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63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MRI VIBE序列动态增强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探讨MRI快速梯度回波的三维容积式插入法屏气检查(three-dimensional volumetric interpolated breath—hold examination,3D-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1例CT及US检查未明确诊断的肝脏局灶性病变病例相继进行常规自旋回波(spin—echo,SE)T2W、2DGRET1W平扫和3D-VIBE序列的钆剂增强多期(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扫描,分别观察各种病灶在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各时相的信噪比(SNR)、对噪比(CNR)、信号强度和强化规律,并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等对照。结果 各种类型的肝脏局灶性病变的SNR和CNR,信号强度及强化特点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 MRI3D-VIBE序列动态增强对肝脏各种局灶性病变具有重要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对比分析菲立磁增强扫描与螺旋CT增强扫描对局灶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本院完成螺旋CT增强扫描及菲立磁增强MRI扫描且临床、手术病理证实局灶性肝病 2 6例 5 7个病灶 ,采用分组盲法ROC曲线分析对比评价菲立磁增强MRI与螺旋CT增强扫描对局灶性肝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联合分析平扫 +菲立磁增强MRI对病灶检出最好 ,与其它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病灶定性 ,平扫 +菲立磁增强MRI组ROC曲线下面积Az 值最大为 0 92 6 0 ,准确性为 86 .8%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螺旋CT增强扫描、MRI平扫及单独分析菲立磁MRI等三种方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菲立磁增强MRI肝成像无论病灶的检出及定性诊断价值均高于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分析平扫+菲立磁MRI较单独分析SPIO能明显改善病灶的检出能力及定性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73.
目的总结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方法通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SWI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并展望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肝脏的许多疾病如肝硬变、含铁血黄素沉着和肝脏恶性肿瘤,均会引起肝细胞和枯否细胞内铁代谢的异常,由于SWI对静脉、畸形血管、血液成分(包括出血后各种产物)、铁沉积、钙化等的显示非常敏感,其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也在不断被挖掘。结论 SWI有望为肝脏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新的手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4.
腹部低剂量CT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迭代重建算法、非对称性屏蔽采集、X-Care等7种CT低剂量技术及在腹部扫描中的临床应用。在保证CT图像质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是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腹部CT检查一般要进行多期增强扫描,与其他部位相比,病人接受的辐射量将成倍增加,损害人类健康,所以有必要采用低剂量扫描方式。  相似文献   
75.
心钠素(ANP)是新型的利钠、降压激素,近年来颇受重视。为此,我们对60例高血压病患者同步测定血浆ANP及红细胞内钠、钾离子含量,以探讨ANP与高血压发病及细胞内电解质的关系。1.病例选择:60例均系住院患者,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8.9±4.7岁,平均  相似文献   
76.
在外科领域,手术造成组织器官破裂、穿孔、医源性腔隙、淋巴管瘘、创面渗血及渗液或炎症渗出可导致体腔内液体聚积或局部脓肿形成。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AGC)与原发性胃淋巴瘤(PGL)中上腹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有中上腹淋巴结转移的61例AGC和17例PGL患者的中上腹CT表现,对比分析转移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密度及强化方式。结果 AGC中上腹淋巴结转移以肝胃韧带(44/61,72.13%)、贲门周围(28/61,45.90%)、腹腔干周围(27/61,44.26%)、胃结肠韧带(18/61,29.51%)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胰头周围(18/61,29.51%)发生率较高,PGL则以肝胃韧带(15/17,88.24%)、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胰头周围(9/17,52.94%)、胃结肠韧带(8/17,47.06%)、腹腔干周围(8/17,47.06%)和腹主动脉周围下部(8/17,47.06%)发生率较高;PGL腹主动脉周围下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χ2=4.606,P=0.032),转移淋巴结最大短轴径(MSAD)≥2.5cm的比例高于AGC,强化较均匀,坏死少见(P均<0.001)。结论与AGC相比,PGL更易引起腹主动脉周围下部淋巴结肿大,MSAD≥2.5cm的淋巴结比例较高,强化较均匀而坏死较少。  相似文献   
78.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联合传统影像特征对无创性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Ki-67增殖指数(Ki-67 PI)表达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我院2010年9月至2020年9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原发性GIST患者的病例资料。诊断医师采用盲法独立分析增强CT图像,提取传统的影像征象。利用ITK-SNAP软件在增强CT图像上勾画病灶感兴趣区,利用AK软件提取纹理特征,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采用逻辑回归筛选特征参数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再分别建立传统影像特征模型、组学模型及联合两者的组合模型。结果:传统影像特征模型的诊断效能尚可,其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为0.720(95%CI:0.651~0.788)及0.665(95%CI:0.547~0.784)。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良好,其AUC在训练集中具有最优值,为0.802(95%CI:0.744~0.860),其AUC在验证集中为0.730(95%CI:0.623~0.836)。此外,联合影像组学和传统影像特征组成的多参数组合模型在训练集中效能良好,AUC值为0.823(95%CI:0.768~0.878),其在验证集中具有最优的诊断效能,AUC值为0.731(95%CI:0.626~0.836)。结论: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联合传统影像特征建立的组合模型具有无创预测GIST患者Ki-67 PI表达状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9.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5岁,因"反复上腹痛3年、加重1个月"于2019年10月18日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行上腹部CT检查提示胆总管胰腺段结石并急性胰腺炎可能,胰管、胆管梗阻并胰头区多发结石.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9年10月31日入住我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心音可,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材料和方法:以心脏磁共振(CMR I)为“参考标准”,应用RT-3DE评价31例健康志愿者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获得峰值排空率(PER)、峰值充盈率(PFR)等左心室功能指标。结果:30例健康志愿者获得了内膜边界清晰的三维图像和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RT-3DE图像采集及分析时间明显短于CMR I;PER,PFR测值RT-3DE与CMR I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13,0.786)。结论:RT-3DE是一种定量评价左心室容量-时间曲线的可行、准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