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研究参蛤平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临床干预及疗效。方法: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修订版)》拟定的诊断、分期标准,将符合分期为缓解期的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经缓解期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参蛤平喘汤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显效率、肺功能指标、生存质量、6 min步行距离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采用参蛤平喘汤干预的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6 min步行距离(P<0.05)。结论:参蛤平喘汤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患者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究N6-甲基腺嘌呤(m6A)RNA甲基化调控因子对宫颈癌预后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潜在作用及机制。方法:从TCGA和GEO数据库下载宫颈癌转录组表达数据和相应临床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组织验证实验分析m6A调控因子表达及相关性,LASSO Cox回归分析建立m6A预后相关风险预测模型,一致性聚类分析确定2种m6A修饰模式,ssGSEA分析两组间免疫细胞浸润相对丰度。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RBM15、IGF2BP2、IGF2BP3、FMR1、YTHDF1、METTL3和YTHDF2表达显著上调,而ZC3H13、METTL14、YTHDC1、FTO和ALKBH3表达显著下调。选择5个m6A调控因子HNRNPC、LRPPRC、METTL3、ELAVL1和FMR1建立风险预后模型,HPA数据库和qRT-PCR验证其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独立的预后指标(AUC=0.734)。基于25个m6A调控因子表达确定了2种m6A修饰模式,即m6Acluster A和m6Acluster B,两组生物学功能及信号通路和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存在差异。结...  相似文献   
73.
本文报告了青岛染料厂技校生产的氯丁胶粘合剂的毒性。此粘合剂主要成分为氯丁橡胶、酚醛树脂、苯及辅料,其中苯含量为70~80%。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经口LD_(50)为2788mg/kg;小鼠剂量递增法蓄积系数>5,属轻度蓄积。以1/15~1/3LD_(50)剂量连续灌胃两天,各剂量组均可使小鼠骨髓嗜多  相似文献   
74.
婴幼儿红臀,即婴幼儿肛门周围发红,甚或糜烂。多为肠道蕴热所致,常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近几年来,我们采用推拿的方法治疗婴幼儿红臀74例,收效良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5.
有机硒对铅中毒的拮抗作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贺宝芝  徐臻  郝文  王淑青 《卫生研究》1998,27(4):229-232
将90只大鼠用醋酸铅溶液灌胃,当尿铅>(0.81±0.26)mg/L,血铅>(4.8±0.33)mg/L时,随机分为3组,测定血清中氧化损伤的指标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和丙二醛(MDA)升高。用一种有机硒化合物(FCQY)灌胃后,SOD活性明显升高,并有效地抑制脂质过氧化(MDA降至正常范围)。将动物处死后,测定骨铅、肾铅和肝铅含量,发现该有机硒能干扰铅的吸收和蓄积。为铅中毒的防治提供了探讨药物治疗的信息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前口服花生油术中显影乳糜管及减少乳糜漏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同一治疗团队收治的240例因妇科恶性肿瘤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口服花生油分为观察组(129例,术前口服花生油)和对照组(111例,术前未口服花生油)。分析观察组术中乳糜管显影率及显影部位,比较两组术后乳糜漏发生率等围手术期资料。结果 观察组乳糜漏发生率为3.9%(5/129),乳糜管显影率为93.8%(121/129),显影乳糜管主要分布于左肾静脉下部至肠系膜下动脉以上水平(81.4%,105/129)。对照组乳糜漏发生率为10.8%(12/111)。两组乳糜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两组在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水平、有无淋巴结转移、术前及术后有无贫血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口服花生油可使术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管清晰显影,便于及时发现受损淋巴管并将其有效凝闭或结扎,从而减少乳糜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对子宫腺肌病(AM)患者中应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UAB)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AM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仅行腹腔镜下病灶切除,观察组行腹腔镜下病灶切除+UAB,术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卵巢功能、子宫体积、痛经、经期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经期短于对照组,子宫体积、视觉模拟评分(VAS)、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促卵泡成熟激素(FSH)、雌二醇(E2)及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M患者中应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与UAB治疗,可缩小子宫体积,改善经期和痛经,控制复发率,且不影响卵巢功能,效果显著,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8.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对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系统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5例(22.1%)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12例(17.6%)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7例(10.3%)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其中4例(5.9%)患者同时出现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3例(4.4%)为单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不符合率为22.1%。术后随访6~57个月,平均26个月,获访率100%,1例复发,1例复发并死亡。结论:系统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不仅对进行准确的手术病理分期,指导术后辅助治疗有重要意义,而且能提供预后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上海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及矮小症患病率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抽取上海市1个城区和1个郊区,普查2个区内所有6~18岁共70431名中小学生的身高。分析身高的年龄别分布特点,并与1975、1995年全国和上海市学生体质测试标准进行比较;并以1995年上海市身高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分析矮小症患病率分布特点。结果①研究人群中身高特点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001)。②男性身高增长以6-15岁较为明显,11岁后身高增长加快,15岁后增幅减小;女性身高增长在6—14岁较为明显,10岁以后增长加快,14岁后增幅减小。③与全国身高标准相比,上海城区和郊区儿童青少年的各年龄组身高均高于全国标准。与1975年上海儿童青少年身高参考标准相比,身高增长分别为城区男性(6.4±2.1)cm,郊区男性(10.5±2.5)cm,城区女性(4.8±0.9)cm,郊区女性(8.6±1.9)cm,其中以郊区儿童青少年特别是11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身高增长更为显著;而城区儿童青少年身高在1995至2003年的增幅较小,在1975至1995年增幅较大:④上海市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总体矮小症的患病率为0.5%~6.03%,平均患病率为3.77%;城区矮小症的粗患病率为2.78%,标准化患病率为2.57%;郊区矮小症的粗患病率为4.52%,标准化患病率为3.75%。矮小症患病率在13岁以前较高;城区矮小症患病率低于郊区,男、女矮小症患病率在城区相近,在郊区则男性高于女性。结论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身高生长曲线存在性别的三相性差异,6~9岁和12~18岁均呈现男高女低,10—11岁呈现女高男低的特点。1975至2003年上海儿童青少年身高均呈现显著增长现象,但城区儿童身高在1995年后增幅明显减小。上海儿童青少年平均矮小症患病率为3.77%,患病率在13岁以前较高;郊区儿童青少年矮小症患病率高于城区。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TC方案)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50例宫颈癌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T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有效率为94%,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6例,占12%,部分缓解的患者41例,占82%,临床稳定的患者3例,占6%,无进展病例;47例化疗后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报告切缘均未见癌转移;6例术后病理报告宫颈局部未见浸润癌,其中3例经多处取材未见癌残留,3例变为原位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12例,占24%,术后追加放射治疗;所有患者随访至2008年6月底,除3例因期别较晚,化疗效果不满意转外院行放射治疗失访外,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宫颈癌TC方案的术前全身新辅助化疗操作方法简便,可提高其近期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