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医药卫生   6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2004年9月-2007年3月于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肿瘤科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21例,采用依立替康(CPT-11)联合5-FU、DDP化疗,其中A组11例,CPT-11100 mg,DDP 60 mg,5-FU1000 mg,1次/d,经肝动脉灌注,B组10例,CPT-11100 mg,第1、8、15天,DDP75 mg/m^2,静脉滴注,5-FU300 mg/d,1次/d,连续7 d,持续静脉灌注,全部21-28 d为1周期。评价指标: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AFP下降情况、mTTP、毒性反应。[结果]A组疗效均为稳定,临床获益率100%,AFP下降者占50%,mTTP为5个月,B组1例部分缓解(10%),5例稳定(50%),临床获益率60%,AFP下降者20%,mTTP为5个月。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毒性、肝功能毒性、迟发性腹泻。[结论]CPT-11联合化疗对于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疗效,与常规治疗相比,疗效相当,但在临床获益率和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方面显示一定的优势,毒性反应较轻微。其中,肝动脉灌注给药较静脉给药临床获益率较高,毒性反应较低,中位肿瘤进展时间相当,初步认为肝动脉灌注化疗优于静脉全身化疗。但对于无肝动脉灌注治疗指征或已出现血行转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静脉化疗,亦可获得一定的有效率,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延长,患者可明显获益。  相似文献   
32.
LRP16基因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表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人LRP16蛋白多克隆抗体并利用该抗体检测LRP16蛋白表达及亚细胞定位。方法:利用已构建的pRSET-C载体和LRP16基因组成的连接产物转化BL-21缺陷型大肠杆菌。诱导该基因原核表达,快速蛋白免疫法获取相应的多克隆抗体,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LRP16基因产物在人多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成功获得高效的LRP16抗体,利用该抗体初步证实LRP16基因编码产物的在不同雌激素受体水平的组织分布特点。结论:制备的LRP16抗体及其全长基因可用于LRP16基因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学研究,初步发现LRP16基因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3.
经阴道手术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经阴道手术是一种古老的治疗子宫疾病的手术方式,最早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见于公元前2世纪。16~18世纪,欧洲的医生开始经阴道切除子宫。由于当时患者多因子宫脱垂或子宫内翻而进行手术,故手术较容易。19世纪欧洲逐渐开展经阴道手术治疗妇科良恶性疾病。进入20世纪,经腹子宫切除术逐渐流行,逐渐取代了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地位。近10年间,随着微创观念的普及和深入,经阴道手术的微创价值再次受到肯定。同时,伴随着经阴道手术观念的更新,其手术适应证较传统经阴道手术明显拓宽,经阴道手术正逐渐成为妇科微创手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阴道…  相似文献   
34.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常见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既往报道其发生率约居女性生殖恶性肿瘤的第3位。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妇女人均寿命的延长,雌激素替代疗法(HRT)的普遍开展等因素,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应用不断增多,对于其临床效果、使用方法及适用、禁忌证等临床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就孕激素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激素治疗中的地位及作用和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5.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腺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具有恶变可能和出血倾向.因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常规CT检查因缺乏特异性而易漏诊、误诊,确诊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学诊断。近年来,螺旋CT及高压注射器的发展应用使肝细胞腺瘤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文通过总结10例肝细胞腺瘤的影像学表现.对照病理所见.分析、  相似文献   
36.
本文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检测非孕妇女和健康孕妇的颈动脉弹性,旨在探讨妊娠期妇女颈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评价ET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gamma,PPARγ)配体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只)和罗格列酮组(20只).所有动物使用饮水中加人质量比0.3‰硫代乙酰胺的方法 制作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喂饲普通颗粒饲料.罗格列酮组喂饲含200 ppm罗格列酮的颗粒饲料.喂饲6个月后,用RT-PCR方法 检测肝纤维化大鼠肝脏PPARγ、TGF-β 1 及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用Westernblot法检测PPARγ、TGF-β 1 、Ⅰ型胶原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用Van Gieson(VG)染色的方法 检测肝组织切片的胶原表达情况.结果 罗格列酮组与对照组相比,PPARγmRNA表达显著增强(t=6.93,P<0.01),TGF-β 1 mRNA(t=3.89,P<0.01)和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显著降低(t=5.67,P<0.01).PPARγ、TGF-β 1 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所得结果 与RT-PCR结果 相一致.罗格列酮组与对照组相比,α-SMA表达显著降低(t=3.12,P<0.01).罗格列酮组肝组织切片的胶原染色低于对照组(t=3.47,P<0.01).结论 PPARγ配体能够抑制大鼠纤维化肝脏的胶原产生,在体内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与Rutkow术治疗成人原发腹股沟疝比较,探讨Modify Kugel术的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荣成市中医院2003年2月以来开展的38例(41侧)Rutkow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腹壁疝微创治疗中心2005年6月至2006年8月以来开展的Modify Kugel无张力疝修补术36例(40侧)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按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等,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比较,Modify Kugel术术后止痛剂应用次数、平均恢复自主活动时间、切口疼痛及异物感例数均明显减少,P〈0.01,有显著差异;平均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发热例数、平均住院时间均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Rutkow术比较,ModifyKugel术更符合工程力学原理,适应症更广,免缝合,减少了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具有微创手术的特点,与腹腔镜手术具有相似的效果。Modify Kugel术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无张力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39.
宋磊 《大家健康》2008,(3):24-24
与成人一样,婴幼儿的胸腔和腹腔之间也有一层很薄的肌肉,称为“膈肌”。这块肌肉起到分隔和保护胸、腹腔器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应用外固定架结合皮瓣技术治疗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骨折。方法应用单臂或环型外固定架固定胫骨骨折,根据小腿皮肤软组织损伤情况选用背阔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肠肌皮瓣、足背岛状皮瓣等8种不同皮瓣修复。结果临床应用30例,其中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骨折急诊治疗16例、骨或钢板外露12例、骨不愈合及软组织瘢痕2例。经2年以上随访全部骨折均愈合,无感染发生。2例皮瓣出现小面积组织坏死,经换药后治愈,其余皮瓣成活良好。结论应用外固定架结合皮瓣技术是治疗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