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4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1.
颈椎小关节突脱位闭合复位前后椎间盘和脊髓的损伤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颈椎小关节突脱位闭合复位前后椎间盘和脊髓的损伤变化。方法  16例颈椎小关节突脱位患者 ,7例单侧小关节突脱位 ,9例双侧小关节突脱位 ,在X线透视下行颅骨牵引闭合复位 ,并于复位前后进行神经功能和颈椎MRI检查 ,比较椎间盘脱出和脊髓实质损伤的变化。结果  16例均闭合复位成功 ,复位前 5例有明显椎间盘脱出 ,4例有椎间盘撕裂 ,7例无明显椎间盘损伤。复位成功后 ,4例椎间盘脱出仍存在 ,大小无变化 ;1例原脱出椎间盘明显缩小 ,无新椎间盘脱出发生。14例复位前后脊髓信号无变化 ,2例复位后出现MRIT2 加权高信号增强。 16例复位后无一例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结论 颅骨牵引闭合复位不会诱发或加重椎间盘脱出 ,进而造成继发性脊髓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92.
外伤性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旨在阐明MRI对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19例均有明显的外伤史,X线片无骨折脱位者12例。其中C5-6髓核突出7例,C5-6,C4-5突出5例。有小关节绞锁半脱位者7例,MRI均示损伤间隙有髓核突出。19例均为不全瘫,全部病例经有路椎间盘切聊,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93.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迟发性下肢痛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旨在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迟发性下肢痛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对7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与产生这一现象有关的可能因素。结果发现,共有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下肢痛,81例中合并有腰椎管狭窄或侧隐窝狭窄52例。认为,术中对神经根、神经节的再次损伤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发生迟发性下肢痛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4.
脊髓腹侧压迫损伤模型的建立与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建立脊髓腹侧压迫损伤模型。方法 于Wistar大鼠T10节段脊髓腹侧椎管内放置不同规格水囊压迫脊髓。在脊髓受压时间一定的情况下,观察不同容积水囊对脊髓压迫损伤的程度。结果 在脊髓受压时间一定的情况下,不同容积水囊可以造成Wistar大鼠脊髓不同程度的损伤,损伤程度与水囊容积大小相关。结论 该模型具有重复性好,能较好地反应脊髓压迫患者的基本伤情及特点。  相似文献   
95.
曹国永  周跃  张峡  潘勇  滕海军 《重庆医学》2004,33(2):219-221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在根性神经痛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自体髓核移植至L4、5神经根周围的根性神经痛动物模型,利用Von Frey 针丝及RTX-1型热痛测试仪检测神经行为改变,应用HE、甲苯胺蓝染色观察DRG组织学改变,并给予己酮可可碱干预,观察其对组织学及行为学改变的影响.结果自体髓核移植可以导致明显的机械刺激痛觉超敏及神经节的炎性改变,己酮可可碱可以显著改善机械刺激痛觉超敏的程度及炎性反应.结论抗炎症反应,尤其是抗TNF-α的作用的药物,可能有助于改善髓核组织引起的根性神经痛症状.  相似文献   
96.
本文回顾性研究 2 0 0 1年 1 0月~ 2 0 0 2年 6月 1 98例接受MED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 ,进行临床评价 ,介绍手术经验和教训。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8例中男 1 1 2例 ,女 86例 ,年龄 2 4~ 6 2岁 ,平均 37 6岁。腰椎间盘突出节段 :本组病例均为单节段突出 ,L4~ 51 2 8例 (6 4 7% ) ,L5~S1 70例 (35 3% )。合并侧隐窝狭窄 78例 ,后纵韧带钙化 6例 ,软骨板破裂骨化 3例。病程 2~ 86个月 ,平均 1 6 4个月。 1 98例患者均经CT或 /和MRI检查明确只有一个椎间隙病变。结合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术前…  相似文献   
97.
骨科对解剖学要求很高,手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手术视野的显露,而手术视野的显露又基于对骨科局部解剖学的掌握程度。近十年来,骨科微创手术蓬勃发展,特别是微创脊柱外科和关节镜外科发展迅速,创伤越来越小,手术切口仅2cm左右,手术视野均在腔镜下,和传统手术差别很大,这给临床实习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学生有时很难理解手术通道的一些解剖学知识。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些特殊的模型,  相似文献   
98.
气体冲击致脑损伤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和采用机电一体化的方法研制而成,应用该装置以400kPa,600kPa,700kPa不同气源压力对大鼠左顶进行开颅致伤,观察伤后大鼠存活情况、病理改变及神经行为变化。  相似文献   
99.
吴妮  于洁  张峡  曾敏  张亚军  郑晓晖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3):4611-4617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丹参酮Ⅱ_A(Tan-Ⅱ_A)与β-环糊精(β-CD)包合物,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β-环糊精与丹参酮Ⅱ_A的配比、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自变量,包合物的收率、包封率和总评"归一值"为响应值,使用Box-Ben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丹参酮Ⅱ_A的包合工艺;采用红外光谱法(IR)、核磁共振法(NMR)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丹参酮Ⅱ_A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优制备工艺为:丹参酮Ⅱ_A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1∶7,包合温度为48℃,包合时间为3 h;采用优选的工艺条件制备丹参酮Ⅱ_A与β-环糊精的包封率为84.75%。丹参酮Ⅱ_A与β-环糊精包合物可以明显提高丹参酮Ⅱ_A溶出度。  相似文献   
100.
对43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和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