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9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59篇
医药卫生   273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病变程度与胃氨的调查性研究朱晓玲,唐少芹,李光,景士兵,刘沈伟付玉坤,关立,金水兰,赵忠余,赵素华 由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pylor,HP)的尿素酶所分解产生的氨,长期作用于大鼠胃粘膜可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大鼠发生萎...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亚型乳腺粘液癌(MBC)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选取39个MBC病灶,比较传统单纯性乳腺粘液癌(cPMBC)、乳腺粘液微乳头状癌(MUMPC)及混合型乳腺粘液癌(MMBC)的临床及超声表现特点,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分析。结果MBC多表现为平行方位的低回声团块,少见液化及微钙化;cPMBC、MUMPC多呈椭圆形或分叶状,后方回声增强及伴侧方声影,前者多富血供,后者多乏血供;MMBC边缘多呈角状或蟹足状且乏血供,后方回声多无改变,少见侧方声影。三组癌的年龄、最大径、位置、纵横比、内部回声、微钙化、导管变化、血流Adler分级及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cPMBC与MMBC的边缘、后方回声模式、侧方声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MMBC较cPMBC与MUMPC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P<0.0167)。结论MBC的超声表现与其组织病理学特点相关,cPMBC、MUMPC与MMBC的声像特征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93.
目的总结经腹肠系膜间隙入路行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的临床经验,探讨该术式治疗小儿左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导致肾盂积水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20年5月该院18例采取经腹肠系膜间隙入路行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3~14岁,平均(5.7±2.9)岁,均为左侧。均采用经腹腔肠系膜间隙入路,术中将切开的肠系膜间隙用丝线悬吊于腹壁,便于手术野暴露。裁剪多余的肾盂后,采用Anderson-Hynes技术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自吻合口留置输尿管支架。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总结手术技巧及经验。术后通过彩超和发射体层仪(ECT)肾动态显像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5~130 min,平均(98.2±17.7) min,术中出血量5~20 mL,平均(10.0±3.7) 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4 d,平均(1.9±1.0) d,术后住院时间2~5 d,平均(2.1±1.2) d,术后随访6~24个月,患者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肾盂前后径(APD)(7.9±1.7) mm,较术前的(34.8±2.0) mm明显缩小(P=0.000),术后6个月复查患侧分肾功能为(40.1±2.9)%,较术前的(28.1±3.0)%明显改善(P=0.000),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该入路行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安全、有效,对患儿肠道影响较小,有利于患儿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94.
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11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15%,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狭窄发生率为61.06%,对照组血管狭窄发生率为10%,观察组血管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IMT)及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高,对于存在此类症状患者应引起重视,以便做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诊断与早治疗。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棕色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评估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棕色瘤9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7.6岁(19~51岁),平均病程5.4年(2.5年~15年)。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消瘦乏力、厌食恶心、全身多处疼痛及骨密度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增高。全部病例均为多发。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颈部薄层CT扫描以确定甲状旁腺位置及有无肿块。承重骨上的棕色瘤行手术切除、同种异体骨植骨,必要时加用内固定;非承重骨上的棕色瘤无需特别处理。结果:随访时间2年~5.5年,平均随访时间3.2年。术后6周左右未切除的棕色瘤病损表现出好转迹象,皮质骨吸收处变化最早最明显,术后3~6月骨质疏松明显好转。异体骨平均愈合时间为13.2月。无一例发生感染,异体骨排斥反应及内固定断裂。随访期未见棕色瘤进一步形成。结论:有尿路结石、高血钙、广泛骨质疏松的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样患者应高度怀疑棕色瘤。病理诊断应与骨巨细胞瘤仔细鉴别。棕色瘤经外科手术及抗骨质疏松等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6.
目的:构建含NADPH氧化酶1(NOX1)近端启动子区的pGL3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及缺失NF-κB结合元件的相应载体,分别测定其相应活性,探讨NF-κB结合元件缺失对NOX1启动子区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法克隆NOX1启动子区序列(1 415 bp),将目的片段与pGL3萤光素酶载体分别双酶切、纯化后进行连接(pGL3-NOX1-1415),测序鉴定;应用Alibaba 2.1软件分析NOX1近端启动子区,获取NF-κB结合元件;重叠PCR法将含该元件的启动子区域(88 bp)缺失,并构建相应载体(pGL3-NOX1-1327)。将两载体分别与pRL-TK内参质粒瞬时转染进入A549细胞,采用TNF-α(10μg/L)刺激细胞24 h,萤光酶标仪检测A549细胞的萤光素酶活性。结果:测序鉴定结果提示pGL3-NOX1-1415及NF-κB结合元件缺失的pGL3-NOX1-1327载体构建成功;细胞实验显示,TNF-α刺激后,转染pGL3-NOX1-1415的A549细胞萤光素酶活性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而转染NF-κB结合元件缺失的pGL3-NOX1-1327的细胞萤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转染pGL3-NOX1-1415组(P0.05)。结论:TNF-α诱导A549细胞NOX1基因活化与NF-κB密切相关,NF-κB参与了TNF-α诱导的NOX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调控。  相似文献   
9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穴位敷贴方中芥子碱硫氰酸盐、6-姜辣素、细辛脂素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穴位敷贴方中芥子碱硫氰酸盐、6-姜辣素、细辛脂素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选用Agilent ZORBAX Extend-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三乙胺调节pH 7.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器0~17 min检测波长为326 nm,17~50 min切换波长为280 nm,进样量10μl。结果:芥子碱硫氰酸盐在2.789~178.5μg/ml、6-姜辣素在2.508~160.5μg/ml、细辛脂素在1.134~72.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实验,芥子碱硫氰酸盐、6-姜辣素、细辛脂素的RSD分别为1.20%、1.02%、0.69%;精密度实验,三者的RSD分别为0.50%、0.93%、0.90%;稳定性实验,三者的RSD分别为1.23%、1.05%、1.26%;三者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3%、98.44%、98.87%,RSD分别为2.00%、1.20%、1.10%,均符合测定要求。测得不同配比的组方中3种成分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用于穴位敷贴方中以上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 检测老年代谢综合症患者的白介素-6(IL-6),DD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的表达水平,评价IL-6在老年MS线血栓性疾患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以28例老年代谢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血管造影等检查将其分为A组(对照组)和B 组(血栓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IL-6,DD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B 组(血栓组)血清中IL-6,DD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对照组),IL-6与DD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在老年代谢综合症患者中,IL-6与DD聚体,抗凝血酶Ⅲ,纤维蛋白原等血栓检测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表达水平对辅助诊断血栓性疾患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比较单独应用顺铂或香菇多糖以及两者联合进行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术,对12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别采用单纯顺铂、单纯香菇多糖或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治疗4周后按WHO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优于单纯顺铂或单纯香菇多糖组;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低于单纯顺铂组,但高于单纯香菇多糖组.结论 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