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6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汤剂,两组疗程结束后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AMI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伴发眼球破裂的眼眶骨折的损伤特点,初步评价预成钛网在其眶壁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4-09~2008-05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创伤中心接受治疗的罹患合并眼球破裂眼眶骨折病例共8例。术前借助计算机软件,基于CT数据,通过镜像的方法制作预成钛网,行眶壁重建术,术后再次CT分析,评价眶壁重建的精确性和眼球突度恢复情况。结果:8例患者7例在眶壁重建前由眼科完成眼球摘除,1例与眶壁重建同期完成。所有病例均成功的实施了眶壁重建,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CT分析显示,该组病例在眼球内陷、眶壁缺损、骨性眶腔扩大和眶内软组织疝出等方面均较严重。手术后,眶内软组织疝出体积平均减小2.7 ml,整体眶腔容积平均缩小2.9 ml,87.5%(7/8)的病例眼球内陷矫正至3 mm以内。结论:伴发眼球破裂的眼眶骨折具有创伤严重、骨性眶腔扩大显著和眶内软组织体积降低明显等特点,预成钛网的应用可达到较为精确的眶壁重建。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应用计算机及WINCEPH软件测量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探讨不同术式治疗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效果的稳定性。方法:62例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患者36例接受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26例接受下颌升支垂直骨切开术(intraoral vertical ramus osteotomy,IVRO),分别在手术前(T0)、手术后1个月(T1)、手术后6个月(T2)、手术后18个月以上(T3)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利用计算机测量其各个阶段12个测量点矢状向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SRO术后出现与手术目的相反方向的复发;IVRO术后出现与手术目的相同方向的移位,无明显差异。结论:SSRO和IVRO方法各有其优缺点,术后移位率无明显差异,临床上选择哪一种术式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SD大鼠肝脏缺血45 min后再灌注不同时限肝脏和小肠组织中MIP-1α和HIF-1α的不同表达、病理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IP-1α及HIF-1α在肝脏缺血45 min再灌注0、3、12、24、72 h时肝脏、小肠中的表达,HE组织染色及电镜观察大体及显微组织学变化.结果 随着再灌注时限的延长,肝脏及小肠组织损伤加重,再灌注后24 h最严重.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中MIP-1α和HIF-1α在肝脏及小肠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两者在肝脏中的表达12 h达顶峰,随后MIP-1α再灌注72 h时基本恢复至再灌注初期水平,而HIF-1α降至正常水平.MIP-1α和HIF-1α在小肠组织中的表达24 h达到峰值,再灌注72 h后降至再灌注初期水平.MIP-1α与HIF-1α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 肝脏缺血再灌注可以造成胃肠道组织的损伤;MIP-1α及HIF-1α均参与了肝脏缺血再灌注后的肝脏及胃肠道损伤,HIF-1α可能是MIP-1α表达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例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血清PSA、穿刺活检阳性百分数及Gleason评分3个参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同时对比性分析以上3个参数在不同病理分期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差异情况.结果 血清PSA、穿刺活检阳性百分数及Gleason评分均与前列腺癌患者的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01);D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SA水平明显高于A期、B期、C期前列腺癌患者(P﹤0.05),而A期、B期、C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SA水平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期与D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穿刺活检阳性百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各分期间穿刺活检阳性百分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期与C期、B期与C期、A期与D期、B期与D期前列腺癌患者的Gleason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期与B期、C期与D期前列腺癌患者的Gleaso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SA、穿刺活检阳性百分数及Gleason评分均可单独用于前列腺期病理分期的预测,同时该3个参数在区分前列腺癌病理分期方面也发挥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SEMA4C在胃癌中的表达以及hsa-miR-19a-3p下调SEMA4C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3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Real-time PCR方法检测SEMA4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检索Targetscan、Miranda等数据库预测调控SEMA4C基因的microRNA,并利用Real-time PCR、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加以证实;通过脂质体转染使人胃癌细胞系BGC823内过表达hsa-miR-19a-3p,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SEMA4C的表达,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小室研究BGC823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胃癌组织中SEMA4C阳性率87.0%,高于癌旁组织(x2=20.30,P<0.000 1),胃癌组织中SEMA4C mRNA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t=13.47,P<0.000 1).SEMA4C的表达与胃癌TNM分期(P=0.036 4)、分化程度(P=0.042 7)、淋巴结转移度(P=0.012 8)有关.生物信息学分析hsa-miR-19a-3p、hsa-miR-214-5p、hsa-miR-138-5p可能调控SEMA4C表达,胃癌组织中hsa-miR-19a-3p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t=8.233,P<0.000 1),hsa-miR-214-5p(t=0.846 3,P=0.097 6)、hsa-miR-138-5p(t=1.345,P=0.185 7)表达与癌旁组织无明显差异,hsa-miR-19a-3p转染后荧光素酶表达下降至0.46±0.12(F=5.685,P=0.003 2).hsa-miR-19a-3p转染后,SEMA4C mRNA(F=34.39,P<0.000 1)、SEMA4C蛋白(F=67.49,P<0.000 1)表达减少,BGC823细胞克隆数目减少(F=20.77,P<0.000 1),Transwell下室细胞数较少(F=16.37,P=0.000 4).