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目的制备与肾脏肿瘤特异性抗原反应单克隆抗体.为诊断和治疗创造条件.方法手术获取肾脏肿瘤组织,研磨后腹腔免疫小鼠,取免疫小鼠脾脏与骨髓瘤细胞Sp2/0常规融合.取上清进行细胞ELISA鉴定并最终经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确实.结果获取2株能特异性识别肾脏肿瘤的单克隆抗体.结论细胞免疫能够获得识别组织特异性抗原抗体,能够为后继实验研究、诊断和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行肝肝移植治疗后如何防治乙肝复发的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研究院2000年10月-2003年10月40例乙肝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Lamivudine对预防乙肝病毒复发的疗效。结果 40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2例肝癌肝移植患者因肝癌复发分别于移植后8个月和13个月死亡。术后2周31例患者HBsAg、HBeAg及HBV-DNA均为阴性:6例因经济原因未能继续使用Lamivudine和HBIG的患者术后2-9个月HBsAg阳性,并出现明显的肝功能损害,经加用Lamivudine和HBIG并护肝治疗后转阴.肝功能明显好转;3例在术后4个月内HBV-DNA、HBsAg和HBeAg阳性。4个月后HBV-DNA降至10^4 copies/mL以下,HBsAg转阴。肝功能良好。结论 乙肝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Lamivudine对预防乙肝病毒复发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肾移植患者中实施的效果。方法:将116例择期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8)和实验组(n=58),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和比较。结果: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的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肾移植健康教育路径对病人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断流术前后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PHPH)大鼠胃黏膜的表达,探讨HIF-1α和VEGF在门静脉高压胃病(PHG)的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 取Wistar大鼠制备PHPH模型80只,设假手术组(SO)60只,在术后3周施断流术。检测HIF-1α、VEGF和CD34在大鼠胃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断流术前PHPH组大鼠胃壁中HIF-1α(5.8±1.3)和VEGF(12.0±3.0)的表达均明显高于SO组[HIF-1α(0.03750±0.05175),VEGF(0.7±0.1),P〈0.01]。术后HIF-1α、VEGF和MVD均有升高趋势。结论 HIF-1α和VEGF可能参与了PHG的发生发展,断流术本身能通过某种机制影响HIF-1α和VEGF的表达,加重PHG。  相似文献   
55.
肝移植后肝肾综合征:特利加压素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肝移植后肝肾综合征的特点 ,探索针对不同个体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方法 :汇总 5年来2 9例肝移植前潜在肾功能损害及 9例肝移植后肝肾综合征资料 ,肝移植前潜在肾损害者术后用特利加压素预防治疗 ,肝移植后肝肾综合征按肾损害程度分为轻中重 3组 ,观察在采用以特利加压素为基础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前后 ,与肾脏功能有关的多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2 9例肝移植前潜在肾损害者术后肾功能正常 ,1周内肝移植后肝肾综合征均获纠正。结论 :由于术前肾脏功能已有潜在受损可能 ,术中代谢和血流动力学紊乱、术后体内相对较高的血管收缩因子未能迅速清除、移植肝窦内皮细胞水肿产生暂时性的窦性门静脉高压等因素共同作用 ,诱发了肝移植后肝肾综合征的发生。以特利加压素为基础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可有效针对这些发病环节 ,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University of wisconsin液保存失当导致移植肝Pnmary nonfunction的原因.方法将保存失当的UW液灌注供肝.结果移植肝发生急性的肝窦内栓塞继发肝静脉栓塞,下腔静脉栓塞.结论保存不当的UW液不能用于供肝的灌注,否则将导致严重的移植肝原发性无功能(PNF).  相似文献   
57.
缺血再灌注前后MHCⅠ,Ⅱ类抗原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 (I/R)和预处理 (IP)模型 ,了解I/R和IP前后MHCⅠ ,Ⅱ类抗原的表达。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对I/R术后 0 ,1,3,5 ,7,14 ,2 1,35d大鼠肝组织和IP术后MHC抗原进行检测并与未缺血组比较。结果 :I/R可导致MHCI和MHCⅡ类抗原表达增高 ,I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MHCⅠ和MHCⅡ类抗原过度表达。结论 :该实验表明缺血再灌注后MHCⅠ ,Ⅱ类抗原的表达有助于对排斥反应的监测 ,并有助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58.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月肝癌的体会(附57例临床病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1年4月~2004年1月间57例肝癌患者行肝移植术并进行随诊和观察.结果最短存活时间45d,最长存活已超过30个月(至今仍无瘤状态下存活).结论不同期肝癌肝移植术后存活情况是完全不同的,肝移植治疗肝癌仍应严格选择病例,谨慎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59.
本文对背驮式肝移植术后置放T管的临床实用价值进行评价。回顾性分析112例背驮式肝移植,结果表明,背驮式肝移植采用胆总管-胆总管端端吻合时,在胆道血运无障碍,无胆管结石和供受体胆总管相匹配的情况下可不置放T管,以避免由于置放T管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但术后近期需要严密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60.
MARS人工肝在肝移植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例48次MARS人工肝治疗的疗效。结果单次或多次MARS人工肝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氮、尿素氮、肌酐、尿酸等水平。19例患者中1s例成功过渡到肝移植治疗;1例因免疫抑制剂中毒经MARS人工肝治疗症状改善;1例移植肝功能好转;1例晚期肝硬变患者治疗后肝性脑病症状得到缓解。因各种原因不愿再行肝移植。出院后2周死亡;1例患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未能等到肝移植而死亡。治疗成功率为89.s%。结论M.ARS人工肝是治疗肝功能衰竭安全而有效的辅助方法。为使患者能过渡到肝移植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