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大多数典型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但在判断骨折类型和脊柱稳定性等方面不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能直观判断骨折有无脊髓损伤,对于疑似恶性骨折者,可采用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同相和反相化学位移成像、Dixon MRI序列量化脂肪分数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等方法进行判断。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球囊后凸成形术(PKP)是目前最常用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骨水泥螺钉内固定术、椎体支架植入术、SpineJack系统、KIVA系统、Osseofix系统和钛植入椎体增强装置(TIVAD)等技术也应用于OVCF治疗中。现对目前老年OVCF的诊断技术和化学位移成像等技术在精准诊断良、恶性椎体骨折中的作用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目前微创介入治疗的最新方法和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测量北京顺义区正常成年人群腰椎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BMD),了解人群BMD规律及骨质疏松流行病学情况,为我国北方地区正常人群BMD数据库的确立提供数据;探讨容积性定量CT ( volumet-ric QCT,vQCT)在椎体BMD测定及诊断骨质疏松中的价值。方法采用vQCT测量835例正常人腰椎1~3 BMD,按性别和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各组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发生率。结果腰椎BMD峰值在18~30岁年龄组,男性为(165.22±26.97)mg/cm3,女性为(175.01±28.47)mg/cm3;男女两组各年龄段间3个腰椎BMD值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1);腰椎1~3 BMD值呈现递减趋势,各椎体间BMD差异只有女性40~49岁组及50~59岁组有显著性( F值、P值分别为5.377,0.005;7.429,0.001)。男、女组BMD与年龄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85(P<0.001)、-0.604(P<0.001)。男性随年龄增长骨质疏松患病率逐渐增高,到≥70岁组达64.81%(35/54);女性40~49岁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病率仅3.33%(3/90),50岁以后,骨质疏松患病率迅速增高,到≥70岁组骨质疏松患病率达82.14%(23/28)。结论掌握了本地区正常成年人群BMD特点及骨质疏松流行病学情况,vQCT椎体BMD测定诊断骨质疏松敏感性高,女性近50岁、男性近60岁就应该预防性检查BMD,腰椎vQCT 测量BMD对老年人群更合适。  相似文献   
24.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50%狭窄中的价值。方法对22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成像,于1个月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选择了99个可以被MSCT检查评估(且图像质量优良)的血管段,并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仅考虑可评价的病变血管,敏感率为90.32%,特异性为86.49%,阳性预测率为91.80%,阴性预测率为84.21%。结论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判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在冠心病的初步筛选及评价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常规MRI及MRI肩关节造影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26例肩关节损伤的患者,分别行常规MRI及MRI肩关节造影检查,以近期肩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常规MRI对肩袖撕裂诊断的敏感性为70.8%(17/24),特异性100%(2/2),准确性65.4%(17/26);MRI肩关节造影对肩袖撕裂的敏感性为95.8%(23/24),特异性100%(2/2),准确性88.5%(23/26)。两者的诊断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MRI肩关节造影可以显著提高肩袖撕裂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6.
1病历报告 患者.男,45岁.胸闷喘憋多年,加重1周入院.无畏寒,发热、咳嗽咯痰,咯血.患者自述儿童时期即有喘憋,因未影响了作一直未到医院就诊.4个月前因憋闷、双下肢水肿于我院内科以肺大泡,肺气肿,肺心病住院治疗2周,症状好转后自动出院.近1周胸闷加重,再次来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差,口唇紫绀,喘促,双侧胸廓对称,听诊左肺呼吸音消失.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的长期应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及代谢安全性评估。方法本研 究纳入2011年9月~2013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的患者712例,按随机序列将其 分成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组(A组)355例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组(B组)357例,并对伴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于 入组前、治疗第3月、第6月时收集所有患者月经情况、痤疮评分、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卵巢超声、血清性激素、空 腹血糖(FPG)、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脂等资料,观察治疗后以上指标的变化,并分析组间差异。结 果两组治疗后均建立了规律的月经周期,睾酮水平、痤疮评分降低,卵巢体积变小,卵泡数量减少,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 值(LH/FSH)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动脉硬化指数(AIP)上升,A组 HDL的上升趋势较B组更为显著(P<0.001);FPG下降,且在治疗6月时B组较A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中伴胰岛素抵抗 而联合应用了二甲双胍的患者,BMI、WHR明显下降(P<0.05);而非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则出现相反的趋势改变(P<0.05)。两 组中伴胰岛素抵抗而联合应用了二甲双胍的患者,HOMA-IR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非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治 疗3月后HOMA-IR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非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治疗6月后才呈现出相同趋势的变化,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的长期应用均能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但治 疗时应注意评估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成人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5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2例的临床表现为:腹痛45例(86.5%),黄疸18例(34.6%)、腹部包块7例(13.5%).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其中47例显示胆总管囊肿或扩张.36例行CT检查,22例行ERCP检查获得确诊.手术方式主要为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Y行吻合胆道重建术,具体操作因胆管扩张症分型稍有差异.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胆道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囊肿发生癌变2例.结论 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腹部包块.B超、CT、ERCP等影像学检查是其术前诊断的重要手段.手术方式采用囊肿切除、胆管空肠Roux-Y行吻合胆道重建术.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