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20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巨大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巨大原发性肝癌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 2 16巨大肝癌 (平均直径14 .2cm ) ,采用间歇性入肝血流阻断的方法进行肝肿瘤切除。结果  2 16例肿瘤均得以顺利切除 ,肝门阻断时间平均 19min ,出血量平均 743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7例 (3 .2 % )术后死于肝衰竭和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巨大肝癌切除难度大 ,但只要方法得当 ,围手术期处理适宜 ,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索巨大肝恶性肿瘤的可切除性和安全性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26例巨大肝恶性肿瘤,平均直径19.6cm,开腹后充分游离肝脏后暴露肿瘤,采用间歇性第一肝门阻断下进行肿瘤切除,切肝前根据需要预置肝下腔静脉阻断带以备用。结果26例肿瘤均得以顺利切除,无其他严重并发症,仅1例术后死于上消化道出血。平均手术时间198min,肝门阻断时间平均39min出血量平均1627ml。结论巨大肝恶性肿瘤切除难度大,但只要方法得当,围手术期处置适宜,仍是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在术中超声引导下,肝段染色对肝Ⅷ段(S8)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1例肿瘤位于S8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中超声引导下,对肝S8门静脉分支进行染色,随后使用电刀沿肝脏表面染色区域标记切离线,最后完成立体精准S8切除,术后肝离断面显露肝右静脉、肝中静脉主干侧壁及S8的肝蒂.结果 31例患者均行精准S8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230±76)min,平均手术出血量(305±235)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3±3)d,手术后1年复发率19%,1年生存率94%.结论 在术中超声引导下,采用肝段染色法可提高S8解剖性切除的精准性,是S8肿瘤切除的最佳术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IPH)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自2006年6月~2011年1月收治的7例I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6例诊断为IPH,1例误诊为隐源性肝硬化;后均经病理证实为IPH。7例均行手术治疗:3例行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术,2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远端脾肾分流术,1例行脾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2.3年,仅1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术后1月出现黑便,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彩超对IPH的诊断有较高提示作用,但确诊均需病理证实;手术治疗IPH效果确切,对于伴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及巨脾的IPH患者,手助腹腔镜改良Sugiura术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5.
李嵩  陈永标  江艺 《消化外科》2014,(5):395-397
肝脏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罕见的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全球仅有30余例报道。因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2012年11月5日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1例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肝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术前拟诊为肝占位性病变,肝包虫病待查。患者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肝脏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96.
目的深入了解肝癌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引起的胆管支气管瘘(bronchobiliary fistula,BBF)的诊断、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接受肝癌RFA术后引起BB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明确诊断后,该BBF患者接受了肝左外叶切除术及胆管支气管瘘修补术,术后14日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术后2月复查CT提示瘘管消失。结论咳胆色素痰(bilioptysis)是BBF最为特征性临床表现。本例患者的诊治经验证实在术前充分评估和准备的情况下,早期诊断并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BBF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7.
巨脾往往合并脾功能亢进,周围血管增粗、数量增多,传统腹腔镜脾切除术手术风险明显增加,多进行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自2002年7月至2006年11月笔者对29例巨脾病人成功施行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手助腹腔镜肝切除28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手术,但腹腔镜下 肝切除术仍是一种手术难度和风险均较高的手术,其主要 原因为术中出血的控制、气体栓塞以及潜在的恶性肿瘤种 植。随着腔镜技术和器材的发展,特别是 Handport 手助装 置的使用,使腹腔镜肝切除术推广应用成为可能。我院于 2002年12月至2005年6月对28例病人施行了手助腹腔 镜肝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我院2000年12月10日,为一肝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肝肾联合移植,患者存活10d,现将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3岁,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酸、乏力、腹胀、皮肤黄染,在当地医院查血压高达160/95mmHg。B超提示:(1)肝硬化伴腹水;(2)双肾萎缩。诊断:(1)晚期肝硬化;(2)慢性肾功能不全。曾到我院肾内科保肝、保肾、利尿、降压等住院治疗。近年来腹胀加重,尿少至无尿,每周血透二次降低血肌酐。为进一步治疗,以“晚期肝硬化、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入我科要求肝-肾联合移植手术治疗。查体:神清,皮肤粘膜中度黄染,腹膨降明显,脐部外凸,肝脾触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双肾区叩痛阳性。本院CT显示,肝脏硬化明显、双肾缩小伴腹腔大量腹水。生化:血尿素氮34mmol/L,肌酥350μmol/L,白蛋白20g/L,  相似文献   
100.
早期肠内营养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作用。方法 对比早期肠内营养组 ( 13例 )与对照组 ( 15例 )术后感染率和肠内营养对全胃肠外营养 (TPN)应用时间的影响 ,Fisher’s确切概率法和t检验统计处理。结果 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15 .3 %vs 5 3 .5 % ,P <0 .0 5 ) ;早期肠内营养组较对照组病人TPN的应用时间明显缩短 [( 13 .46± 2 .5 )dvs( 16.87± 3 .2 )d ,P <0 .0 1) ]。结论 肝移植后早期肠内营养对降低术后感染 ,缩短TPN使用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