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4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51.
金雀异黄素对肾癌细胞系GRC-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汪涌  刘凡  胡玉珍  张运涛  张顺 《医学争鸣》2002,23(17):1580-1583
目的:观察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对GRC-1细胞的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抑制效应用于肿瘤治疗的可能。方法:将细胞用金雀异黄素处理后,分别用MTT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金雀异黄素对肿瘤细胞的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金雀异黄素可显著抑制GRC-1细胞的增殖,使肿瘤细胞增殖停滞在G1期和G2期,并明显改变细胞的外在形态和细胞内波形蛋白的排列方式。结论: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genisein可抑制肾肿瘤细胞的增殖(P<0.01),并改变其细胞骨架的排布方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望开发成为有效的抗恶性肾肿瘤的药物。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AG1478对肾癌粒细胞生成素反应细胞1(granulopoietinresponsivecell1,GRC1)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肾癌的生物学特征研究和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的AG1478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肾癌GRC1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的改变,应用DNA电泳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结果AG1478抑制肾癌GRC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周期停留在G1期,诱导肾癌GRC1细胞凋亡。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特异性阻断剂可抑制肾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望成为抗肾脏恶性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53.
Ki-67及p27基因产物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P27和Ki-67的表达与膀胱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用鼠抗人P27单克隆抗体及Ki-67抗原单克隆抗体对7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30例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TCC中P27表达明显减少,Ki-67指数(Ki-67L1)明显增高;且P27表达与Ki-67指数(Ki-67L1)捉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P27和Ki-67LI从细胞和一筹莫展抑制和增殖活性两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肿瘤细胞的侵润能力,联合检测,P27和Ki-67LI对预测膀胱癌的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手助腹腔镜行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36例。结果 36例手助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65~220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20~200mL,平均85mL;术后住院5~11d。结论 手助腹腔镜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不仅具有常规腹腔镜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的优点,更具有传统开放手术安全、彻底、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是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可选择的新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5.
背景:多尿期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水及糖电解质的平衡与及时的营养支持治疗对移植肾脏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目的:探讨。肾移植围手术期的水电解质平衡维护及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时机。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临床分析,于2003-06/2007-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泌尿外科完成。 对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6例,男59例,女37例,年龄17~67岁,平均35.7岁。 方法:以移植肾动、静脉血流开放时间为分界点,总结患者围手术期的生理特点。术前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开始时即开始匀速输血,移植动、静脉血管开放前积极补充清蛋白,开始排尿且尿量大于每小时100mL,即开始循环补循环补液配方,简化的肾移植术后多尿期输液。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1d检测患者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血糖和尿液。 结果:术后最初12~16h。患者尿量在260~1200mldh,平均520mL/h。术后测血常规显示,8例出现轻度低钠血症,占8.3%。3例出现高钾,于肾功能恢复后正常,1例发生低钾,补钾治疗及肾功能恢复后正常。血氯无异常变化。21例血糖高于正常,占21.9%,激素冲击结束后恢复正常。其他患者电解质、血糖均正常,无低钙、镁者。尿比重均在1.010~1.015之间。 结论:移植。肾动、静脉血流开放前的输液应以胶体如浓缩红细胞、血浆及清蛋白为主,多尿期应规律及时的补充水及电解质,适当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吻合口愈合,尿量稳定后应预防代谢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56.
新型双腔胃管临床应用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新型双腔胃管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接受胃管治疗的5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术后给予双腔胃管留置减压,对照组使用普通胃管,观察两组患者胃管滑脱率、咽炎发生率、引流通畅度、术后腹胀情况和肠蠕动恢复时间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双腔胃管吸引效能优于普通胃管,患者胃管滑脱率、咽炎发生率明显降低,无外固定物致皮肤过敏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双腔胃管还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腹胀(P〈0.05)。结论双腔气囊胃管留置效果显著优于普通胃管,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p27kip1的过表达对肾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性p27kip1基因对肾癌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含p27cDNA的质粒在脂质体介导下在体外转染肾癌GRC-1细胞.Western Blot、FCM及MTT检测分析外源性p27kip1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观察其对细胞周期、凋亡及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体外转染GRC-1细胞48h后.p27蛋白在p27kip1转染后的GRC-1细胞中高表达。FCM检测表明.细胞停滞于G1期,实验组G1期细胞占66.9%.并出现亚G1凋亡峰:而空白对照组和转染空载体组G1期细胞分别为32.2%和33.8%。MTT法检测表明.转染p27cDNA后,实验组细胞增殖明显受抑。结论:p27kip1基因在体外转染GRC-1细胞并过表达p27kip1蛋白,抑制细胞由G1期向S期过渡.从而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8.
