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2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180篇
医药卫生   406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研究生物工程活性角膜的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猪角膜基质脱细胞并去除免疫源性物质形成网状半透明生物材料,将培养的角膜基质细胞与生物材料复合构建生物工程活性角膜基质。对复合物进行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检测细胞附着情况及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将活性角膜基质移植入新西兰兔角膜囊袋内.细胞用BrdU标记检测在体内移植过程中的存活及转归,不同时间观察角膜的生物相容性及改建情况。结果显示脱细胞基质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较好,细胞种植后可存活、黏附并增殖;移植区细胞可有BrdU阳性着色,4周后角膜开始透明,8周后角膜改建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多种刺激剂对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效应和机制。方法:采用ELISA和Griess法测定不同刺激组(分别为IL2、IL2 自身肺癌细胞抗原、IL2 GMCSF IL4 自身肺癌细胞抗原和IL2 GMCSF IL4 LPS)刺激TDLN后第7、14、21天,分泌IL12p70、IFNγ、TNFα和NO的水平。结果:IL2 GMCSF IL4 自身肺癌细胞抗原和IL2 GMCSF IL4 LPS组刺激的TDLN细胞中,CD83 细胞的比率明显增多,分泌IL12p70、IFNγ及TNFα的水平也明显高于IL2和IL2 自身肺癌细胞抗原刺激组,IL2 GMCSF IL4 LPS组刺激的TDLN细胞分泌NO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各种刺激剂刺激TDLN细胞后,分泌IL12p70、IFNγ和NO的水平在第14天时达到高峰。结论:不同刺激剂诱导TDLN细胞中的CD83 细胞数量不同,故具有不同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研究王行宽教授治疗胸痹心痛遣方用药规律,传承王行宽教授诊疗胸痹心痛的学术经验。方法:收集整理2017—2020年王行宽教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门诊诊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原始病历资料,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软件进行方药规律研究。结果:共收集王行宽教授治疗胸痹心痛处方1 044则,所用药物多为甘、苦药物,归经以肺经为主,其次为心、脾、肝、胃、肾经;所用方剂中使用最多的经方是生脉散,最高的经验方是心痛灵Ⅲ号方;高频数药物主要有麦冬、半夏、丹参、瓜蒌皮、黄连、五味子、柴胡等药物;药物的常用剂量多为3、5、10、15 g;组方规律分析得到常用药组合129个,置信度>0.99的组合有58个,并得到常见证型核心药物;药物聚类得到6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王行宽教授论治胸痹心痛以益气养营、豁痰化瘀、疏肝利胆为治疗思路,并根据胸痹心痛不同证型予以辨证施治,体现其“多脏调燮、综合治理”的学术思想,其核心处方可供临床从业者参考,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验证其疗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百日咳疑似病例鼻、咽和鼻咽拭子标本百日咳鲍特菌(Bordetella pertussis,Bp)检测阳性率。方法选择西安市两家医院2018年1-7月134例百日咳疑似病例,同时采集鼻、咽和鼻咽拭子标本,进行Bp分离培养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核酸检测。结果百日咳疑似病例的Bp检测总阳性率为44.78%(60/134),其中鼻、咽、鼻咽拭子阳性率分别为36.57%、32.09%、39.55%(χ2=1.64,P=0.440);发病后0-7d、8-14d、15-21d、22-28d、29d采样的阳性率分别为23.33%、64.52%、63.89%、42.86%、23.33%(χ2=22.13,P=0.000)。鼻、咽、鼻咽拭子Bp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6.57%、32.09%、39.55%(χ2=1.64,P=0.440);分离培养阳性率分别为0.00%、0.00%、4.59%(Fisher精确概率法,P=0.036)。在Bp核酸阳性病例中鼻和/或咽、鼻和/或鼻咽、咽和/或鼻咽拭子阳性分别占93.33%、91.67%、100%(Fisher精确概率法,P=0.080)。结论百日咳疑似病例鼻、咽和鼻咽拭子Bp检测总阳性率相当;核酸检测阳性率以鼻咽拭子最高,组合采样可提高Bp核酸检测阳性率;分离培养仍建议选择鼻咽拭子。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喉癌组织Bc1 2和Bax基因蛋白表达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 5例正常人声带组织和 73例喉癌组织标本中Bc1 2和Bax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喉癌组织中Bc1 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检出率 45 .2 % ,喉癌组织中Bax基因蛋白达阳性检出率 6 0 .3% ,与正常人相比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喉癌组织中Bc1 2及Bax基因蛋白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r值 - 0 .71,P <0 .0 5。结论 喉癌组织中Bc1 2和Bax基因蛋白表达的失调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多巴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模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氧化应激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0只大鼠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多巴胺组,每组各30只。通过连续4周高糖高脂饮食建立DR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不给予药物干预,多巴胺组大鼠眼部玻璃体内注射50 mg/kg多巴胺溶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3组大鼠苏木精-伊红染色视网膜组织的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和VEGF水平,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3组大鼠的VEGF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内界膜平整,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突入玻璃体较少,未见与内界膜相连的到达玻璃体内的新生血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较多,可见内界膜下的细胞增殖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多巴胺组大鼠视网膜内界膜欠平整,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突入玻璃体较少,可见内界膜下的细胞增殖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AT和SOD水平均降低,MDA、MCP-1、IL-6和VEGF水平均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多巴胺组CAT和SOD水平均升高,MDA、MCP-1、IL-6和VEGF水平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巴胺可以上调DR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T和SOD水平,下调MDA、MCP-1、IL-6水平和VEGF表达。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SIE患者血清sIL-2R、IL-6变化对SLE发病机制和病情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SLE患者血清中sIL-2R、IL-6的水平。结果:活动期SLE患者血清sIL-2R、IL-6的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P均<0.01)。结论:检测血清sIL-2R的水平对于判断SLE患者的病情是一非创伤性指标;sIL-2R、IL-6的检测有助于监测狼疮活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手部指屈肌腱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994年至1999年间共收治82例115条指屈肌腱损伤,分析其病史后进行总结.其中男58例,女24例,年龄2岁~55岁,平均39岁.用改良Kessler法缝合,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结果按TAM法评定疗效,优38例,良36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91.4%.结论手部指屈肌肌腱损伤显微外科修复加系统的康复治疗,对预防肌腱粘连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本文从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述了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同时进一步提出,加强青年教师思想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具体实践中要坚持实效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40.
张宗福  张超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457-1458
我院门诊运用指压点穴、针刺 ,配合654-2静脉滴注治疗坐骨神经痛48例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48例均为门诊病人 ,男36例 ,女12例 ,年龄24~54岁 ,右侧坐骨神经痛35例 ,左侧13例 ,所有病例均具有坐骨神经痛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经血沉、腰椎摄片、CT等检查 ,排除了腰椎间盘脱出、肿瘤等继发性坐骨神经痛。1 2诊断标准 :(1)疼痛从腰骶部沿坐骨神经分布区一直放射至足部 ,弯腰或咳嗽时疼痛加剧 ;(2)坐骨神经分布区 ,相当于L4~5 外缘 ,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 ,以月国窝部、腓肠肌等处有压痛 ;(3)直腿抬高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