结论:SEMA4C在胃癌中过表达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hsa-miR-19a-3p通过下调靶基因SEMA4C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来发挥其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评价血清HBsAg、HBcrAg、HBV DNA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状态的性能。方法将324例HBeAg阳性和255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匹配的训练集和验证集。血清HBsAg和HBcrAg分别采用Abbott Architect I2000和Fujirebio 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系统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Bio-Rad Icycler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肝组织病理学诊断采用Scheuer评分系统,其中病理学分级包括G0~G4五级,分期包括S0~S4五期。结果无论HBeAg阳性或阴性患者,3个训练集与3个匹配的验证集性别比例和平均年龄、病理学分级和分期构成比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HBcrAg、HBV DNA预测全集病理学分级≥G3和分期≥S4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参照预测3个训练集病理学分级≥G3和分期≥S4的最佳截断值,血清HBsAg、HBcrAg、HBV DNA预测3个匹配的验证集病理学分级≥G3和分期≥S4的灵敏度极差分别为37%和9%、30%和16%、17%和14%,特异度极差分别为12%和5%、13%和3%、15%和6%。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crAg、HBV DNA预测全集病理学分级≥G2和分期≥S2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参照预测3个训练集病理学分级≥G2和分期≥S2的最佳截断值,血清HBcrAg、HBV DNA预测3个匹配的验证集病理学分级≥G2和分期≥S2的灵敏度极差分别为11%和20%、46%和19%,特异度极差分别为15%和2%、38%和16%。结论 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HBcrAg、HBV DNA可预测的最佳病理状态为病理学分级≥G3和分期≥S4,其预测理学分期≥S4的稳定性高于预测病理学分级≥G3;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crAg和HBV DNA可预测的最佳病理状态为病理学分级≥G2和分期≥S2,血清HBcrAg预测病理学分级≥G2和分期≥S2的稳定性高于HBV DNA。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9(IL-9)、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录因子PU.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分别检测IPF患者30例,健康对照者25例血清中IL-9、IL-10及PU.1mRNA表达水平。结果 (1)IPF组患者血清IL-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IPF组患者血清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IPF组患者血清PU.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4)IL-9与IL-10表达呈负相关(r=-0.778,P0.05)。结论IL-9、IL-10、PU.1参与IPF的发病过程,联合检测这三种因子对于IPF发病机制的探索及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张智勇  林素仙  姜建昌  王胜男  卢阳  杨美绿  陈萍 《浙江医学》2018,40(14):1613-1615,1618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合并发热的原因,提高对该类疾病病因的鉴别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住院诊治的CTD合并发热患者129例,包括一般情况,发热病因,疾病诊治情况,发热起病时间等资料。结果129例CTD合并发热患者中疾病活动52例(40.3%);继发感染72例(55.8%),其中肺部感染34例,占47.2%;药物热5例(3.8%);肿瘤性疾病2例(1.6%),均为肺部肿瘤。其中1例患者既有疾病活动又有感染,1例患者包括疾病活动和药物热。初诊患者发热疾病活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复诊患者,院内发热患者继发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是结缔组织病住院患者发热的主要病因,其中以肺部感染为主,疾病活动也是发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药物或合并肿瘤发热者较少。疾病诊治情况、发热起病时间可为CTD合并发热病因的鉴别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96序列相似的家庭成员B (FAM96B)在 8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差异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并探讨FAM96B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FAM96B蛋白在80例胃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统计分析 FAM96B蛋白表达差异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人FAM96B全长序列的pcDNA3. 1-myc-FAM96B重组质粒转染至SGC7901细胞中,分别采用 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FAM96B过表达对SGC790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AM96B在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胃癌组织(t=25. 218,P<0.05).胃癌组织中FAM96B表达水平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 05),然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MTT细胞实验结果表明:FAM96B组吸光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细胞凋亡检测结果示:过表达FAM96B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t=85. 585, P< 0. 05).结论 FAM96B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降,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密切相关.过表达FAM96B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且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