仍未确立。本课题采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MNC)在无血清培养体系中使用TPO,IL-3,SCF,IL-6等细胞因子进行不同的组合,在培养的0,6,10,14天进行MNC、CD41^ 细胞及CFU-MK数的检测。以寻找最佳的细胞因子组合及最佳的收获时机。结果表明:无血清条件下TPO与IL-3,SCF,IL-6等细胞因子联用可实现脐血巨核系祖细胞有效的体外扩增,各因子组中以TPO IL-3 SCF IL-6组扩增效果为最佳。其CFU-MK数于第10天最多,扩增达6.8倍,CD41^ 细胞扩增达8.8倍。结论:在人脐血MNC无血清培养条件下。TPO IL-3 SCF IL-6组为巨核系祖细胞体外扩增较佳的因子组合。由于TPO IL-3 SCF IL-6组的CFU-MK数于第10天最多,CD41^ 细胞数亦为同期最高,故培养后收获时间宜控制在其体外培养的第10天。  相似文献   
232.
目的通过对不同细胞色素P-450 3A5(CYP3A5)基因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患者外周血中环孢素A(CsA)浓度的比较研究,探讨CYP3A5作为一种预示指标,指导临床个体化应用CsA 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的方法检测患者CYP3A5基因型;采用免疫荧光偏振法监测患者血中CsA浓度。结果在12例样本中,共检测出2 种基因型,其中野生型纯合子2例,杂合子10例。野生型纯合子患者外周血CsA浓度经与杂合子患者相比较,前者谷值浓度(C0)较后者低,相差2.3-6.6倍;服药后2h峰值浓度(C2)亦较后者低,相差1.4-3.8倍。结论CYP3A5基因多态性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外周血CsA浓度密切相关,在应用CsA之前,通过对患者CYP3A5基因型的检测,有可能指导临床确定其个体化用药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233.
目的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测量股骨远端相关解剖参数,探讨股骨远端解剖特点的性别差异及其对假体设计的不同要求.方法 2005年1月~2007年5月进行的100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例,男37侧,年龄57~77岁,女63侧,年龄62~79岁.术中测量股骨经上髁轴线宽度、内外侧髁高度、髁间高度及内外侧滑车前突距离,比较各测量值性别间的差异.结果 男女性髁间高度、经上髁轴线宽度、外侧髁高度及内侧髁高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男性各值均大于女性.股骨远端横径与纵径的比值亦为男性大于女性(P<0.001),男性股骨内、外侧滑车前突距离均大于女性,均值差分别为1.3 mm和0.7 mm,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根据男女性股骨远端的解剖特点,设计不同性别的股骨假体,可以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34.
目的 探讨以氟达拉滨(Flu)、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为预处理的FCA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用FCA预处理方案预处理移植治疗SAA-Ⅰ型和SAA -Ⅱ型患者各2例,其中同胞供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低分辨配型(6/6位点)全相合的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3例、非血缘关系高分辨HLA配型(10/10位点)全相合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同胞供者的预处理方案:Flu 30 mg·m-2d-1×5 d,CTX 50~60 mg· kg-1d-1×5 d,ATG 3 mg·kg-1d-1×3 d.非血缘关系的预处理方案:CTX 20 mg· kg-1d-1×2 d,ATG 5 mg· kg-1d-1 ×3 d,Flu 30 mg· m-2d-1 ×4 d.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均采用低剂量环孢素A(CsA)联合低剂量短程甲氨蝶呤(MTX),非血缘关系移植加用霉酚酸酯(MMF)0.5 g bid,+1 d~+28 d.观察移植并发症、输血量、造血重建、嵌合体和生存状态.结果 4例患者均获得造血干细胞的成功植入,移植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的时间为+10 d~+15 d,血小板(PLT) >20× 109/L的时间为+10 d ~ +20 d,移植后输注红细胞3~6 U,血小板4~10 U,随访7~42个月,完全供者嵌合体,血液学完全缓解;患者1出现广泛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3例无病生存,其中非血缘关系移植的患者4发生轻度局限型cGVHD和巨细胞病毒血症,经过治疗很快控制.结论 Flu、低剂量CTX和ATG的FCA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AA的疗效肯定,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35.
人类关节滑膜A型和B型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分离、培养高纯度人类关节滑膜A、B型细胞的方法。方法胶原酶和胰蛋白酶联合消化人关 节滑膜组织碎片,细胞悬液经 120目筛网滤过,与 CD14 microbeads混合孵育后通过磁性 MACS分离柱收集非粘附细 胞及粘附细胞进行培养。用光镜、电镜、细胞免疫化学、流式细胞仪法鉴定该两种细胞类型。结果分离培养的滑膜细胞 纯度达98%以上;粘附细胞具有巨噬细胞的特性,抗CD68、CD14阳性,符合巨噬细胞样滑膜细胞(A型细胞)的特征; 非粘附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的特性,抗Vimentin、Fibronectin阳性,符合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B型细胞)的特征。结 论胶原酶和胰蛋白酶联合消化,兔疫磁柱法是一种确切有效的分离人类关节滑膜A、B型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6.
目的 观察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DRd)方案巩固治疗序贯达雷妥尤单抗和来那度胺两药维持治疗1例高龄高危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血液肿瘤科2019年3月收治的1例高龄高危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最新文献。结果 患者应用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方案诱导治疗13疗程后只达到部分缓解的疗效,未能进一步缓解,且不良反应多且严重,后改为DRd方案巩固治疗2疗程后,达到完全缓解,继续使用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来那度胺两药维持治疗,不良反应少,至随访结束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为35个月。结论 含达雷妥尤单抗方案巩固和维持治疗可能会改善高龄高危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