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12.
目的:评价膀胱全切、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尿流改道术治疗女性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膀胱全切、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术治疗女性膀胱癌患者12例。术中取直肠腹膜反折以上20cm处切断乙状结肠,近端与直肠在腹膜反折上行乙状结肠-直肠Y式端侧吻合,远端去管化后,构建一球形新膀胱。结果:随访3—96个月,平均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术后新膀胱容量约300ml,术后3个月平均405ml,1年后平均456ml。无尿失禁发生。术后尿动力学检查,充盈期膀胱压力(39.2±10.8)cmH2O、最大尿流率(34.7±8.9)ml/s,排泄后残留尿量是0ml。7例术后3年行尿路造影示新膀胱形态良好,无输尿管返流及上尿路扩张。结论:Roux—Y乙状结肠新膀胱尿流改道术治疗女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疗效好,并发症少,肿瘤复发率低,术后排尿和控尿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同时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和前列腺汽化切除(TUVP)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合并有严重下尿路症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至2008年期间45例行TURBT+TUVP和126例单纯行TURBT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的肿瘤复发率、进展率和后尿道种植率进行比较。结果TURBT+TUVP组的肿瘤复发率、进展率和后尿道种植率分别为26.7%、8.9%和4.4%;TURBT组分别为27.8%、8.7%和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行TURBT+TUVP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合并有严重下尿路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冷刀加电切与等离子杆状电极、电切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选择直径≤1.5cm的尿道狭窄患者70例,用冷刀加电切33例,用等离子杆状电极、电切37例,对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手术失败率进行比较.结果 冷刀加电切手术时间(43.48±10.64)min,并发症8例,手术失败3例;等离子杆状电极、电切手术时间(44.59±10.43)min,并发症3例,手术失败4例.结论 冷刀加电切与等离子杆状电极、电切治疗尿道狭窄手术时间和手术效果类似,但用等离子杆状电极、电切治疗尿道狭窄并发症明显少于冷刀加电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307例的体会.方法 输尿管结石307例,结石分布在输尿管上段、中段、下段分别为51、97、159例,通过6.9/7.4 F半硬输尿管镜用钬激光碎石.结果 输尿管镜置镜成功率为99.7%,输尿管上、中、下段碎石、排石成功率分别为68.6%、97.9%和99.4%.在输尿管上段碎石过程中并发输尿管穿孔2例.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高热5例,无输尿管撕脱、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应用较细的输尿管镜可提高进镜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VEGFR-2、VEGF和MVD在肾上腺皮质癌(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手术治疗且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的肾上腺皮质肿瘤存档石蜡标本37例,其中良性组20例,恶性组(ACC组)17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中VEGFR-2、VEGF和MVD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R-2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6.47%),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25.0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VEGFR-2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VEGF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0.59%),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25.00%),VEGF在ACC组中的表达与在良性组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MVD在ACC组中的表达为(76.40±15.64),良性组中为(21.05±8.07),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VEGFR-2和VEGF以及MVD在ACC中的高表达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ACC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远期效果。方法 312例BPH患者进行TUVP手术。术前以及术后3﹑6﹑12﹑24 m分别进行IPSS﹑QOL评分﹑尿流动力学﹑剩余尿量测定。301例(96 .47%)随访资料完整。结果 术后24月IPSS评分从26.52减少至6.1 (P<0.05);QOL评分也从5.32下降至1 .47 (P<0.05);最大尿流率(Qmax)增加明显,从7.6ml/s增至18.3ml/s(P<0.05);平均尿流率(AFR)从3 .4ml/s增至9.89ml/s;排尿量(VV)较前亦有所增加(P>0.05),尤以排尿等待时间(DT) 缩短,从61s减少至5.2s,剩余尿量(RU)从98.3ml减少至13.4ml(P<0.01)。结论 TUVP是一种易于掌握、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的治疗BPH的手术方法,远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临床对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PAL)的诊治水平。方法:报告收治的3例PAL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2例经手术探查明确诊断,1例在CT导引下行肿瘤穿刺活检后明确诊断。病理检查均诊为弥漫型、大B细胞性肾上腺非霍奇金PAL,术后均常规行CHOP化疗。结果:1例患者随访1年后失访,另2例分别于诊断后1年8个月、5年2个月死亡。结论:PAL恶性度较高,预后不良,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CT或超声导引下的活检穿刺是明确诊断的好方法,手术及化疗对PAL有效。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类肝素酶-1(HPA)在肾上腺皮质癌(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手术治疗且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的肾上腺皮质肿瘤存档石蜡标本37例,其中良性组20例,恶性组(ACC组)17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良、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中IGF-2、VEGFR-2、PDGFR和HPA的表达情况。结果 IGF-2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6.47%),在良性组中表达低(5.0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IGF-2的表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VEGFR-2在ACC组中呈高表达(76.47%),在良性组中表达较低(25.00%),ACC组与良性组之间VEGFR-2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PDGFR在ACC组中表达的阳性率为(17.64%),在良性组中为(20.00%),PDGFR在ACC组中的表达与在良性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HPA在ACC组中的表达为(94.12%),良性组中为(15.00%),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GF-2、VEGFR-2和HPA在ACC中的高表达为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ACC中的应用,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