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背景:目前有限元法应用于骨科相关生物力学分析主要是静态载荷下的研究,评价系统应力峰值及全场应力分布情况。但由于疲劳计算和体内力学环境复杂,很难明确临床相关的生物力学问题。 目的:利用步行周期动态载荷分析组配式半骨盆假体重建髋臼缺损后耻骨板断裂的生物力学基础。 方法:通过骨盆环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骨盆Ⅱ+Ⅲ区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并通过CAD软件绘制的半骨盆假体模型进行重建。重建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Abaqus 6.7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计算重建骨盆在站立位及步行周期下耻骨板的应力分布情况,明确应力集中位置及耻骨板应力峰值。 结果与结论:有限元计算结果收敛,站立位时耻骨板应力峰值为3.5 MPa,应力集中点位于耻骨板近中点处;步行周期下耻骨板的应力峰值为273.0 MPa,应力集中点位于耻骨板与人工髋臼连接处,与临床观察到断裂的部位一致。提示组配式半骨盆假体耻骨板断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步行周期载荷下耻骨板应力集中部位引起的高周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42.
目的:基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比较不同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对于不同用药方案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选择用药方案提供线索。方法:对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625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PRO基线测量,并每3个月测量1次,共重复测量3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2种用药方案(单一用药、联合用药)和3种血压水平(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构成的6种组合的PRO差异。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用药方案、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在3次重复测量后PRO得分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单一用药的1级高血压患者,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精神/信仰健康、特异模块领域的PRO得分均波动下降;单一用药的2级、3级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精神/信仰健康领域得分均波动上升。联合用药的1级、2级、3级高血压患者身体健康领域PRO得分没有差异。联合用药的2级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领域得分呈下降趋势。联合用药的3级高血压患者社会健康得分呈波动上升趋势。联合用药的1级高血压精神/信仰健康得分呈波动下降趋势,2级高血压精神/信仰健康得分呈...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髋臼周围骨盆肿瘤切除、人工半骨盆置换术后早期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研究2003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骨盆肿瘤切除、人工半骨盆置换术的169例病例.为预防髋关节脱位,初次手术中即术中应用防脱位人工全髋关节,尽可能重建恢复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张力.术后由专业护理人员指导功能锻炼.早期脱位定义为术后6个月以内发生的髋关节脱位.脱位患者腰麻下先行小心闭合复位,闭合复位失败者切开复位.定义人工髋臼杯外展角30°~55°为正常,超过此范围者即为异常.应用卡方检验比较非脱位组与脱位组在人工髋臼外翻角度异常发生率方面是否存在区别.结果14例出现早期人工髋关节脱位.脱位距离手术的中位时间为16(范围0~94)天.5例闭合复位成功,9例切开复位.所有患者在复位过程中均未出现人工半骨盆松动及坐骨神经损伤.2例闭合复位患者出现再次脱位.本研究中所有病例的人工髋臼外展角均未<30°.脱位组中,5例患者髋臼外展角>55°,155例中有50例患者髋臼外展角>55°( Fisher 精确概率 P=0.773).结论尽管采用了各种预防措施,髋臼肿瘤切除、人工半骨盆置换术依然具有较高的髋关节脱位率.这与人工髋关节周围肌肉张力低下和不正确的体位变化有关.大部分脱位患者需要切开复位.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对39例接受外科治疗的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用于指导外科治疗的分区方法,并根据分区方法探讨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对1998~2009年收治的39例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X线平片判断病变范围,并根据股骨近端受累范围提出分区方法。分析分区类型与外科治疗方案的关系。并通过对患者术后局部病灶控制情况及术后功能(MSTS 93评分)评价外科治疗的效果。[结果]根据39例病变范围,并结合股骨近端解剖特点,将股骨近端分为四个区:Ⅰ区,股骨干(小粗隆以下);Ⅱ区,粗隆间(小转子至股骨颈基底部);Ⅲ区,股骨颈;Ⅳ区,股骨头。根据上述分区,病变分为7种类型,Ⅰ型9例,Ⅱ型12例,Ⅲ型3例,Ⅰ+Ⅱ型6例,Ⅱ+Ⅲ型5例,Ⅱ+Ⅲ+Ⅳ型2例,Ⅰ+Ⅱ+Ⅲ型2例,Ⅰ+Ⅱ+Ⅲ+Ⅳ型1例。手术主要采用病变刮除植骨+内固定。内固定方式有DHS,髓内钉及人工关节置换,其中DHS最常见于Ⅱ区受累(57.58%),其次为Ⅲ区受累(24.24%);髓内针固定见于I区受累(64.70%)及Ⅱ区受累(35.30%)。病变累及三区及三区以上的病例,采用关节置换。本组39例均得到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3年(0.5~11年)。MSTS 93评分:(91.70±9.64)%。局部复发率12.82%(5/39),均未发现局部畸形加重。本组病例随访结果满意,选取的治疗方法较为合理。[结论]制订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外科治疗方案时,应先考虑病变部位特点,从而选用合理的内固定方式,达到较好的外科治疗效果;本文提出的分区方法可以作为术前制订外科治疗方案的参考。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规律服药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及生活方式,提出血压控制建议.方法 2018年4-12月横断面调查607例正在服用降压药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人口学特征、饮食等因素,并分析规律服药患者血压达标情况及其生活方式.结果 规律服药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为66.06%(401/607).不同睡眠质量、锻炼、饮食口味,以及进...  相似文献   
46.
