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利用体外碎石机低能量冲击波促进皮瓣成活的可行性及探索理想的实验条件。方法:应用X线定位系统的KDE-2001A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以0.18mJ/mm2能量冲击波治疗对20只大鼠背部皮瓣模型分为单纯皮瓣组和冲击波治疗组,进行同体成活率对比观察结果:冲击波治疗组坏死面积明显小于单纯皮瓣对照组;冲击波治疗组毛细血管分布明显密集于单纯皮瓣组。结论:0.18mJ/mm2能量冲击波亦可提高皮瓣成活率,以X线C型臂为定位系统的国内碎石机可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 57岁, 因"体检发现腹腔肿物2个月"入院。腹部CT检查提示:中上腹偏右侧见团片状异常密度影, 呈囊实性改变, 小肠间质瘤可能性大(图1)。术中探查见肿瘤来源于空肠起始部, 瘤体大小13 cm×11 cm×6.5 cm, 大部分外生性生长, 瘤体导致肠腔轻度狭窄并压迫周围肠管, 对应肠系膜内多发肿大淋巴结。行肿瘤完整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 未见肿瘤复发。术后病理检查示:肿瘤主体位于肌层内, 呈浸润性生长, 破坏肠壁平滑肌, 侵达黏膜下层及浆膜下层(图2A), 由纤维母细胞及肌纤维母细胞组成, 呈平行束状、交织状排列, 部分呈波浪状排列, 间质疏松, 可见水肿及黏液样变区, 瘤细胞核染色质稀疏或空泡状, 可见小核仁, 胞质嗜双色, 两端细长(图2B)。黏液样区瘤细胞呈星芒状, 未见明确核分裂象, 肿瘤内含有小至中等大血管, 血管周围伴水肿。肠周淋巴结未见转移(0/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Vimentin(+)(图3A)、β-Catenin(核+)(图3B)、Calponin(部分阳性)(图3C)、CD117(-)、Dog-1(-)、CD34(血管+)、SMA(-)、Desmi...  相似文献   
13.
乳头内陷是一种常见的乳头畸形,据内陷程度分为3型:Ⅰ型,乳头部分内陷,能轻易挤出;Ⅱ型,乳头全部内陷,可挤出,多半无乳头颈,较正常小;Ⅲ型,乳头完全于乳晕下方,无法挤出~[1].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们应用乳晕区不对等Z形皮瓣联合真皮瓣基底支撑法矫正乳头内陷患者16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位穿耳洞需求的增多,由此所致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多,治疗上也较为棘手,因为通常合并有软骨炎的存在[1-2],故形成的瘢痕疙瘩往往较大,增生更加明显,且累及耳廓的前、后两面,形成独特的"哑铃型"外观,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5.
基底细胞癌是老年患者颌面部最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可由皮肤的良性病损转化而来,形态多种多样,虽生长缓慢较少转移,但可浸润破坏局部皮肤软组织,给临床的及时诊治带来一定困难〔1~4〕。眼周是老年患者基底细胞癌的高发部位,而老年患者皮肤弹性较差〔5,6〕,皮肤基底细胞癌手术切除范围较大,尤其眼周皮肤组织量有限,即使是少量的皮肤缺损也会造成眼周皮肤的变形,如眼睑外翻、内翻、倒睫、眼闭合不全等,切除后的整形修复比其他部位更困难,对手术技巧和操作的要求更高,既要达到治疗目的,又要达到面部美观的效果,修复的色  相似文献   
16.
