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51.
小肠出血病因临床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小肠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9年9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5例小肠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除出血表现外,62.9%(22/35)不伴其他症状,85.7%(30/35)不伴腹部阳性体征。35例均伴有贫血,其中急性大出血4例,慢性显性出血29例,慢性隐性出血2例。入院时血红蛋白中位数67g/L(30~108g/L)。入院时合并失血性休克4例(11.4%)。小肠肿瘤占37.1%(13/35),其次为小肠憩室31.4%(11/35),小肠炎症22.9%(8/35),血管疾病8.6%(3/35)。2例行内镜下止血治疗;33例外科手术治疗(28例行小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5例行腹腔镜下憩室局部切除),其中开腹手术19例,腹腔镜手术14例。术中肠镜7例。结论小肠出血的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小肠肿瘤、小肠憩室、小肠炎症是小肠出血常见原因。术中肠镜检查为最后诊断隐匿性小肠出血的有效方法。外科手术治疗是治疗小肠出血最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我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认知程度、相关指南的了解程度以及临床抗凝预防的现状。方法2019-10-28—2019-12-02采用微信问卷调查方式,从基本信息、VTE防治现状、结直肠围手术期VTE防治、VTE相关知识测试四个方面设计问卷,针对我国29个省、市、直辖市的结直肠外科医师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共收集44份问卷。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338份,90.82%(307/338)被调查者来自三级医院,参与调查者来自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三级医院307名,二级医院31名)。被调查医师中,94.67%(320/338)曾收治VTE病人,99.41%(336/338)认为在临床工作中需要遵循VTE指南和规范,但34.62%(117/338)的医师认为执行难度较大。83.73%(283/338)被调查者对结直肠手术病人进行VTE风险评估,主要的评估工具为Caprini评分。99.11%(335/338)认为规范预防VTE可使病人获益,78.4%(265/338)会常规或经常对结直肠病人进行VTE预防,采取的预防措施依次为:增加自主活动(87.69%,292/333)、抗凝药物(87.09%,290/333)、机械预防(76.28%,254/333)。药物预防主要选择为低分子肝素(96.4%,321/333),主要选择依据为药物安全性(87.99%,293/333),使用抗凝药物的主要顾虑为增加出血事件(74.77%,249/333)。抗凝治疗期间,86.19%(287/333)被调查者选择会对病人进行出血危险评估。95.27%(322/338)选择在出院时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宣教。但针对VTE的防治知识测试中,问答正确率仅为15.09%~73.96%。结论我国三级医院的结直肠外科医师能够普遍重视VTE事件,也能够遵循指南进行VTE的预防,但仍有部分医师在临床上根据个人经验治疗,有相当一部分医师对指南和共识的了解程度不够,有必要开展VTE防治的普及宣传,并开展结直肠外科病人VTE防治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5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对苯二甲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中对苯二甲酸姚宏伟,邱清,吴仲华,张奔,顾立铭,施金敏对苯二甲酸(TerephthalicAcid,TPA)对职业接触人群的危害性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其毒性作用与体内含量有一定关系[1]。目前尚无理想的测定生物材料中TPA的方法,文...  相似文献   
54.
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135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腰扭伤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劳动中 ,很容易发生 ,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 ,如不及时治疗 ,很容易导致反复扭伤 ,甚至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治疗该病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1 35例中 ,男性 86例 ,女性 49例 ,年龄最小 1 8岁 ,最大 69岁 ;病程最短 3h ,最长 4d。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人中、双后溪、双肾俞、委中、阿是穴。2 .2 方法 患者取站立位 ,用 2 9号 ,长 0 5寸毫针对准人中穴 ,针尖向上呈 1 5°夹角刺入 ,直刺双后溪。得气后行提插泻法 ,强刺激 ,反复行针1min ,留针 1 5min。期间行针 3~ …  相似文献   
55.
21世纪以来,循证医学证据已从理论倡导进入临床指导阶段.与结直肠癌综合诊治相关的诸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极大地推动并提高了整体的诊治水平.同时,需要注意直肠癌与结肠癌从解剖学到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差异,诊治理念并非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经腋窝-乳晕途径、颈前肌侧方入路行内镜下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1~6月,行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切除单侧单发直径<6cm(2.2~5.3cm)甲状腺结节21例。全麻下经腋窝-乳晕途径、颈前肌侧方入路,无须横断颈前肌,必要时可以经皮肤向前牵拉颈前肌。建立工作空间的CO2压力6~8mmHg。结果21例均行内镜下单侧甲状腺部分或大部切除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70~120(88.3±19.5)min,术中出血量2~100(11.5±21.8)ml。术后36~48h拔除引流管,术后第2天出院。21例随访3个月,美容效果均满意。结论经腋窝-乳晕途径、颈前肌侧方入路的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其适应证仅限于单侧的<6cm甲状腺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57.
腹腔镜下腹腔巨大良性肿物切除术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腹腔巨大良性肿物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2005年7月~2006年3月,对6例腹腔巨大良性肿物(直径8~25cm)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并手术切除。结果6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5~220min,平均135min,术中出血量20~100ml,平均55ml。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1~3d,平均2d,术后住院2~7d,平均4.3d。未发生肠管损伤、出血、腹腔内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9个月,平均6.5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内巨大良性肿物可以在完全腹腔镜下切除,安全且创伤小。  相似文献   
58.
21世纪以来,医学领域应用循证医学证据已经从理论进入到指导临床实践的范畴.其中,直肠癌作为世界范围的高发疾病,始终受到肿瘤学家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各国诸多研究中心开展的与结直肠癌综合诊治相关的临床RCT研究结果,极大地推动、提高了直肠癌的诊治水平,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应该注意到直肠癌与结肠癌从解剖学到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各有其不同,在诊治理念上也并非完全统一,因此,合并论述可能会造成概念上的混淆.笔者复习直肠癌的诊治历程,结合相关的RCT研究进行分析解读,希望有助于规范我国直肠癌诊治流程.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及护理。结果: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经过相应的治疗和护理,血糖均控制在理想范围,未出现任何后遗症。结论:低血糖早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人员少设施不全的条件下,面对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极低的高血压发病现状,如何有效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是困扰我们基层医务人员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