肱骨近端肿瘤切除术后应用锁骨重建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儿童肱骨近端成骨肉瘤的患者,切除肱骨肿瘤后,实施了锁骨代肱骨的重建手术。探讨该重建方法的效果。方法患者仰卧,皮肤切口自锁骨内侧端通过喙突至上臂前方。整块切除肿瘤。重建的第一步为松解锁骨,保留锁骨骨膜及其周围部分软组织。切开胸锁关节,去除锁骨近端的软骨。以肩锁关节为轴,旋转整根锁骨,使锁骨近端能够较容易的下垂。将残留肱骨及被旋转后的锁骨近端应用窄的AO动力加压钢板作内固定。将原来附着于肱骨近端的残留肌肉缝合在锁骨上,使之尽量符合原来的解剖结构。在恰当张力下将肱二头肌长头腱性部分固定在肱二头肌短头的腱性部分上。结果患儿在手术后3个月即拥有良好的患肢功能。患儿术后肩关节前屈达80°,外展平均达到75°。术后随访1~4年,3例患儿均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对于儿童患者,肱骨近端肿瘤切除术后会出现肢体短缩等相关问题。接受锁骨代替肱骨手术的患者,术后锁骨出现纵向生长。如果锁骨骨膜未受到破坏,术后还会出现锁骨骨质增生肥厚。保留锁骨的骨膜是保证术后锁骨生长的最重要的因素。实施锁骨重建肱骨近端手术后,除重建后的肩锁关节外,肩胛骨-胸廓之间的连接在外展、内旋及外旋方面也提供了相当的活动度。对于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青少年患者来讲,锁骨代替肱骨是一种值得推  相似文献   
47.
48.
背景与目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生长缓慢,无典型临床症状,常伴有肺转移、脑转移或骨转移等远处转移。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ASPS的临床特点,评估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8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的15例ASP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女性9例,男性6例)、年龄(≤30岁8例,>30岁7例)、肿瘤大小(直径>5 cm 11例,≤5 cm 4例)、肿瘤原发部位(软组织12例,骨骼3例)、有无远处转移(6例未见转移,9例有肺、骨或脑转移)、术后局部复发情况(2例)、术后是否接受放疗(9例接受放疗,6例未接受放疗)及术后是否接受化疗(11例接受化疗,4例未接受化疗,方案MAID:多柔比星,氮唏米胺,异环磷酰胺)等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患者性别、年龄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部位及有无远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15例患者随访时间为7~76个月,接受广泛或边缘切除后只有2例局部复发,但远处转移率较高。患者预后较差,其中无瘤生存6例,带瘤生存4例,死亡5例,中位生存时间为42.0个月,5年生存率为41.7%。在本研究中,患者并没有从术后放化疗中受益。结论:ASPS是高度恶性软组织肿瘤。患者预后较差,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远低于整体生存率。但由于本研究病例较少,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四肢不同部位转移癌选择不同外科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6年8月至2002年2月收治的61例肢体骨转移癌患者,男性33例,女性28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53.6岁。上肢24例,下肢37例。原发瘤包括乳腺癌12例,转移性腺癌10例,肺癌8例,肾癌6例,前列腺癌3例等。22例(36%)合并病理性骨折。61例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15例股骨上端病变9例行切除肿瘤后应用特制骨股上端假体重建。4例应用骨水泥 DHS固定,2例γ-钉固定。8例股骨中段均行肿瘤病灶内刮除骨水泥填充。股骨下端5例,应用特制人工关节置换3例,骨水泥髓内钉固定2例。8例肱骨上端患者,2例行肿瘤切除,Tikhoff-Linberg手术,6例单纯假体置换。肱骨中段6例均行病灶切除,骨水泥十髓内针固定。结果 61例患者均接受随诊,时间从6~66个月,平均38个月。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后,疼痛均得到缓解,患者均安全接受手术,无术中死亡。90%(55/61)患者,术后能下地活动。乳癌术后生存期较长,已有7例术后存活超过4年。按Enneking功能评估,70%(43/61)功能为优,23%(14/61)功能为中,7%(4/61)功能为差。结论 四肢转移癌手术治疗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外科手术不但可以延长生命,更重要的是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检测尤文肉瘤细胞A673和树突细胞(DC)融合构建的肿瘤疫苗对尤文肉瘤细胞株A673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促融合剂PEG对尤文肉瘤A673细胞和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生的树突细胞进行融合。利用细胞因子hGMCSF和hIL4从PBMC诱生DC,并对其表型进行流式细胞仪(FCM)分析,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A673细胞,绿色荧光染料PKH67标记DC,应用促融合剂PEG融合后光镜及电镜观察DC细胞和融合细胞形态,FCM检测融合效率,通过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其免疫刺激活性。通过IFNγELISA法产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量,通过51Cr细胞杀伤试验检测融合细胞对A673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FCM检测出从PBMC成功诱生出CD83、CD80、CD86及HLADR高表达的成熟DC。DCs/A673融合细胞的融合效率达到23%,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DCs/A673融合细胞有很强的免疫刺激活性。IFNγ分泌检测显示DCs/A673融合细胞组较对照组产生CTL水平显著增高。51Cr释放法检测融合细胞体外诱导抗原特异的CTL,融合细胞激活的CTL对肿瘤细胞系A673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DCA673混合组、DC组、A673组的CTL(P<0.05),作用较对照各组显著增强。结论DC与A673细胞融合体外致敏自体T淋巴细胞能生成抗原特异CTL对尤文肉瘤细胞A673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