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49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BRCA1和p120ctn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RCA1蛋白及p120ct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腺病和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与各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在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中,BRCA1蛋白及p120ctn阳性率分别为60.0%(36/60)和35.0%(21/60),分别低于各自在乳腺腺病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P<0.05);BRCA1蛋白表达状态与患者高发病年龄、临床病理分期、伴有腋淋巴结转移以及组织学分级有关(均P<0.05),而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p120ctn表达状态与临床病理分期、伴有腋淋巴结转移以及组织学分级有关(均P<0.05),而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均P>0.05);BRCA1蛋白与p120ct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14,P<0.05)。结论:BRCA1与p120ctn的联合检测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患者男,41岁。于1996年1月20日食油腻食物后感到右上腹部不适,伴发作性绞痛及放射至右肩背部疼痛,时有低热及恶心于1996年1月30日入院。近日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精神差,睡眠不佳,陶土色大便。体检:营养中等,神志清,表情痛苦,巩膜黄染,腹部平坦...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和P53蛋白联合表达与老年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0例老年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结果:90例老年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59/90)和57.8%(52/90)。survivin和P53表达与老年大肠癌Dukes分期、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P53表达与老年大肠癌组织类型相关(P〈0.05)。结论:survivin和P53表达与老年大肠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老年大肠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4.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肝细胞癌(HCC)组织进行CD44v6及p16基因检测,并结合临床随访资料分析、探讨其表达与H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及两种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目前,局部复发和肝转移仍是胰腺癌术后死亡的常见原因。组织病理学研究已证实。胰腺导管癌不仅沿区域淋巴结转移,而且向胰周结缔组扩散,即使在肿瘤相当小、局限于胰腺实质内时也发生该现象。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动脉周围的神经丛是癌肿最常侵犯的部位。为此,日本大阪成人疾病治疗中心从1981年开始采用扩大的胰腺切除(D2术式)代替传统的胰腺切除(D1术式)施行大范围的淋巴和结缔组清除,并对大血管施行骨骼化手术。当癌肿侵犯门静脉(PV)和/或肠系膜上静脉(SMV)时,则予同时切除。并且于1987年开始,在D2手术的基础上通过肝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生存素(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PTC、20例甲状腺瘤(TA)、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NG)和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NT)中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结果 在PTC中,survivin和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6%(32/46)和65.2%(30/46)。PTC中survivin和p5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TA、NG和NT(P〈0.05)。Survivin和p53表达与PTC的侵袭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Sur.vivin和p53阳性表达与PT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PTC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7.
近年来,我院对结石性胆囊炎伴肝硬化患者37例施行1.适应证的选择与术前准备:以Child分级为依据,A级:术前不须特殊处理,LC安全、可行。B级:慎重,全面地术前准备。①低盐饮食、利尿;②纠正贫血;③营养支持;④补充维生素K;⑤护肝;⑥清洁肠道;⑦抗生素。C级:对C级患者一般不宜行LC。2.术中出血的预防和处理:肝硬化患者肝门区和胆囊壁静脉扩张,侧支循环丰富,加上手术打击,可加重肝功能及凝血机制的损害[1]。所以,对结石性胆囊炎伴肝硬化患者施行手术较易出血,有效防止LC术后出血十分重要。对照组止血方法需要机体凝血因子参与,合并凝血机制…  相似文献   
58.
基层士兵隐匿性腹股沟斜疝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总结士兵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纠误挽治体会,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基层医疗单位误诊为慢性阑尾炎、精索静脉曲张、精索炎、附睾炎、前列腺炎及腹股沟淋巴结炎等疾病的35例不明原因腹股沟区疼痛患者,通过B超检查及疝囊造影明确诊断后,行疝修补手术治疗.结果:35例均为隐匿性腹股沟斜疝,其中右侧19例,左侧14例,双侧2例.确诊后33例即行手术治疗证实,无阴性探查者,无一例假阳性;另2例分别于诊断后3个月和6个月出现腹股沟区包块方行手术.术后随访1~2年,患者恢复良好,无复发.结论:对不明原因腹股沟区疼痛的士兵,对症治疗无好转时,应及时行B超检查筛选是否为隐匿性腹股沟斜疝.高度怀疑但B超未能明确诊断者.可通过疝囊造影进一步检查,确诊后宜采取疝修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9.
老年人胆囊炎244例腹腔镜切除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9~2004年,我院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398例,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44例,占17.4%。  相似文献   
60.
作者1989年4月至1995年6月连续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0例,对胰空肠吻合技术作了改进,方法如下:胰十二指肠切除之后,先用订合器关闭空肠近端,将之经结肠前上提至肝总管断端,用3—0丝线将肝总管与空肠作一层间断端侧吻合,不放T型管。然后根据残胰胰管的大小,选择一个适宜型号的小儿用鼻胃管插入胰管内作为支撑管,并用3—0铬肠线与胰管缝合固定。在距肝总管空肠吻合口10~15cm的远侧空肠两则壁各戳孔穿引支撑管至腹壁外。将胰腺断面后缘的部分胰腺实质及被膜与空肠后壁浆肌层用3—0丝线缝合打结,继之空肠后壁浆肌层用3—0丝线缝合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