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2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胃癌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癌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临床病理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肿瘤科(110001)徐惠绵,齐春莲,单吉贤,王舒宝,陈峻青鞍钢肿瘤医院外科郑虹淋巴结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方式,不同部位胃癌沿胃周淋巴引流顺序转移。但是,我们根据淋巴结分组分站原则,对D2、D...  相似文献   
52.
53.
胃癌手术后出血以吻合口常见,而腹腔出血,尤其是动脉性大出血较少见。近年来随着手术范围的扩大,本症发生率较前增加。因出血来势凶猛,临床处理相当困难,病死率高。本文就  相似文献   
54.
θ����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癌主要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正确的术前分期对指导选择手术适应证及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 ,胃癌术前检查方法包括胃镜、B超、CT、超声内镜、腹腔镜和腹腔镜超声等 ,各种方法对术前分期均有一定意义。现作综述如下。1 胃镜  胃镜不但适用于判定胃粘膜病变的大小、部位 ,还可以进行活检明确组织学类型 ,但因其较难确定肿瘤浸润胃壁的深度 ,故多数学者认为胃镜不适于胃癌术前分期。但有学者通过大量胃镜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 ,认为根据胃镜表现判断肿瘤浸润深度是可能的。 1996年 ,Hideo等[1] 对 10 8例…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与T2期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为其合理高效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指标.方法:收集1991-01/2006-08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行根治性手术的T2期大肠癌患者324例,回顾性分析其各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肿瘤浸润深度(OR =3.841,95% CI: 1.581-9.329,P = 0.003)与组织分型(OR = 1.451,95% CI: 1.059-1.989,P = 0.023)是影响T2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肿瘤浸及固有肌层上1/2即浅肌层(mp1)和下1/2即深肌层(mp2),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显著.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生长方式和淋巴管及血管浸润等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肿瘤的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是影响T2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其中浸润深度尤为重要,可将mp1视为一道阻止癌细胞转移播散的屏障,一旦超过mp1水平,淋巴结转移风险将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6.
超声刀在开放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在开放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使用腹腔镜下超声刀与使用电刀的差异。方法2007年4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院同一治疗组收治结直肠癌患者59例,其中29例使用强生公司GEN300超声刀手术(超声刀组),另30例使用电刀手术作为对照(电刀组)。2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Dukes分期、大体类型、组织学分化程度等因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超声刀组均采用较电刀组短的手术切口,直肠、乙状结肠癌自脐下部至耻骨上部,不绕脐向上延长切口;右半、左半结肠癌手术切口较电刀组短约3~5cm。所有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超声刀组和电刀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6和119min(P〉0.05),术中平均失血量分别为50(20-140)ml和90(40-200)ml(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术后腹腔引流液由血性转为浆液性的平均时间为8(2-20)h,电刀组平均为48(16~80)h(P〈0.05)。结论开放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使用腹腔镜下超声刀和相应手术器械操作,具有手术切口缩小、组织损伤降低等优势,深化了开放手术中的微创理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7.
胃癌根治术后腹膜种植性转移约占40%~50%,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因此将胃癌腹膜转移早诊或预测提高到亚临床水平,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本研究采用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了胃癌腹膜转移早期阶段与癌侵袭转移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并通过与腹膜转移相关病理因素比较,确立相对敏感、特异的方法和指标,以指导胃癌腹膜转移的防治.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多重置换扩增(MDA)与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技术相结合,并应用到胃癌细胞杂合性丢失(LOH)分析等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利用LCM技术从胃癌组织冰冻切片中分别获取正常胃黏膜细胞和胃癌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后,进行全基因组多重置换扩增。进而,将MDA产物用于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ACE2、TP53和ACTB基因片段,以及微卫星位点的LOH分析。结果位于不同染色体的3个基因片段均得到较好的扩增,而且MDA产物的扩增效率明显高于未经MDA的基因组DNA。另外,MDA产物的LOH分析结果与未经MDA的基因组DNA结果一致。结论MDA与LCM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可行的全基因组扩增技术路线,可用于后续的基因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59.
60.
2021年7月,日本胃癌学会发布了第6版《胃癌治疗指南》。较第5版更新了9个外科治疗方向的17个相关临床问题。对胃癌微创手术适应证的推荐仍较为谨慎,仅对cⅠ期强推荐腹腔镜下胃远端切除术,对腹腔镜下近端或全胃切除术及机器人手术均为弱推荐。早期胃体癌弱推荐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胃上部癌则弱推荐近端胃切除。弱推荐对cT3-T4者行大网膜切除术;对于侵及大弯侧胃上部癌,弱推荐脾切除或脾门淋巴结清扫,但未侵犯胃大弯则强烈不推荐。食管胃结合部癌纵隔淋巴结清扫范围取决于食管浸润长度,即以2 cm或4 cm为界进行评估。因食管胃结合部癌的No.16a2b1的清扫尚存争议,未给出明确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