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对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肌酐比值(UP/Ucr)、尿NAG酶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慢性肾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黄葵胶囊,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8周,比较用药前后患者的症状、UP/Ucr、尿NAG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用药前后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总有效率82.5%,两组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降低了UP/Ucr、尿NAG酶,改善了患者的肾功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葵胶囊对慢性肾炎蛋白尿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虫草益肾颗粒对高糖培养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的氧化应激及p47phox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DK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HMCs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高糖组、福辛普利组和虫草益肾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动物含药血清处理后,收集48 h和72 h细胞上清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  相似文献   
93.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病经发展均可伴有不同程度肾功损害,而进行性肾功能恶化取决于肾间质纤维化的病变程度。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目前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许多单味中药及复方制剂均有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而中药因其成分及配伍的多样性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领域中突显了中医特色及优势。有望为防治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虫草肾茶胶囊对培养在高糖条件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TGF-β1mRNA)和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mRNA(PAI-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痛肾病(DN)防治中的意义.方法:制备虫草肾茶胶囊及福辛普利药物血清,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各组HMCTGF-β1以及PAI-1mRNA表达,并以福辛普利为对照.结果:虫草肾茶胶囊高、中剂量组及福辛普利组TGF-β1mRNA和PAI-1mRNA表达均低于高糖组,且以虫草肾茶胶囊高剂量组表达最低(P<0.05).结论:高糖可促进HMCTGF-β1mRNA和PAI-1mRNA表达,虫草肾茶胶囊可下调高糖刺激下HMCTGF-β1mRNA及PAI-1mRNA的表达,从而预防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发展,进而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95.
宋立群  韩淑娟 《河南中医》2012,32(4):528-529
中西医结合膜性肾病研究在病因认识、临床治疗方面均取得了相当进展.西医治疗方面,在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减少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中药单复方治疗尿蛋白,改善临床症状,保护肾脏的机制是多方面的,但具体机制尚缺乏大范围临床验证.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减轻了西药的不良反应,而且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显示出很好的前景.但中西医治疗现今仍停留在临床观察,对中草药及其复方与西药联合临床治疗的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开展的不够,且存在疗效判断欠科学,实验设计缺乏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且重复性低,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信性.今后应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来进行中西医对膜性肾病的临床实验研究,遵循严谨科学的实验设计.更客观深入地了解中西医治疗膜性肾病的深层机制.  相似文献   
96.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并且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根据有关肾活检的报告统计,SLE患者的肾脏受累率几乎为100%。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LN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已使得狼疮肾患者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减少、提高了10年肾脏生存率,但其长期应用这些药物副作用亦很明显。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肾炎有较好效果优势,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7.
头风宁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运用头风宁治疗血管性头痛(风邪阻络型)60例,治愈25例,显产21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该药对头痛的发作频率、疼痛强度、疼痛持续时间等主要症状的控制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TCD1、脑电图的改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8.
对 44例腮腺肿瘤区域切除术进行回顾分析 ,评价面外形改变 ,腮腺的分泌功能 ,面神经损伤情况 ,涎瘘的形成 ,术后病理切缘的肿瘤浸润情况。结果表明 :经过 2~ 7年的门诊复诊及随访发现 ,面外形无凹陷畸形 ,面神经无损伤 ,无涎瘘形成。保留的残余腺体有涎液分泌 ,肿瘤无复发。认为保留腮腺导管的良性肿瘤区域切除术是一种可行性术式 ,符合功能外科原则 ,手术方法简单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9.
乳糜尿是指从肠道吸收的乳糜液、脂肪皂化后的液体不能按照正常淋巴管道引流至血液,而是逆流到泌尿淋巴管中,以致该淋巴管内高压、曲张、破裂,乳糜液溢入尿中,使尿液呈乳白色.本病在临床发病率相对较低,早期诊断相对较难,尤其是基层单位,当诊疗条件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能及时正确地诊断显得尤为关键.现通过1例乳糜尿患者的延迟诊断过程,浅谈乳糜尿的诊断思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当归六黄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自汗盗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当归六黄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每日1剂,分2次,早晚饭后温服,7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68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8.5%。结论:当归六黄汤合玉屏风散加减能有效治疗自汗盗汗证,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