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20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并分析天鹅记忆接骨器(SMC)治疗上肢多段骨折的疗效. 方法 1990-2004年,31例上肢多段骨折患者接受了SMC治疗.术中对开放性损伤行严格清创,骨折复位后冰水中展开SMC的环抱支与加压支,依SMC加压钩所在皮质骨处钻孔并插入加压钩,复温SMC,完成环抱与加压三维记忆固定.术后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引流时间12~24 h,制动采用三角巾悬吊或塑托保护,并在创伤反应(10 d左右)消退后开始主动、渐进功能训练.随访5.5个月~6年,平均2.25年. 结果术后平均2.6个月,骨折处为板样骨替代,2例患者出现延迟愈合,全部患者无感染、无取出本器后再骨折和因本器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优良率99%. 结论具有多点位环抱持骨、纵向加压、三维记忆立体固定特点的SMC,是治疗上肢多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2.
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lon骨折是指波及负重关节面和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常由高能量损伤所致,约占下肢骨折1%.该病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远期关节的病废率较高,是创伤骨科中的难题之一[1].本院1990年7月至2003年8月,共用4种方法治疗Pilon骨折138例.现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83.
康庆林  张春才  许硕贵  高堂成  任可 《医学争鸣》2003,24(18):1713-1716
目的 :对天鹅记忆接骨器 (swan likememoryconnec tor,SMC)和加压接骨板 (dgnanciccompressiveplate,DCP)以及带锁髓内针 (lockedintramedullaynail,LIN)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进行前瞻性临床对比研究 .方法 :随机选择 1995 0 1/2 0 0 1 12入院的新鲜股骨干骨折 32 1例 ,分别采用SMC与DCP ,LIN进行内固定治疗 ,术后常规抗炎治疗 1wk ,不用外固定 ,定期拍片并随访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SMC组的手术时间 (h)明显短于DCP组与LIN组 (1.8± 0 .7vs 2 .5±0 .5& 2 .8± 0 .8,P <0 .0 5 ) ,而住院费用 ($)也显著少于DCP组和LIN组 (6 2 6 5± 76 0vs 80 34± 986& 976 7± 82 9,P<0 .0 5 ) ,3组在伤口感染和合并桡神经损伤方面无差异 .SMC组骨愈合时间 (wk)显著短于DCP组和LIN组 (12 .5±4 .6vs 17.1± 4 .9& 16 .8± 6 .1,P <0 .0 5 ) ,而术后功能优良率高于DCP组和LIN组 .在天鹅接骨器固定下 ,骨折愈合直接由板层骨直接替代连接 ,固定段无应力遮挡和骨质疏松 .结论 :SMC的几何构形和力学特性有利于骨折愈合 .在本器固定下 ,可能存在一种新的尚未被认知的骨折愈合方式  相似文献   
84.
持续加压应力对兔骨折局部IGF-Ⅰ和骨钙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天鹅记忆接骨器(SMC)固定下持续加压应力对骨折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骨钙素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两侧肱骨行中段断骨处理,建立肱骨骨折模型,随机选择一侧肱骨用SMC固定,对侧用4孔加压钢板(DCP)固定,分别于术后第2、3、4、6、8和12周各处死5只兔取材,标本按内固定物分为SMC组和DCP组(n=5).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骨折局部IGF-Ⅰ和骨钙素的含量.结果:SMC组和DCP组IGF-Ⅰ和骨钙素的含量随时间延长均呈增高趋势.术后3、4和6周,SMC组IGF-Ⅰ含量分别为(2.98±0.32)、(3.36±0.18)和(3.47±0.17) ng/mg,DCP组IGF-Ⅰ含量分别为(2.54±0.21)、(2.78±0.43)和(3.06±0.62) ng/mg,SMC组明显高于DCP组(P<0.05);术后4、6和8周,SMC组骨钙素含量分别为(387±23)、(395±31)和(416±37) ng/mg,DCP组骨钙素含量分别为(323±16)、(356±51)和(378±26) ng/mg,SMC组明显高于DCP组(P<0.05).结论:SMC固定后所产生的持续稳定的记忆加压应力有利于促进兔骨折端IGF-Ⅰ和骨钙素的分泌.  相似文献   
85.
骨皮质剥脱术治疗四肢长骨干骨不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皮质剥脱术对四肢长骨干骨不连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骨皮质剥脱术治疗53例(58根长骨)骨不连,其中7例患者伴有肢体畸形,38例患者同时接受骨移植手术;观察骨愈合时间、畸形矫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均1次手术成功,骨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均经X线或CT证实。7例患者肢体畸形得以矫正,骨不连部位的皮肤无坏死。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骨皮质剥脱术是治疗骨不连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不同参数低频电磁场刺激对人胚肌腱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低频电磁场促进人胚肌腱细胞增殖的最佳物理参数。方法:应用正交设计方案,比较不同参数(频率、波形、场强)组合的电磁场刺激对人胚肌腱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对电磁场波形进行Fourier变换,分析其频谱组成与效应的关系。结果:这些电磁场均促进肌腱细胞增殖(P<0.01),其中1.7Hz、5~6×10-4T正弦波电磁场效果最佳(P<0.05),肌腱细胞可能对低频成分更敏感。结论:为临床应用电磁场促进肌腱愈合提供了选择物理参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7.
四肢主干动脉闭合损伤延误诊断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肢主干动脉闭合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其临床表现有时并不典型,容易导致延误诊断,现对2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8.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激素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成脂与成骨分化失衡及股骨头微循环受损等。近年来,微RNA(miRNA)逐渐成为非编码RNA领域的研究热点,部分miRNA已被证实与SONFH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该文拟从SONFH患者或动物模型的miRNA表达失调、miRNA对SONFH进展的调控作用及miRNA对SONFH的潜在诊疗价值等方面作一综述,为SONFH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9.
中药薰洗促进断指再植术后功能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指再植后如何恢复更好的功能,现已引起广大手显微外科工作者的重视。1994年以来,我们应用中药薰洗促进断指再植后功能康复,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0.
生物学内固定(BO)概念、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产生背景   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由AO学派推崇的内固定技术,一直是骨折治疗领域中的经典法则[1].AO在建立之初,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提出了骨折治疗的四项原则[2]:①解剖复位;②坚强固定;③无创操作;④早期无痛活动.其核心目的是通过骨折端的加压固定和解剖结构的重建,消除骨折局部的微动,使骨折达到无骨痂性的一期愈合.如果骨断端出现骨痂,通常认为是固定不稳的征兆,应该尽量避免.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坚强固定可以使关节肌肉尽早进行充分、主动、无痛的活动,而不需借助任何外固定,防止“骨折病“的发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