背景:经过脱蛋白去抗原处理的异种松质骨作为骨移植材料,具有天然的多孔结构、可塑性及一定的机械强度。目的:观察鹿脱蛋白松质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①热源实验与急性毒性实验:将鹿新鲜骨、脱蛋白松质骨及深低温冻干脱蛋白松质骨浸提液分别注入家兔耳缘静脉与小鼠腹腔。②溶血实验:将兔血混悬液分别加入鹿新鲜骨、脱蛋白松质骨、深低温冻干脱蛋白松质骨、碳酸钠(阳性对照)、生理盐水(阴性对照)中。③凝血实验:将鹿新鲜骨、脱蛋白松质骨及深低温冻干脱蛋白松质骨分别加入兔正常混合血浆中。④肌袋实验:在小鼠大腿肌袋处分别植入新鲜鹿骨、鹿脱蛋白松质骨及深低温冻干脱蛋白松质骨。结果与结论:鹿脱蛋白松质骨及深低温冻干鹿脱蛋白松质骨无热源反应,未引起毒性、溶血及凝血反应,植入小鼠肌肉内后未发生排斥反应。新鲜鹿骨6种实验有轻度异常,但无动物死亡。表明鹿脱蛋白松质骨及深低温冻干鹿脱蛋白松质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人脂肪干细胞的分离、体外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进行人脂肪干细胞的分离、体外培养及鉴定,为组织工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剪碎的人脂肪组织加入Ⅰ型胶原酶消化,离心。将细胞悬液置于6孔培养板中,37℃、5%CO2培养箱中培养,细胞达80%融合时进行传代。选取第3代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表面抗原标记物;选取第3代细胞,分为成骨诱导组和成脂诱导组,每组又分为诱导组(加入相应诱导培养基)及对照组(未经诱导的细胞)。成骨诱导72 h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KP)含量检测,8 d后进行茜素红染色,检验细胞内是否出现钙沉积;成脂诱导2周后进行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是否形成脂滴。结果:培养细胞均有CD44、CD49d抗原阳性表达,不表达CD45、CD106抗原;成骨诱导72 h后,诱导组细胞内AKP含量(0.488 3 U•g-1prot)较对照组(0.063 2 U•g-1prot)明显增高(P<0.05);8 d后诱导组茜素红染色阳性,对照组阴性;成脂诱导2周后油红O脂肪颗粒染色为阳性,对照组为阴性。结论:利用原代细胞培养技术可成功地从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出脂肪干细胞。  相似文献   
18.
新型可吸收材料PLLA/PLLA-gHA的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新型可吸收材料PLLA/PLLA-gHA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综合性评价。方法:依据IS0 10993系列标准和GB/T 16886系列标准,对新型可吸收材料PLLA/PLLA-gHA进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溶血实验、肌肉内种植实验和皮内反应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新材料浸提液,观察注射后各时相点动物的一般状态、毒性表现等指标以评价急性全身毒性反应。在100g•L-1新材料浸提液加入新鲜抗凝兔血,用分光光度计测取吸光度并计算溶血率。白兔背部皮下注射新材料浸提液,观测各注射点的红斑和水肿情况。将PLLA/PLLA-gHA板植入白兔竖脊肌内,于各时相点抽取兔静脉血检测血液学指标,在术后第14、 30、 60、 90、 180和360天取材,行大体标本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新型可吸收材料PLLA/PLLA-gHA组白兔一般状态良好,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期血液学指标AST、Sc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材料浸提液的溶血率为1.22%,低于标准规定的5%;皮下反应实验,各时相点组织水肿极轻微,无红斑形成;肌内植入PLLA/PLLA-gHA板实验,其早期炎性细胞侵润变化规律与对照组类似,符合一般的炎症变化转归规律,材料周围的包膜随植入时间的延长逐渐变薄,术后第360天时纤维化囊壁向材料内长入,囊壁形成程度为Ⅰ级以下。结论:新型可吸收材料PLLA/PLLA-g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决策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决策辅助方案构建提供参考.方法 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参与量表、决策冲突量表对11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决策过程中,59例(53.64%)倾向于与医生共享决策,但实际参与过程中60例(54.54%)为被动决策...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我们应用内镜技术联合负压吸脂术治疗体表较大脂肪瘤9例,取得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9例,女7例,男2例,年龄18~30岁,平均25岁.诊断均为脂肪瘤.脂肪瘤发生部位:肩背部6例,腰背部3例.脂肪瘤面积4.1 cm ×5.0 cm~13.5 cm×10.5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