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7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医药卫生   196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杜慧慧  张玮 《肝脏》2012,17(1):50-5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以血清中高度特异性抗线粒体抗体(AMAs)的存在以及渐进性肝内胆管的破坏为特征,导致慢性胆汁淤积,肝门炎症,肝纤维化最终出现肝硬化甚至肝衰竭的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早期征状主要表现为肝内小胆管的炎症和破坏,导致胆汁排泄障碍,出现淤胆性生物化学和临床改变.PBC发病女性居多,50-60岁是高发年龄,年轻患者包括儿童也有报道,但例数很少.该病在北欧和北美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美国普通人群患病率约15/10万,而妇女可高达40/10万[1],女性与男性比例高达10:1,推测与胎儿微嵌合状态、性激素或X染色体缺失有关[2]近期研究表示该病的发生率有所升高,但这种变化是由于疾病本身发病率的增长还是人们的重视程度及检验水平的提高仍有待确定.目前我国对PBC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临床的报道病例也有增加,但尚缺乏有关PBC的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目前本病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发病机制和有效药物治疗及动物模型研究方面,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在PBC发病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2.
目的明确氧化应激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中去乙酰化酶1(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RPE细胞为实验对象,不同浓度H_2O_2(0、200、300μmol/L)处理RPE细胞,观察处理后24 h细胞形态的改变情况,检测处理后24 h与72 h细胞中SIRT1的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_2O_2作用后,随H_2O_2浓度的增加,RPE细胞的形态受损,有凋亡小体的出现;在氧化应激24 h后细胞内SIRT1的转录水平增加,而在氧化应激72 h后SIRT1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结论氧化应激可导致RPE细胞形态改变,SIRT1在RPE细胞内维持着氧化与抗氧化应激系统平衡,因此将SIRT1可作为临床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AMD)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例伸肌腱自发性断裂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效果。结果本组4例患者,术后随访1~5年,除1例伸直受限约20°外,其余3例功能基本正常。结论伸肌腱自发性断裂临床诊断误诊率高,行局部伸肌腱转位编织缝合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4.
目的:对比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10月择期神经外科手术全麻患者40例,ASAⅠ~Ⅱ级,将其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组,n=20)和七氟醚-瑞芬太尼组(S组,n=20),麻醉诱导均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胺、丙泊酚。常规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维持术中镇痛,P组和S组患者分别采用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和七氟烷持续吸入维持麻醉深度,手术结束后停止麻醉药。分别于麻醉后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后(T1)、切皮(T2)、切开硬脑膜(T3)、颅内占位切除约一半(T4)、关闭硬脑膜(T5)、缝皮结束(T6)]测定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观察手术结束后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S组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长于P组(P<0.05);麻醉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和七氟醚均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维持,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65.
随着现代人饮食结构不合理和饮酒增多、运动缺乏、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滋生,脂肪肝发病率持续上升,我国发达地区脂肪肝发病率在20年间已从10%骤然提升至30%.并且脂肪肝患者“三高”(高血脂、高血压以及高血糖)患病率明显高于常人.更可怕的是,脂肪肝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缩短寿命4~10)年.然而脂肪肝在早期是可逆的,也就是说,通过健康饮食,积极运动,配合合理的药物干预可使肝脏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66.
摘 要 目的:评价医院乳腺癌患者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研究206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依据药品说明书和临床实践指南对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按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有效性;按照不良事件评价标准 (CTACE4.03)分析安全性;对患者的住院费、药费和抗肿瘤药物费用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疗效评价表明客观缓解率为16.0%(33/206),疾病控制率为65.0%(134/206),疾病进展为7.8%(16/206),未评价的患者为27.2%(56/206)。化疗方案选择合理为80.1%(165/206),化疗方案无依据为19.9%(41/206),给药途径与溶媒超说明书为4.8%(10/206),平均相对剂量强度为89.6%。不良事件多为轻度,Ⅲ级以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住院费用、药物费用、抗肿瘤药费中位数分别为7 870,6 082,3 983元。 结论:抗肿瘤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偏低,可能与多个化疗方案平均剂量低于指南标准剂量相关;需进一步改进用药剂量低、治疗方案选择缺乏依据、给药途径与溶媒用量错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运用精益管理(lean management,LM)理论,对出院带药进行流程再造。方法 通过使用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和7种浪费(Seven Wastes)2种LM工具对原出院带药流程进行分析,通过多部门协作对流程进行再造。结果 新流程的实施减少了出院带药流通环节,降低出错机率,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缩短了患者的出院时间,提高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并让患者享受到药师专业的用药指导服务。结论 新流程提供了高品质、方便快捷的出院带药服务,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究纤维支气管镜下行肺灌洗在治疗创伤性肺不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经鼻导管吸痰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下行肺灌洗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1次经纤维支气管镜即可达到肺复张者27例(60.0%);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创伤性肺不张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下行肺灌洗治疗,可有效解除气道堵塞,促进肺复张,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9.
张玮 《中国妇幼保健》2014,(27):4487-4489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高危型HPV病毒E 6基因、P 73基因在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为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及开展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定量RT-PCR技术检测研究40例宫颈浸润癌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2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 73基因及高危型HPV病毒E 6基因的表达。结果:P 73基因及高危型HPV病毒E 6基因在宫颈癌中阳性率分别为87.50%、95.00%,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阳性率分别76.67%,70.00%,在慢性宫颈炎中阳性率分别为55.00%、20.00%,在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0.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 73基因表达、高危型HPV病毒E 6基因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表达并制备唾液酸结合性免疫球蛋白凝集素6(Siglec-6)的多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为下一步探讨Siglec-6在介导细胞信号转导和调节造血细胞及免疫细胞的功能,研究其在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预测Siglec-6蛋白的跨膜结构、理化特性、疏水性等因素,设计出两个多肽,两个多肽各自与血蓝蛋白(KLH)交联后对新西兰兔进行免疫,结果发现这两个多肽均可作为抗原免疫生物试剂,并成功获得高效价的抗Siglec-6多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效价,经过亲和层析纯化,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抗体的特异度。结果 通过ELISA检测其效价分别为1∶51 200和1∶12 800,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制备的抗体具有特异度。结论 该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成功预测了抗原表位,并据此预测成功制备了高效价、高特异度的抗Siglec-6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