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评估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联合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ENB)引导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同时性多原发肺癌(Synchro...  相似文献   
22.
经不同手术径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鳞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左胸与右胸手术径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鳞癌的疗效,探讨合理的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手术径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到2007年1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食管中下段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胸径路和右胸径路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率、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情况以及生存率。结果左胸径路组和右胸径路组患者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1.7%(55/60)和95.0%(57/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胸径路组平均每例淋巴结清扫数和转移淋巴结数分别为4.60枚和0.57枚,显著低于右胸径路组的8.32枚和1.33枚(均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16/60)和31.7%(1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3.3%(26/60)和2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处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3%(41/60)比56.7%(34/60),P〉0.05]。左胸径路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21.7%,明显低于右胸径路组(36.7%,P〈0.05)。结论右胸径路与左胸径路对胸中下段食管鳞癌的手术切除率相似.但右胸径路更易于进行系统性的纵隔淋巴结清扫.有助于减少局部复发、提高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在普胸外科手术领域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共使用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完成15例普胸外科手术,包括8例肺部手术,6例纵隔肿瘤手术,1例食管癌手术。结果所有15例患者均成功运用达芬奇机器人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胸。15例患者手术平均耗时120.9min,术中平均失血75.3ml,平均住院时间7.8d。术后1例肺癌患者出现支气管胸膜瘘,术后第16天行支气管瘘修补术,修补成功后出院。无术后死亡,中期随访结果生存率与普通胸腔镜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人工智能手术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其优势,但是我们的结果表明运用人工智能外科系统进行普胸外科手术是安全可行的。该文为进一步运用人工智能外科手术系统进行胸部肿瘤手术提供了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24.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ARS-CoV-2)感染病例,疫情持续蔓延,全国其他地区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胸外科临床实践带来了巨大挑战。门诊需要加强对磨玻璃影及肺内斑块影病例的鉴别诊断。疫情期间严格控制手术指征,推迟择期手术;拟行限期手术患者,需隔离2周且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开展手术;在疫区拟行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应注意排查是否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必要时行核酸检测;拟行急诊手术患者,必要时术前应开展核酸检测,术中按三级防护处理。严格开展手术消毒隔离措施。在术后患者中,积极排查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抢救过程中,需要注意预防、治疗相关并发症,包括机械通气相关性气胸或纵隔气肿以及气管插管后损伤。  相似文献   
25.
病理N1期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病理N1(pN1)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上海市胸科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pN1期的95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其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95例患者中术后3年内有52例(54.7%)出现复发转移,其中局域性复发42例(44.2%),血行转移10例(1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肿瘤浸润深度(RR=3.604,P=0.027)、淋巴结转移组数(RR=4.834,P=0.009)、淋巴结转移野数 (RR=5.689,P=0.003)及术后是否接受辅助化疗(RR=1.594,P=0.048)是影响pN1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因素.结论 辅助化疗有助于降低pN1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概率.对于术前临床评估为多组或多野淋巴结转移者,诱导治疗或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6.
胸腺肿瘤是发病率相对较低的实体肿瘤,以往认为胸腺肿瘤淋巴结转移较为罕见。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胸腺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率比以往认识的高,但胸腺肿瘤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胸腺肿瘤手术切除淋巴结的策略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胸腺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分布、预后及手术淋巴结清扫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27.
肺减容术治疗肺气肿方文涛综述黄偶麟陈文虎审校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一种,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内科保守治疗和功能锻炼,但对晚期患者疗效不佳。80年代开始以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气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关注较多的即为肺减容术(lungvol...  相似文献   
28.
胸部肿瘤术中大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部手术大出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外科医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以笔者个人的经验,对于局部进展期肿瘤而言,如何预防术中血管损伤引起的大出血比发生出血后的紧急处理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9.
病人 女,42岁.反复咳嗽、咳痰5年,加重伴胸闷1个月.曾不规则抗炎治疗、不规则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查体气促明显,右侧卧位,右侧胸廓塌陷,右肺呼吸音低,左肺满布干湿罗音.X线胸片示右肺支气管扩张伴胸膜增厚,纵隔右移.胸部CT示气管隆凸右后方软组织肿块,侵犯气管考虑恶性变,右侧毁损肺,右侧胸膜增厚伴少量包裹性胸腔积液(图1、2).外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下段气管腔内新生物,几乎完全堵塞,支气管镜不能送入远端腔内(图3).  相似文献   
30.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手术入路与淋巴结清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贲门在解剖学上很难界定范围,故"贲门癌"始终缺乏统一明确的定义.Siewert等[1]于1998年提出了"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概念(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及其分型.2000年,WHO提出的分类标准将发生于食管下段未侵及胃的肿瘤按食管癌分期,发生于近端胃未侵及食管的肿瘤按胃癌分期,侵犯食管胃交界的肿瘤均称为交界部癌,TNM分期根据病变的主体做决定[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