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4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工作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预防和减轻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提供帮助。[方法]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问卷(CMBI)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342名河南省艾滋病医护人员进行测查,用频数统计、相关和分层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艾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倦怠总体检出率达到75.5%,其中,轻度倦怠为35.4%,中度倦怠为32.2%,高度倦怠为7.9%。艾滋病医护人员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3.651,P﹤0.001)。其消极应对与耗竭和人格解体呈显著正相关(r=0.242,P﹤0.01;r=0.144,P﹤0.01);积极应对与成就感降低呈显著负相关(r=-0.340,P﹤0.01)。积极应对对其成就感降低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t=-6.380,P﹤0.01);消极应对对其耗竭和人格解体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t=4.338,P﹤0.01;t=2.215,P﹤0.05)。[结论]应对艾滋病医护人员的工作倦怠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并考虑应对方式对其工作倦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介入超声在地震伤员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地震伤员中进行介入超声的应用方法、应用范围及应用疗效.结果 医院接诊地震伤员3307例,进行超声检查和随访共1386例次,其中介入诊断或治疗共115例次(8.30%),包括挤压综合征患者浆膜腔穿刺抽液65例次,血气胸穿刺引流26例次,肢体软组织血肿穿刺引流12例次,腹腔脓肿穿刺引流12例次,均成功进行,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介入超声应用广泛,疗效好,安全可靠,在此次地震伤员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Lcz)对扑热息痛(APAP)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6 小鼠被随机分为空白组(Ctrl)、APAP 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组(Acetaminophen ,APAP)、阳性药物组(N-Acetylcysteine,NAC)、Lcz 预防组(Lcz/ APAP)和Lcz 对照组(Lcz)。Lcz(1伊109 CFU/ ml)连续灌胃30 d 后,NAC 组在APAP 处理前1 h 腹腔注NAC(150 mg/ kg)。APAP、NAC 以及Lcz/ APAP 组均腹腔注射APAP(300 mg/ kg)。APAP 作用18 h 后,采集血液和收集肝脏组织,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通过Western blot 检测肝脏组织中血红素氧化酶(HO-1)、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Bcl-2 以及TLR4 的表达水平。结果:Lcz 能抑制APAP 诱导的急性肝损伤血清中ALT 和AST 水平。Lcz 提高了HO-1、SOD2 和Bcl-2 的蛋白表达水平,而降低了APAP 诱导的TLR4 的表达。结论:益生菌Lcz对APAP 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肝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抗炎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UA、Hcy、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复方血栓通胶囊1.5 g/次,3次/d。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尿酸(UA)、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血压、TC、TG、LDL-C、HDL-C、Hcy、UA、hs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能进一步降低血清UA、Hcy、hs-CRP及血脂水平,显著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65.
不同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早产儿29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不同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早产原因、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原因.方法 将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新生儿监护室住院的293例早产儿根据出生体质量分为<1500 g、~2500 g、≥2500 g组;根据胎龄分为≤32周、~34周、~37周组.分析患儿的早产原因,并比较各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1)早产原因: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多胎妊娠为早产的主要原因,上述原因常合并存在.(2)并发症:呼吸系统疾病、喂养不耐受、贫血、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在不同胎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龄越小,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在不同体质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质量越小,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越高;肺炎、消化道畸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在不同体质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生体质量越大,发生率越高.(3)病死率及死亡原因:本组293例患儿中共死亡15例,病死率5%.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病死率越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死亡患儿中除1例治疗无效死亡外,其余14例均因放弃治疗死亡.结论 (1)加强围生期保健、重视产前检查、避免胎膜早破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预防早产发生,尤其要避免胎儿在孕32周以前出生.(2)不同的并发症在不同胎龄与出生体质量的早产儿中发生率不同.(3)早产儿死亡原因除与自身发育不成熟有关外,还与家长担心早产儿的远期并发症、经济问题及发育畸形有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以5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中医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人工激活剂对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未受精卵母细胞的激活作用及效果。方法收集ICSI后24h未受精的人类成熟卵母细胞,分别采用乙醇和离子霉素进行激活处理。16~18h后观察第二极体排出及原核形成情况。激活后正常受精的胚胎继续培养3~5d。统计两组的激活率、原核形成情况、卵裂率及后期胚胎发育情况。结果乙醇处理组的激活率为65.6%(21/32),离子霉素处理组的激活率为83.7%(36/43),离子霉素处理组的激活率显著高于乙醇处理组(P〈0.05);乙醇激活处理后共有10个卵母细胞表现为2PN+2PB,占被激活卵母细胞的47.6%(10/21),离子霉素激活处理后有24个卵母细胞表现为2PN+2PB,占被激活卵母细胞的66.7%(24/3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醇激活组卵母细胞有4个发育到2~4细胞,2个发育到5~8细胞,1个发育到8细胞以上阶段,获1枚桑葚胚;离子霉素激活组卵母细胞有9个发育到2~4细胞,5个发育到5~8细胞,3个发育到8细胞以上阶段,最终获得2枚囊胚和1枚桑葚胚。结论两种激活剂均能激活ICSI后24h未受精的人类成熟卵母细胞恢复受精,并继续发育成胚胎;离子霉素比乙醇更适宜对ICSI后未受精卵母细胞的激活。  相似文献   
68.
影响药物流产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慧 《中国校医》2008,22(3):330-330
行药物流产,终止早期妊娠,因安全、方便、痛苦小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与人工流产相比较仍存在有完全流产率低,不全流产,继续妊娠等现象,为探讨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因素,对我院妇产科门诊2002年1月至2002年7月共387例药物流产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随着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普及,幽门螺杆菌对常规治疗药物甲硝唑、克拉霉素等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导致幽门螺杆菌一线根除方案失败。本文旨在探讨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理想方案及疗程。  相似文献   
70.
随着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普及,幽门螺杆菌对常规治疗药物甲硝唑、克拉霉素等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导致幽门螺杆菌一线根除方案失败.本文旨在探讨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理想方案及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