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1.
目的:探讨单侧人工牵引下张氏加压推拿治疗顽固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顽固性腰突症患者30例,予以单侧人工牵引下张氏加压推拿治疗,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30例患者治愈4例,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单侧人工牵引下张氏加压推拿治疗顽固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12.
目的 探讨早产儿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与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9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儿科收治的110例早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早产儿EOS情况分为观察组(EOS≥0.7×109/L,62例)与对照组(EOS<0.7×109/L,48例)。采用LASSO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早产儿EOS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早产儿出生后6周内不同时间点EOS对感染性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3.414、2.104);而血小板增多、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以及孕母的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妊娠期糖尿病、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415、10.986、3.945、4.888、6.373、5.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增...  相似文献   
213.
目的了解三种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材料的抗弯能力,及其对股骨粗隆至股骨头内骨小梁的损伤程度。方法使用型号为MTS810试验机对三种内固定物进行抗弯试验,用量筒测量三种内固定物近端体积。在近端臂体积的测量中,分为近端全长及近端50mm的体积测量。结果在抗弯试验中麦氏鹅头钉平均承受压力为44.61kg,130°角钢板平均承受压力为81.53kg,加压滑动鹅头钉(又称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平均承受压力为277.43kg。在近端臂的两部分体积测量中,麦氏鹅头钉与130°角钢板体积较小。结论麦氏鹅头钉的抗弯力最小,承重能力最小。患肢不能早期负重功能锻炼,DHS抗弯力最大,承重能力最大。患肢可早期负重功能锻炼。130°角钢板介于二者之间。而麦氏鹅头钉及130°角钢板近端体积小,表明对粗隆至股骨头间骨小梁损伤小。而DHS损伤大。  相似文献   
214.
目的寻找可以协助诊断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的EB病毒DNA(EBV-DNA)载量及其持续时间的最佳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haplo-HSCT后合并EBV感染患者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ROC曲线计算约登指数寻找对PTLD有诊断意义的EBV-DNA载量及其持续时间的临界值。结果共纳入94例患者,其中20例(21.3%)发生PTLD,诊断PTLD时中位EBV-DNA载量为70400(1710~1370000)拷贝/ml,EBV血症中位持续时间为23.5(4~490)d。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LD组与非PTLD组两组间EBV-DNA最高载量及EBV血症持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01)。构建ROC曲线计算约登指数,EBV-DNA载量≥41850拷贝/ml对PTLD有诊断意义[曲线下面积(AUC)=0.847],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11、0.932;EBV血症持续时间≥20.5 d对PTLD有诊断意义(AUC=0.83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78、0.795。结论动态监测haplo-HSCT后PTLD高危患者的EBV载量及关注其持续时间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助于预测PTLD的发生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15.
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使得高血压病老年人群数量不断增多,这一人群身体状况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目前研究表明身体功能状态良好的老年人群,他们在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干预手段与干预目标、临床获益等方面与其他成年人群基本一致,强化降压治疗也带来明显的获益。但是对于身体机能衰弱甚至失能的老年高血压人群,由于目前还缺乏临床研究证据,他们治疗获益及降压靶目标值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争议和不确定性。中国老年高血压人群伴有衰弱失能情况的绝对数量很大,需要对这一人群高血压管理的最新观点进行介绍。文章介绍衰弱老年高血压患者目前治疗上的一些观点,供心血管内科、老年医学科及全科医学科的医生进一步了解,以便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结合具体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16.
背景:将种子细胞接种于三维支架材料上然后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三维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体外组织工程培养手段,但是生物工程血管构建过程中的细胞增殖变化及代谢模式尚不清楚。目的:探究利用体外生物反应器进行生物血管组织构建过程中细胞耗氧等代谢变化及其原因。方法:以自主搭建的血管生物反应器系统为平台,牛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为种子细胞,常规CO2培养箱提供培养过程的外部气体环境。将种子细胞接种于管状多孔隙的聚乙醇酸支架材料上进行三维培养,全过程包括1周的静置期和7周脉动张应力刺激加载期。搭建一套非侵入式监测体系,采用光学溶解氧贴片法监测反应器中培养液溶解氧变化,并通过定期取样测定葡萄糖消耗量及乳酸生成量。采用CCK-8检测平滑肌细胞在聚乙醇酸三维支架材料上增殖情况,通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氧化态与还原态比值(NAD+/NADH)了解培养早期阶段细胞增殖与代谢状况,采用RT-q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增殖相关基因(Ki67)及糖酵解相关基因(GLUT-1、LDH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从细胞加注到静置期结束(第1周)培养液的溶解氧水平为(4.314±0.38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