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21.
222.
本文报告我市1989~1991年大面积综合防制蟑螂研究结果。调查发现,城区有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两种。经实验室试验及现场防制,结合我市的地理,气候特征,提出以环境防制为主,辅以化学及物理相结合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发动群众,整治环境,摘除卵荚,同时采用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作滞留喷洒,用溴氰菊酯乳剂制成灭蟑块划痕,并有严密的组织配合及精心指导,能较快地降低虫口密度,消除蟑螂危害。经过两年的努力,达到了全国爱卫会规定的“双五”、“双二”标准。  相似文献   
223.
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狂犬病已取得明显效果,但注射羊脑组织疫苗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者较多。现将我科1975~1980年收治的22例分析报告如下:一、一般情况(一)年龄与性别最小5岁,最大14岁,学龄期儿童21例。其中男15例,女7例。(二)注射针数与发病关系最少只注射4针,最多为18针,以注射6~15针即发病者居多,有16例。发病时间最早为注射后第3天,最迟为第30天。二、临床表现(一)症状开始均有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继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排尿困难(16例)、嗜睡(10例),少数病例有失语及昏迷。(二)体征出现颈部强直18例,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16例,面神经麻痹11例,截瘫8例,偏瘫7例,呼吸肌麻痹4例,视力障碍4例,克氏征,巴氏征,布氏征阳性2例。  相似文献   
224.
王宁娟  张立志  张颖  王金翠 《职业与健康》2007,23(21):1966-1966
在人们日益关注室内空气质量的今天,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对档案库房空气中微生物存在情况的监测,发现档案库房空气中的微生物不仅可以对档案载体造成危害,还会对档案工作者、档案利用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它们会附着在空气中的飘尘上,被人体通过呼吸道吸入或附着在暴露的皮肤表面上,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引起疾病,给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监测档案库房空气环境中微生物存在情况显得尤为重要。1目的与方法1·1目的通过了解档案库房空气中微生物生长情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有效的控制致病微生物对人体…  相似文献   
225.
目的:分析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探讨其发病机制,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选择20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符合AD临床诊断的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其发病机制。结果:以脑血管损害为首发表现的为9例,以脊髓血管损害为首发表现的为6例,压迫症状为5例,其中死亡8例。结论:对于合并胸痛、颈痛、肢体疼痛或休克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要高度怀疑AD的可能,应积极进行B超、X线、CTA及DSA等手段早期诊断AD,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26.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表现、多导睡眠仪监测等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40例明确诊断的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多导睡眠脑电图分析,采用非药物、药物治疗1月,此后随访3年。结果:40例患者均有日间不能克制的过度嗜睡、夜间睡眠紊乱。结论:发作性睡病是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结合其临床表现及睡眠脑电图可以早期诊断,早期药物干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27.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用于肿瘤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初步观察化疗后PEG—rhG—CSF升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开放性剂量递增试验。所有受试者采用1d化疗方案,于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48h给予PEG—rhG—CSF。PEG-rhG—CSF的初始剂量为30ug/kg,递增剂量依次为60、100、150、200ug/kg,每一剂量组3例受试患者。结果:入组1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安全性。与PEG—rhG—CSF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乏力4例(4/15),肌肉酸痛1例(1/15),均为1度,无需特殊处理。无PEG—rhG—CSF的剂量限制性毒性。PEG—rhG—CSF对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均有较为明确的效果,维持时间较长,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PEG-rhG—CSF显示良好的耐受性,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228.
目的:探讨阔筋膜修补硬脑膜和局部转移皮瓣在颅脑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例头皮鳞癌侵犯颅骨、硬膜及脑内的患者,切除侵犯的头皮颅骨及硬膜后,组织缺损较大,采取自体阔筋膜修补硬脑膜,局部转移皮瓣修复皮肤缺损,皮瓣供区游离中厚皮片修复。结果:术后2周8例转移皮瓣100%存活,游离植皮区皮肤85%~100%存活,经换药治疗2周均修复。无伤口及颅内感染、无脑脊液瘘。结论:针对头皮鳞癌手术后造成的皮肤颅骨及硬膜缺损,采用自体阔筋膜修补硬膜,局部转移皮瓣和游离皮片移植技术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29.
院内常见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程彤  赵鹤龄  陈宁  张立志 《临床荟萃》2007,22(3):198-199
随着抗菌药物种类不断增多和应用日益广泛,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滥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菌株增加,使临床上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更加困难.同时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的过度应用,可能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引发二重感染,成为许多危重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都有可能出现耐药菌株,细菌可通过一种或多种机制对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而且一些致病菌还会对多种抗菌药物呈现耐药性,即多耐药菌株的出现[1].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笔者对2005年我院分离的痰标本革蓝阴性杆菌1384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0.
患者 女性,57岁,因"右上腹胀痛1个月余"于2012年3月7日入院.患者排便习惯无改变,体重无明显下降,纳差.入院查体:未触及包块,右上腹压痛阳性,肠鸣音正常.胃、肠镜未见异常.肝脏增强CT显示:肝肾间占位,考虑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侵及右肾及升结肠(图1).腹部彩色超声显示:肝实性占位、右肾中极异常回声,考虑肝癌侵及右肾.患者肝炎系列抗原、抗体均为阴性,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血清癌胚抗原、甲胎蛋白、CA19-9、CA125均在正常范围.术前诊断:肝癌侵及右肾及升结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