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医药卫生   580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6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2年,加重15d入院。患者于2年前出现阵发性心悸,胸闷,心率达180次/min,于当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示预激综合征(A型),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近15d来发作频繁,我院以“退行性心瓣膜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预激综合征A型”收入院。查体:血压125/75mmHg(1mmHg=0.133kPa),心率86次/min,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及Ⅲ级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预激综合征(A型)。心脏超声心动图示:退行性心瓣膜病,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3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妇产科手术的处理,本组病例包括置换机械瓣者28例,生物瓣者4例;置换二尖瓣29例,主动脉瓣2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双瓣1例。年龄19~40岁,手术距换瓣时间为37天~6年。这些病例安全地度过了手术过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本文讨论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抗凝剂的应用以及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施行妇产科手术、麻醉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210例Ⅱ孔型房间隔缺损术后发生心律失常90例,14种类型,共292例次,其中,室上性占96%。30例需药物治疗,93%的患者出院时恢复正常。本文着重分析心律失常的特点,讨论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Dief33L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与肺癌的关系.方法:通过Northern印迹技术,检测29例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的Dief33L基因mRNA的表达,杂交结果用UVP全自动图像分析仪检测杂交信号,并分析mRNA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Dief33L基因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在肺鳞癌组织中均未见表达,在部分肺腺癌组织有表达,且相对表达量较癌旁肺组织显著降低(P<0.05);在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的肺腺癌组织之间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Dief33L 基因的表达量降低可能是肺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因素,且可能与腺癌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联合瓣膜病合并巨大左室的瓣膜替换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联合瓣膜合并巨大左室病人瓣膜替换术的疗效。结果 1990年1月至1998年6月间共59例联合瓣膜病变合并巨大左室病人行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其中保留二尖瓣全或后瓣下结构21例,行三尖瓣成形术42例,左房折叠术11例。结果 术后早期并发症25例,晚期死亡4列,占2.67%。影响手术早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是术前重度左室扩大,收缩末直径(ESD)≥6.0cm和舒张末直径(EDD)≥8.0cm  相似文献   
16.
血管生长素对缺血心肌促血管生长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索血管生长素(angiogenin,ANG)对缺血性心肌的促血管生长作用,以评坐其应用于生物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以先期成功表达的基因重组人血管生长素衍生物Asp116His。对民肌梗死模型兔的缺血心肌边缘部作直接心肌内注射。注射后5d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并取注射点心肌切片作常规病理理苏木精=工染色,VB染色,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用药心脏表面注射点周围心肌缺血情况较对照组明显闰  相似文献   
17.
研究持续灌注温血停搏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探讨理想的心肌保护策略,方法69只猫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保护组。观察测各组不同时间点心功能、心肌细胞膜ATPase活性心肌细胞膜蛋白颗粒的形态变化。结果组Ⅰ各时间点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升主动脉阻断期间,组Ⅱ-ⅢaK-ATPase活性均显著下降(ACC15min us ACC60min,P〈0.01),组ⅡCaMg-ATPase活性单位面积心肌细胞膜蛋白颗  相似文献   
18.
经胸联合后正中径路切除后纵隔哑铃状神经源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纵隔哑铃状神经源性肿瘤的切除方法.方法1994年6月~2003年5月经胸联合后正中径路切除后纵隔哑铃状神经源性肿瘤4例,其中神经纤维瘤3例,神经鞘瘤1例.全部病人均选择经胸联合后正中径路切除肿瘤.结果4例肿瘤均全部切除,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病人均能正常生活,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胸联合后正中径路一期切除后纵隔哑铃状神经源性肿瘤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诱导分化产生的内皮细胞和去细胞异种天然瓣膜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EHV)的可行性.方法:以含EGF、bFGF、IGF和肝素的M199培养液培养绵羊原代BMSCs,并以VEGF诱导B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采用去污剂和酶消化法制作去细胞猪主动脉瓣支架,通过静态种植方法构建TEHV.经H-E染色、免疫组化、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检查观察TEHV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结果:诱导分化产生的内皮细胞在去细胞瓣叶支架及整体瓣膜支架上呈单层生长,形成完整的内皮细胞单层.瓣叶表面细胞呈梭形, CD34及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论:BMSCs诱导分化产生的内皮细胞具有与成熟内皮细胞相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BMSCs诱导分化内皮细胞构建TEHV更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20.
肿瘤血管与肿瘤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体肿瘤的生长浸润依赖于肿瘤内新生血管的形成,肿瘤内血管系统的建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以前的研究认为,构成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可能源自宿主骨髓的内皮前体细胞、成血管细胞或已形成的血管壁内皮细胞。马赛克血管和拟血管生成丰富了肿瘤新生血管理论,但其理论认为血管可以在内皮缺如的情况下形成。这样就对传统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来源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拟应用肿瘤干细胞理论来解释肿瘤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