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为向21世纪健康过渡期做准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HO西太区执委会召开第48次会议,确定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共同目的是更好地面对向21世纪的健康过渡期。西太区主任韩相泰博士呼吁要转变行为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就掌握在我们手中。韩相泰丰任指出:“健康过渡期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有些是不可能控制的,但更多的则掌握在我们手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老年人原发性肝癌(PHC)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1年5月至2007年10月经手术切除的70 例老年(年龄≥60岁)PHC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0例中64例术后恢复出院,6例围手术期死亡(8.6%),术后大量腹水27例,胸腔积液21例,肺部感染19例,心功能衰竭11例,切口感染10例,大出血7例,肝功能衰竭4例.术后随访,7例半年内肝内复发并死亡,1年存活率81.4%(57/70),3年存活率45.2%(19/42).结论 手术仍是老年人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应注重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指征及术中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背驮式肝移植手术的术式改良.方法 结合文献介绍之术式,对几种改良术式进行评价.结果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式在病肝切除时间、肝流出道重建时间、无肝期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上,优于传统背驮式肝移植术;4种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式中,3种不保留肝静脉干的吻合术式优于保留肝静脉干的吻合术式.结论 供受体下腔静脉吻合的改良背驮式肝移植应为背驮式肝移植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6月至2008年6月经外科治疗的18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均无特异性早期症状,其中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者2例,癌胚抗原(CEA)升高者4例,糖类抗原(CA)199升高者3例,肝硬化4例.超声诊断率11.1%(2/18),CT诊断率42.9%(6/14),MRI诊断率45.5%(5/11).7例术前诊断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11例误诊;行根治性切除术8例,姑息性切除术10例.结论 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血清肿瘤标记物,误诊率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应进一步熟悉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6月至2008年6月经外科治疗的18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无特异性早期症状,其中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者2例,癌胚抗原(CEA)升高者4例,糖类抗原(CA)199升高者3例,肝硬化4例。超声诊断率11.1%(2/18),CT诊断率42.9%(6/14),MRI诊断率45.5%(5/11)。7例术前诊断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11例误诊;行根治性切除术8例,姑息性切除术10例。结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血清肿瘤标记物,误诊率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应进一步熟悉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磺胺类药物抗菌范围广 ,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都有抗菌作用 ,且有效血浓度维持的时间较长 ,毒性小 ,可用来治疗全身感染。但磺胺的副作用也较为多见 ,如过敏反应等。我科于 98年收治一口服复方新诺明过敏致外阴及口腔粘膜溃疡的病人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 ,住院 8天痊愈出院。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患者女 ,4 3岁 ,因外阴溃疡而入院。病人于 5d前口服复方新诺明 ,出现水疱样过敏反应 ,观病人外阴粘膜重度溃疡 ,同时伴有口腔溃疡。病人自述疼痛 ,查病人体温37 6℃血压 16 .0 / 10 .0kPa呼吸 88次 /min ,遵医嘱给予息斯敏 …  相似文献   
17.
健康与人口老龄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人口的明显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成员国开展老年健康促进活动,以保障老年人群的良好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 目前,全球 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 5.8亿人,并预计到2020年可达 10亿人,其中 75%在发展中国家。随着老年人口戏剧性地增加,人口老龄化将成为未来社会最重要的健康、社会和经济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伴随着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已经出现了世界范围的人口老龄化现象,然而,WHO警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抗核抗体(ANA)对干燥综合征(SS)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CBM)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10月。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所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质量评价工具(QUADAS-2)评价文献质量。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灵敏度、合并特异度、合并阳性似然比、合并阴性似然比、合并诊断优势比,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采用灵敏度分析评估结果的稳定性。采用Deek′s漏斗图非对称检验评估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包含851例SS患者,2 858例对照者。异质性检验提示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明显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16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合并灵敏度、合并特异度、合并阳性似然比、合并阴性似然比、合并诊断优势比、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5%CI:0.73~0.79)、0.90(95%CI:0.89~0.91)、9.54(95%CI:4.24~21.46)、0.28(95%CI:0.13~0.61)、36.39(95%CI:14.16~93.47)、0.90;随机效应模型对对照仅为健康者的10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合并灵敏度、合并特异度、合并阳性似然比、合并阴性似然比、合并诊断优势比、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95%CI:0.70~0.78)、0.94(95%CI:0.93~0.95)、13.10(95%CI:9.02~19.01)、0.27(95%CI:0.09~0.81)、63.38(95%CI:29.42~136.53)、0.97。Deek′s漏斗图非对称检验提示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对SS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肝病之一,与肝硬化、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密切相关,因此积极治疗NAFLD具有重要意义。2007-06—2012-05,我们采用脂肝消胶囊治疗NAFLD 100例,并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98例对照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果糖灌肠对梗阻性黄疸术后早期血清内毒素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3年8月我科因急性结石性胆道梗阻行手术治疗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乳果糖灌肠组和对照组,各60例。乳果糖灌肠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60ml+0.9%氯化钠液60ml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液120ml保留灌肠。动态评估术后血清内毒素和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第1d两组血清内毒素水平和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果糖灌肠组血清内毒素水平术后第3d和第5d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乳果糖灌肠组血清内毒素水平第3d起明显低于入院时水平(P<0.05);对照组血清内毒素水平第5d起低于入院时水平(P<0.05)。乳果糖灌肠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果糖灌肠可降低梗阻性黄疸术后早期血清内毒素水平,并明显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