多种抗肿瘤抗生素包括MMC、ADM、BLM、DAC、NCS等已广泛用于肿瘤抗体导向化疗研究,微生物抑菌效价方法常用来测定药物与抗体交联物中药物的活性。文献资料显示交联物抗菌活性仅保留2.45至50%,此与细胞毒实验结果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本实验对MMC与抗胃癌McAb 3H11交联物3H11-HSA—MMC体外细胞毒作用及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交联物对胃癌靶细胞杀伤作用较游离MMC提高5倍,而抑菌活性仅保留6%,用Pronase E处理交联物后其抑菌活性基本恢复到接近游离MMC的水平。提示传统的微生物检定法不能真实地反映药物与抗体交联物药物活性,其活性测定应直接采用细胞毒实验。  相似文献   
59.
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Waldeyer’s ring non-Hodgkin lymphoma (NHL-WR), combined radio-chemotherapy was used to treat the patients with NHL-WR and prognostic factors were analyzed. Methods Ninety patients with stage Ⅰ~Ⅳ NHL-WR were treated with combined radio-chemotherapy.4000 cGy to 6000 cGy were given to Waldeyer’s ring structure and involved cervical nodes.Uninvolved low cervical nodes received 3000 cGy to 4000 cGy.The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consisted of COPP (cyclophosphamide [CTX], vincristine [VCR], procarbazine [PCZ], prednisone [PDN]) or CHOP (CTX, ADM, VCR and PDN).Univariat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prognostic unfavorable factors. Results Five-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was 69.7% for the whole group, and 83.2% for patients with stage Ⅰ, Ⅱ. In univariate analyses, over survival (OS) rates of the patients with low and intermediate grade (76.1%), with stage Ⅰ, Ⅱ (83.2%), without fever (75.2%) and with performance status (PS) 0, 1 (85.7%)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patients with high grade (53.0%), with stage Ⅲ, Ⅳ (24.7%) with fever (38.5%), with PS2 (41.7%), PS 3, 4 (0.0%), respectively (P<0.05). Conclusions Combined radio-chemotherapy can improve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for the patients with NHL-WR, especially for stage Ⅰ, Ⅱ patients.PS2, stage Ⅲ, Ⅳ, fever and high grade histology were associated with unfavorable prognosis.  相似文献   
60.
中线鼻和鼻型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面部中线鼻和鼻型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策略及有关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37例面部中线鼻和鼻部NK/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不同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及2年生存率和患者的临床特征。全部患者初治均接受CHOP联合化疗2个疗程,治疗有效继续化疗6个疗程,后给予病灶野放疗,其中10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普通组)。CHOP联合经疗2个疗程不能达到部分缓解或恶化的27例患者(难治组),其中14例给予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为主的挽救联合化疗(L-ASP组),13例接受不含L-ASP的挽救化疗(非L-ASP组),化疗后给予病灶野放疗。普通组患者临床特征表现无持续发热,无血管浸润性生长及灶性坏死病理组织学改变,国际预后指数计分(IPI)0-1,并多为Ⅰ、Ⅱ期(70%);难治组92%患者表现高热、78%表现血管浸润性生长及灶性坏死、85%为IPI≥2,及82%属Ⅲ、Ⅳ期。结果 治疗完全缓解率46%;普通组100%,难治组26%(P<0.005);难治组中L-ASP组50%,非L-ASP组无完全缓解患者(P<0.05)。全组2年生存率43%;普通组100%,难治组20%(P<0.005);难治组中的L-ASP组为50%,非L-ASP组无完全缓解患者(P<0.005)。大多数难治组患者表现发热,临床分期Ⅲ-Ⅳ期,国际预后指数计分≥2及病理呈血管浸润性生长及灶性坏死的临床特征。结论 本病初治可首选CHOP联合化疗加病灶放疗;初治疗效不佳的难治组患者选择L-ASP为主的挽救化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