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5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对膀胱癌的术前分期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48例,男34例,女14例,均行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将肿瘤CT征象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检查对膀胱癌的总准确率为76.79%。对于膀胱壁内癌灶(≤T2b期)分期的准确率为79.49%,对于膀胱癌侵犯壁外结构的癌灶(≥T3期)分期准确率为70.59%。结论螺旋CT检查对膀胱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膀胱癌术前常规和主要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分析姜黄素对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导的膀胱癌大鼠模型的化学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干预组(40只)和治疗组(40只),对照组等时等量的膀胱灌注生理盐水,其他三组均对大鼠进行膀胱灌注MNU,诱发SD大鼠形成膀胱癌模型(将浓度为1 mg/mL的MNU溶液灌注入膀胱内,MNU灌注时间为第2、4、6和8周,每次2 mg,每2周1次,共4次),模型组在诱发大鼠膀胱癌时膀胱灌注蒸馏水,干预组在膀胱灌注MNU时灌注姜黄素溶液(400 μmol/L),即第1、3、5、7和9周膀胱灌注,第10周安乐死大鼠;治疗组在诱发大鼠膀胱癌模型后膀胱灌注姜黄素溶液(400 μmol/L),即在第10、12、14、16、18周时间内持续膀胱灌注,在第19周时处死大鼠,获得的膀胱组织依次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TUNEL末端标记法测定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在第10周时膀胱癌的发生率为90%(9/10),干预组在第10周时大鼠膀胱癌的发生率为12.5%(5/40),治疗组第10周时膀胱癌的发生率为92.5%(37/40),比较干预组与模型组大鼠膀胱癌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姜黄素对MUN诱发膀胱癌大鼠有明显的化学干预作用;在治疗组膀胱癌形成后给予姜黄素治疗,第19周膀胱癌发生率为78.4%(30/37),与治疗前的第10周比较说明姜黄素对膀胱癌有治疗作用,可以延缓膀胱癌的恶化。TUNEL实验证实姜黄素显著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Western blot结果发现,姜黄素抑制NF-κB的激活,有效下调NF-κB调节的基因产物的表达。结论 姜黄素对MNU诱导的膀胱癌大鼠模型有明显的的化学干预作用,且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并且有效下调NF-κB调节的基因产物,来调节膀胱癌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机制,即抑制增殖,诱导凋亡,进一步发挥抗癌的化学干预作用以及预防膀胱癌的复发。  相似文献   
73.
总结15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应用骁悉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发现MMF与环孢素A和强的松联合应用能有效地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特别是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骨髓抑制和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降低CsA的常规用量同样能够有效地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同时降低了CsA对肝脏,肾脏和骨髓的毒性。  相似文献   
74.
患者女,30岁.肾移植术后2年,高血压、蛋白尿1年,血液透析2个月,于1997年4月28日入院.入院诊断:肾移植术后,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血液透析状态.两年前因反复泌尿系感染伴蛋白尿10年,每年发作4~6 次,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在外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中膀胱情况不详,术后无排尿困难及尿失禁.查体:血压27/15kPa(1kPa=7.5mmHg).慢性病容, 贫血貌.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PTEN,ΔNp63,Ki-67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a,T1)中的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为膀胱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复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和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110例。术后肿瘤组织标本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其中Ta期68例,T1期42例;低度恶性潜能( PUNLMP)20例,低级别(LG)61例,高级别(HG)29例。结果110例标本中PTEN阳性表达90.0%,ΔNp63阳性表达83.6%,Ki-67阳性表达83.6%.相关分析证明PTEN在T1期、高级别肿瘤中的表达较少,与肿瘤分期、分级呈负相关(P<0.05),ΔNp63,Ki-67在T1期、高级别肿瘤中的表达明显,与肿瘤分期、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PTEN,ΔNp63及Ki-67的阳性表达可为明确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以及判断肿瘤术后复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6.
<正>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是排除了梗阻性因素的一类生精功能低下性疾病,这类患者不能产生精子或只产生极少量精子,导致精液中找不到精子。睾丸穿刺取精术(TESA)是诊断和治疗无精子症的重要手段,符合睾丸穿刺指征的NOA患者精子获取率约60%。随着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应用,这部分NOA患者可获取睾丸精子治疗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液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RCC行肾癌根治术患者和10例非肿瘤原因切肾患者术前1d、术后第七天外周血中Survivin含量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10例非肿瘤原因切肾患者术前1d、术后第七天外周血中Survivin的含量分别为(10.90±14.69)pg/ml、(5.00±10.58)pg/ml;30例RCC患者术前1d、术后第七天外周血中Survivin的含量分别为(125.80±49.28)pg/ml、(31.53±23.70)pg/ml。对照组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CC组术前术后相比,术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RCC组相比,术前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细胞癌根治术后,Survivin在外周血中含量随之明显下降,进一步说明了Survivin与RCC的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测定外周血中Survivin含量可作为监测肿瘤发生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将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分析Survivin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肾细胞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为实验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因非恶性肿瘤原因接受肾切除手术的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进行肾癌根治术及肾切除手术,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7天外周血液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7天外周血中survivin的含量分别为(10.90±14.69) pg/ml和(5.00±10.58)pg/ml;实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7天外周血中survivin的含量分别为(125.80±49.28)pg/ml和(31.53±23.70)pg/ml。实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7天外周血中survivin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7天外周血中survivin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6>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前外周血中survivin的含量明显高于术后第7天外周血中survivin的含量,差异显著(P=0.0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肾细胞癌根治术后,患者外周血中Survivin的含量明显下降,说明Survivin的表达与RCC的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肾癌患者外周血液中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判定其病情发展及预后的一个分子标志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外周血与正常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免疫功能的差异以及B7-H1阻断对膀胱癌患者外周血DCs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膀胱癌患者及正常人的外周血,用rhGM-CSF、rhIL-4和rhTNF-α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分离DCs,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然后于膀胱癌DCs组加入B7-H1的阻断型抗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B7-H1阻断后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法检测阻断后DCs分泌IL-10和IL-12的水平。结果:膀胱癌患者外周血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低于正常人外周血DCs,而加入B7-H1阻断型抗体阻断B7-H1后,膀胱癌患者外周血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其分泌IL-10水平明显降低,而分泌IL-12水平明显增加。结论:膀胱癌患者外周血DCs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其机制可能与DCs表面B7-H1的诱导高表达有关,而B7-H1阻断能够增强膀胱癌患者外周血DCs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PADUA评分系统在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中与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并发症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次行NSS的124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PADUA评分,并利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检验等分析PADUA评分与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并发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血肌酐变化率的关系。结果:PADUA评分低、中、高度复杂肿瘤分别为40例、62例、25例,LNSS组手术时间与PADUA评分有关(P=0.012),ONSS组只有高度与低度复杂肿瘤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5)。对于低度复杂肿瘤,LNSS比ONSS手术时间短(P=0.009)。PADUA评分与热缺血时间相关,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第1天血肌酐变化率无关。ONSS组出血量与PADUA评分无关,而LNSS组两者有关(P=0.031)。LNSS组高度比低度复杂肿瘤术后住院时间长。结论:PADUA评分与NSS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等相关因素密切相关,可以预测手术相关结果,指导肾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