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8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腹腔镜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下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及^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26例肝癌患置,左肝叶肿藉12翻,右肝叶肿瘤11例,左右肝叶均有肿瘤3例。总病灶为34个,肿瘤直径2.8—13.0cm。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肿瘤切除、^125Ⅰ粒子植入和射频消融。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行^125Ⅰ粒子植入、射频消融或腹腔镜肿瘤切除,无中转开腹,术中超声发现新病灶2个。8个病灶位于右后内叶仅行超声刀汽化及射频消融、^125Ⅰ粒子植入,28个边缘病灶行射频消融、腹腔镜肿瘤切除和^125Ⅰ粒子植入。随访12~25个月(平均22.3月),1年生存率为92.3%(24/26),治疗的36个病灶中有3个在切除部位复发。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125Ⅰ粒子植入和射频消融、腹腔镜切除肝癌安全,微创,疗效确切,存活率高,复发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2.
原发性肝癌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的微创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氩氦刀冷冻治疗是近年才兴起的一种治疗方法[1,2],但对转移淋巴结行氩氦刀冷冻治疗尚未见报道.我们对2例有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的肝癌行术中氩氦刀冷冻治疗,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疗效。方法头高左侧高位,常规四孔法。超声刀分离脾结肠韧带、脾胃韧带、脾肾韧带及脾膈韧带,其内血管用钛夹或Hem-o-lok结扎夹夹闭。内镜血管切割闭合器(Endo-Cutter)闭合切断脾蒂;或沿脾脏逐-分离、结扎、剪断脾动、静脉的分支,或分离出脾下极动脉和脾动静脉主干,7号丝线分别结扎,血管夹夹闭,逐-结扎、剪断其分支。脾脏放入标本袋,经扩大的trocar切口提出标本袋边,脾脏于标本袋内搅碎后取出。结果2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手术。26例完成LS,手术时间75~230min,平均121min;术中出血量20~350ml,平均89ml。5例发现副脾并切除。术后1~2d恢复饮食并下地活动。术后住院4~11d,平均5.3d。2例切口感染,1例切口皮下血肿,1例皮下气肿。26例LS随访2.5~62个月,平均20、5月,18例(69.2%)有效,4例(15.4%)部分有效,4例(15.4%)无效。结论LS治疗ITP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外科联合介入治疗臀部外伤后动脉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例臀部外伤后动脉大出血患者行伤口探查、纱布填塞暂时止血,同时联合应用选择性动脉造影和介入性动脉栓塞止血的方法进行救治.结果:7例患者经上述方法治疗后动脉出血停止,伤口顺利愈合,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 结论:外科联合介入治疗臀部外伤性动脉大出血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是治疗臀部外伤后动脉大出血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放疗与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直肠癌患者男536例,女226例,年龄21.73(平均48)岁;病理分型:高分化腺癌320例(42.0%),中分化腺癌195例(25.6%),黏液腺癌84例(11.0%),乳头状腺癌40例(5.2%),低分化腺癌50例(6.6%),未分化癌34例(4.5%),腺鳞癌18例(2.4%),印戒细胞癌21例(2.7%).分期:Duckes A期115例,B期399例,C期210例,D期38例.762例行手术(n=589)或手术加术前放疗(n=173)治疗.随访(58-143 mo),了解术前放疗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在762例中,术后局部复发142例(18.6%).其中术前放疗者173例中,术后局部复发19例(11.0%),术前未进行放疗的589例中,局部复发123例(20.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未进行放疗的5 a生存率48.1%,手术前施行放疗的5 a生存率58.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前放疗可以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5 a生存率.  相似文献   
26.
干细胞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相似文献   
27.
肠梗阻病因分析--附7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机械性肠梗阻的现代病因谱。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77 ~1997 年收治并确诊的肠梗阻病例。结果 20 年间我院共收治768 例肠梗阻,病因明确652 例(84 .9% ) ,原因不明116 例(15-1% ) 。机械性肠梗阻622 例(95-4 %) ,麻痹性肠梗阻30 例(4.6 % )。机械性肠梗阻中,位居前五位的是粘连性246 例(39-5% ) ,肿瘤性195 例(31-4% ) ,其中结、直肠癌133 例(21-4 %) ,嵌顿性腹股沟疝24 例(3-9% ) ,肠结石21 例(3-4% ),肠扭转16 例(2-6% ),肠套叠16 例(2-6% ) ,肠或腹腔结核16 例(2-6% ) 。结论 近20 年广东地区肠梗阻病因排位与西方国家接近,但明显不同于我国60~70 年代,肠粘连和恶性肿瘤已是机械性肠梗阻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是嵌顿性腹股沟疝,肠结石,肠扭转,肠套叠等。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治过程中输血与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治过程中输血、输血时机、输血量与感染的关系。结果输血加重了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免疫抑制,增加感染的发生。输血量的增加,感染机会增加;红细胞比容>32%的休克患者输血的感染率>红细胞比容<32%的休克患者。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在补充晶体、胶体等措施可以纠正休克的情况下,尽量不输血或少输血,以防止或减少机体的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影响休克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29.
30.
本文报道了27例进展期胃肠癌术中根治或姑息性切除病灶后,施行丝裂霉素(MMC)腹腔或盆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在术中切除病灶后,以MMC~5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经NK-1单机电脑型热灌注化疗仪加热后循环灌入腹腔,使腹腔内温度维持在41℃~43℃,持续60分钟,并分别于灌注后10、20、30、40、50、60分钟分别取腹腔液、门静脉血、外周静脉血,以高效液相法测定MMC浓度。 结果:CHPP和PHC全过程顺利,血压、中心静脉压、二氧化碳分压稍上升,肺顺应性和血PH值稍有下降,无明显呼吸、循环障碍。术后无明显化疗症状,白细胞有暂时下降,3~7天恢复正常。无肠瘘、化学性腹膜炎、肠梗阻、腹腔感染出现。二例患者因其它病再次开腹,未发现复发和转移。药代动力学显示CHPP、PHC时,腹腔液MMC浓度最高,峰值浓度为门静脉和外周静脉血的1.6和4.4倍,平均分别为1.7和4.3倍。门静脉血MMC浓度次之,峰值浓度和平均浓度为外周静脉的2.7和2.6倍。外周血浓度最低,三者间保持持久恒定的浓度差。结果表明:CHPP、PHC在腹腔或盆腔提供高浓度MMC,通过热疗与化疗协同作用,直接杀灭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和残存微小癌灶,化疗毒副作用小。无手术并发症出现。防止术后复发和肝转移,是防止进展期胃肠癌术后复发肝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