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8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223篇
医药卫生   826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398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35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230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195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4篇
  1964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92.
2002年2月~2004年8月,我科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3.
附睾纤维性假瘤并非真性肿瘤,临床上易误诊为恶性肿瘤而施行不必要的睾丸切除术。现将我院误诊2例报告如下。例1 男,44岁。因自觉左侧睾丸进行性增大,并伴疼痛四月余而入院。无发冷发烧,否认有外伤史。体检:左侧睾丸明显增大,为6×4×3cm,伴沉重感,于附睾体部可触及肿块,质硬。疑睾丸恶性肿瘤,行左侧睾丸切除术。术中见左侧附睾体部有2×1×1cm新生物,质硬,附近鞘膜层增厚。术后病理诊断:左侧附睾纤维性假瘤。例2 男,62岁。因自觉右侧阴囊肿大一月余来就诊,否认有外伤史。体检见右侧阴囊肿大,质软,无明显触痛。透光试验(+)。初步考虑为鞘腹积液。术中放出鞘腹积液约为15ml,见睾丸正常  相似文献   
94.
胃的肉芽肿性炎不常见 ,播散性结节病、过敏性肉芽肿病、Crohn病、某些感染性疾病或异物反应均可导致。有时其形成缺乏以上任何因素 ,称之为孤立性 /特发性肉芽肿性胃炎。西方国家胃黏膜活检中的肉芽肿多与Crohn病有关。作者报道了 18例肉芽肿性胃炎 (占胃活检标本的 0 0 8% ) ,女性 12例 ,男性 6例 ,年龄 2 4~ 85岁 (平均 4 5 8岁 )。所有患者均有胃肠道症状 ,如上腹不适、疼痛、恶心和呕吐。患者的临床病理诊断分别为 :伴 /不伴有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慢性胃炎 14 / 1例 ;伴有HP感染的胃腺瘤/癌 2例 ;Crohn病 1…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腹腔镜改良性腹膜后淋巴清除术初步经验,评估其手术可行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0月~2006年7月,对7例临床诊断为Ⅰ期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施行了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改良性腹膜后淋巴清除术,年龄26~36岁,平均年龄为30岁,睾丸肿瘤大小为3.0 cm×2.5 cm×2.0 cm~6.5 cm×4.5 cm×3.0 cm,左侧3例,右侧4例,均通过B超、腹膜后CT、胸片检查,并施行了根治性睾丸切除和病理证实。术后淋巴结阳性患者施行了3个疗程的化疗。结果:7例均获得成功,无1例改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120~210 min,平均160 min,手术失血量50~200 ml,平均150 ml,均未输血。术后1~3 d肛门排气,于1~2 d拔除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 d。病理报告6例均无转移性淋巴结,其中1例为1/18淋巴结转移,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6~32个月,平均14个月,阴茎勃起功能良好,射精功能正常。定期复查血hCG、AFP均阴性,B超复查均未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胸片表现均正常。其中淋巴结阳性1例患者术后接受3个疗程的辅助化疗,随访6个月,无瘤存活。结论:腹腔镜改良性腹膜后淋巴清除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可以代替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96.
通过单因素实验,对SYBC Wu-3菌摇床发酵产脂肪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出较佳的产酶培养基组成配方为:蛋白胨5 g/L,酵母膏 6 g/L,NaH2PO4 3 g/L; 油脂250 mL/L,乳化剂OP 25 mL/L.最优发酵条件为250 mL的摇瓶装液量50 mL,培养温度30 ℃,发酵时间72 h.经过优化后发酵液脂肪酶酶活力最高可达到10.68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2.8倍.  相似文献   
97.
我科自1994年10月开展VATS以来,共为28例肺癌患者施行了胸腔镜手术,取得了预期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8.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头面外伤不断增多。鼻骨骨折是头面外伤的常见病,既往诊断鼻骨骨折采用拍摄鼻骨侧位X线平片和通过临床医生检查得以确诊。但是因为鼻部存在骨性重叠以及鼻骨固有的解剖学特点使得鼻骨侧位平片影像模糊,从而影响诊断,鼻部软组织水肿、磨损、挫伤、裂伤、疼痛和意识状态的表现常常会干扰临床检查的准确性。常规CT扫描横断面层面厚,部分容积效应明显,重建图像伪影大,因而常造成漏诊和误诊,特别是细微的骨折,诊断很是棘手。  相似文献   
99.
胆道镜下试用电凝治疗胆管乳头状瘤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0岁,江苏吴江市农民。因三次胆道术后30年,黄疸7个月伴发热1周,于2004年6月2日入院。30年前因胆囊结石在当地医院行胆囊切除术。3年前因胆总管结石伴黄疸再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7个月前再次出现黄疸伴发热,在当地医院再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术中见胆总管内无明显结石.肝内外胆管可见胶冻样黏稠液体,抽取做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型细胞。  相似文献   
100.
参麦注射液预防乳腺癌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均为乳腺根治术后,女性,有明确的病理诊断。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62岁,平均48.3岁,两组患者年龄、全身情况、病程、病理类型及分期均衡,KPS>60’,具有可比性,且均无严重心、肝、肾器质性疾病。2 治疗方法 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化疗第1d起加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5%葡萄糖300ml,每天1次,静脉滴注,共2W;对照组每天静脉滴注Vc5.0g,肌苷300mg加5%葡萄糖300ml,共2W。如化疗中白细胞下降至2.5×10~9/L以下,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每天100ug,至白细胞上升达5.0×10~9/L以上减量停药。 血常规,化疗前化验1次,化疗开始后每周化验2次,若白细胞下降则每天化验1次,化疗后每周化验1次;肝、肾功能、心电化疗前后各检查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