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目的评价铜绿假单胞菌制剂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使用价值。方法用非盲法随机对照实验,实验组乳腺癌患者30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行新辅助化疗,实验组加用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实验组在新辅助化疗第2、3、4疗程后总有效率(RR)分别为76.7%、86.7%和93.3%,对照组分别为26.7%、53.3%和73.3%,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化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无明显差别,而对照组化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最常见的毒性反应均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及脱发,但实验组较对照组发生率有明显的减少,而毒性反应程度亦有明显的减轻(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制剂在新辅助化疗中的联合使用能增加化疗的有效率,同时能增加患者的化疗承受能力,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2.
甲状旁腺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肿瘤的临床表现、定位及定性诊断和手术术式的选择。方法总结1979-05-2001-10经我院手术治疗的甲状旁腺肿瘤15例,对其临床症状、常规检查、定位及定性检查、手术术式和肿瘤性质等进行分析。结果15例甲状旁腺肿瘤中腺瘤10例(66.7%),癌3例(20.0%),囊肿2例(13.3%),除2例甲状旁腺囊肿仅有颈部肿块之表现外,其余均伴有甲旁亢症状,主要表现为骨痛和肾结石。术前B超及CT定位正确率分别为86.7%和91.7%,定性正确率分别为26.7%和75.0%。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获得临床治愈,1倒术后死亡,2例复发。结论临床工作中如遇到有骨痛和肾结石等症状的患者。且颈部可触及肿块,应高度怀疑有甲状旁腺肿瘤的可能。术前定位检查应首选B超,并尽可能同时进行CT检查。B超及术中所见对肿瘤定性无明显帮助,CT检查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主要还是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建议只行单侧探查,甲状旁腺癌切除范围早期可只行肿瘤切除加同侧甲状腺切除,如复发再行扩大切除。  相似文献   
23.
BACKGROUND:Migraine is a common disease 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but it is often overlooked because doctors think patients will recover after some time even without treatment.Although patients feel headache,they don't get to the degree looking for treatment.So therapeutic effects appeared slowly with high recurrence rate.  相似文献   
24.
原发性甲状旁腺癌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原发性甲状旁腺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该院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病人均有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表现,均可扪及颈部肿块。2例术中快速病检确诊,2例术后石蜡病检及免疫组化确诊。3例行患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患侧甲状旁腺切除术,无复发;1例第1次行甲状旁腺腺瘤摘除术,第2次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第3次行甲状旁腺癌根除术,效果不佳。结论 原发性甲状旁腺癌术前诊断较困难,术前生化、B超、CT、SPECT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术中快速病检有利于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5.
湖南地区胸骨旁淋巴结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湖南地区胸骨旁淋巴结解剖特点。方法对30具成年尸体胸骨旁淋巴结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胸骨旁淋巴结总数目为(5.57±2.05),其中第一肋间隙数目为(2.90±1.24),第二肋间为(2.10±1.09),第三肋间为(0.57±0.68),第四肋间及以下未见淋巴结。结论胸骨旁淋巴结分布于第一、二、三肋间,以第一、第二肋间为主。其数目有性别差异,女性数目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26.
叶淑琴  唐中华  张天慧 《四川医学》2007,28(9):1042-1044
目的探讨多种无痛技术在妇产科门诊手术中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1年9月至2006年9月800例自愿要求应用各种无痛技术实施妇科门诊手术的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静脉麻醉(Ⅰ组)、宫颈注射(Ⅱ组)和宫颈表面浸润(Ⅲ组)等无痛技术,对照组无麻醉要求300例(Ⅳ组),观察各组临床镇痛效果、宫口松弛程度、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等情况。结果Ⅰ组镇痛效果显著,有效率100%,Ⅱ组镇痛效果良好,有效率77%,Ⅲ组镇痛有效率54%,Ⅳ组无镇痛效果,各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镇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周复查阴道出血量等与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Ⅲ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组镇痛效果显著,但对麻醉管理要求较高;Ⅱ组优于Ⅲ组,Ⅱ组和Ⅲ组镇痛效果满意,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7.
28.
外伤性肝破裂的处理方法及其疗效评价(附15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近10年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151例。根据术中所见及参考有关文献,将肝脏损伤分为四级。四级肝损伤病死率差异显著(P<0.005),Ⅲ、Ⅳ级肝损伤病死率明显高于Ⅰ、Ⅱ级。在Ⅰ、Ⅱ级肝损伤中,明胶海绵填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远高于带血管大网膜填塞(5.4%)(P<0.005)。当其它止血方法失败,病情又不允许进一步操作的情况下,清创加子宫垫填塞仍是救命的有效措施。肝脏的某一叶或多叶的部分肝脏有多发性破裂或星芒状破裂时,不规则肝叶切除疗效较好。临时阻断肝固有动脉能达到止血目的,也可行选择性肝固有动脉结扎术。  相似文献   
29.
C-erbB-2基因在青年乳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研究C erbB 2基因在青年乳腺癌中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我院 1990~ 1998年间行手术治疗的青年乳腺癌 5 9例 ,均为女性。年龄 19~ 35岁 ,中位年龄 32 4岁。 5 6例采用改良根治术 ,3例Ⅳ期采用乳房单纯切除姑息手术。按乳腺癌国际TNM临床分期 :0期 1例 ,Ⅰ期 7例 ,Ⅱ期 33例 ,Ⅲ期 15例 ,Ⅳ期 3例。病理学类型 :Pagets病并导管原位癌 1例 ,单纯癌 2 7例 ,浸润性导管癌 2 5例 ,粘液腺癌 3例 ,髓样癌 3例。淋巴结转移情况 :腋窝淋巴结阴性 2 2例 ,腋窝淋巴结阳性 34…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β(ERβ)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检测35例乳腺癌组织中ERβmRNA和VEGFmRNA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ERβmRNA表达水平与VEGF121和VEGF165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85和0.641,均P=0.000)。VEGF121和VEGF 165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33,0.004)。结论:乳腺肿瘤血管生成可能受ERβ的影响,而乳腺癌组织中VEGFmRNA的表达水平高者可能易于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