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目的了解成人大骨节病(KBD)患者血清中硒和氟的含量及其与大骨节病分度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8月-2009年10月,采集四川阿坝壤塘县大骨节病区成人KBD患者血清标本37例,四川非大骨节病区健康成人血清39例作为对照组。血清硒的含量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氟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分析硒和氟的表达水平与大骨节病分度的相关性。结果大骨节病组患者血清硒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氟的表达水平虽略低于健康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骨节病组患者Ⅰ度和Ⅱ、Ⅲ度间硒和氟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血清中硒水平偏低,血清氟水平与健康人无统计学差异;血清硒和氟含量与大骨节病的分度并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回顾性分析混合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骨水泥柄的临床和影像学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期间接受混合型初次THA治疗髋部疾病的患者126例(135髋)进行至少10年的随访。观察Harris评分、股骨假体位置、骨水泥壳及其周围骨质变化。假体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分析,以无菌性松动导致翻修及单纯骨溶解病灶清除植骨术为随访终点。结果共有79例(85髋)获得10年以上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44.5±18.8)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92.1±5.6)分。截至随访终点,在Gruen 1区观察到2髋发生骨溶解,7区4髋发生骨溶解现象。共有4例(4髋)接受翻修手术,其中1例男性患者因骨溶解致髋臼假体松动,同侧股骨近端骨溶解,同期行右髋臼侧翻修及股骨侧骨溶解病灶清除植骨术。另3例因髋臼假体松动行髋臼侧翻修术,影像学及术中见股骨假体稳定。以无菌性松动为随访终点,股骨假体生存率为100%;以无菌性松动翻修、单纯骨溶解病灶清除植骨术为随访终点,股骨假体生存率为98.8%(95%可信区间,12.23~12.32)。结论混合型初次THA术中骨水泥假体的远期生存率令人满意;采用第3代骨水泥技术固定的股骨柄取得与现代非骨水泥假体柄相近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皮质骨移植可吸收钉固定修复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刮除术后皮质骨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7年4月我科共收治骨纤维异样增殖症24例,其中股骨11例,肱骨5例,合并桡骨2例,股骨颈及转子间1例,胫骨6例(合并腓骨1例),单纯腓骨1例。24例中6例出现病理骨折并骨愈合。所有患者入院后行病灶刮除,松质骨打压植骨后运用同种异体皮质骨移植可吸收螺钉固定修复皮质骨缺损。术后1、2、3、6、9、12个月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此后每年随访一次,观察患者的移植骨愈合、并发症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甲级愈合。术后1年,24例患者植入的骨粒及皮质骨块与正常骨质均基本融合;术后1年3例失访,随访的21例术后2~5年移植骨吸收重建,骨缺损修复,病灶消失,其中14例骨干病灶中有6例髓腔再通。3例残留手术区域隐痛,与天气变化有关。所有患者截止随访末期功能均良好,无复发。1例患者术后3年邻近腓骨出现新病灶,5年后因摔伤导致腓骨病理性骨折,但胫骨无骨折。结论同种异体皮质骨移植可吸收钉固定修复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刮除术后皮质骨缺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的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评价。方法在关节镜下对33例(39个关节)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滑膜切除术,其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8个关节;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26例,31个关节。术后给予正规严格的抗类风湿药物治疗。术后随访分别按照Lysholm评分、ESR、CRP以及Ishikawa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33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5.77年。采用Lysholm评分、ESR、CR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shikawa评分:39个关节优良率为76.9%(30/39),早期8个关节的优良率为87.5%(7/8),中期31个关节的优良率为74.2%(23/31),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早、中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联合术后正规的抗类风湿药物治疗,均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评价大直径股骨头(大头)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回顾性分析影响该类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2007年10月至12月,采用大头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髋关节疾病患者41例(49髋)进行术后随访.临床评估以Harris评分为标准,记录患髋的活动范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影像学评估根据随访骨盆X线片及患髋正、侧位X线片,测量髋臼外展角、前倾角,记录髋臼和股骨假体周围透亮线和骨溶解情况.结果 截至随访终点,共39例(47髋)获得2年以上随访,平均随访25个月,随访率为95.1%.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3.8±13.1)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2.0±5.4)分.患髋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屈髋由79.8°增加至110.2°,外展由20.9°增加至38.3°,外旋由12.0°增加至26.0°;术后2年屈髋平均可达113.2°,外展可达40.2°,外旋可达30.8°.术后患者轻度跛行3例,大腿不适2例,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假体周围骨折、术后假体松动或脱位、术后异位骨化发生.X线片显示:关节假体位置正常,髋臼假体外展角为39.5°±4.9°,前倾角为14.5°±2.1°,髋臼未见松动、移位.术后均未发现透亮线和假体周围骨溶解.结论 大头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特别适用于活动量大、预期寿命较长的年轻患者.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using metal-on-metal prosthesis with large diameter femoral head.Methods From October 2007 to December 2007,41 patients (49 hips) underwent large diameter femoral head metal-on-metal THA in our hospital were involved in this study.Clinical outcomes measures were Harris score,hip range of motion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Abduction angle and anteversion angle of cup were measured on radiological films.The radiolucent line and osteolysis around the prosthesis were also recorded.Results Thirty-nine patients (47 hips) were followed up at least 2 years.The average Harris hip score had improved from (43.8±13.1) points preoperatively to (92.0±5.4) points at final follow-up.All the patients had attained satisfactory results.No late complication happened.For the rang of motion at final follow-up:flexion of the hip had improved from 79.8° to 113.2°,abduction had improved from 20.9° to 40.2°,external rotation had improved from 12.0° to 30.8°.Radiological measurement showed the mean abduction angle of cup was 39.5°±4.9°,the mean anteversion angle of cup was 14.5°±2.1°.No radiolucent line and osteolysis were found after THA.Conclusion The short-term effects of THA using metal-on-metal prosthesis with large diameter femoral head is encouraging,especially for young patients.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 D- 二聚体 (DD) 与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的动态变化对早期预测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 的意义。方法 选择 2012 年4月至9月,108 例初次 THA 手术患者,术前所有患者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测均阴性,根据术后5天下肢彩超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 (n=28) 和非血栓组 (n=80) 。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3、5天对血浆 DD、FIB 进行检测,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B超检查结果对比,比较血浆 DD、FIB 两个检测指标及两个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与非血栓组比较,血栓组 DD 术后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 (P<0.01),FIB 术后3、5天明显增加 (P<0.01)。与基础值比较,两组 DD 术后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于术后1天到峰值:非血栓组 (4.94±1.27) mg/L,血栓组 (8.96±1.67) mg/L (P<0.01);FIB 术后3、5天明显增加,且5天值较3天值增高明显:非血栓组 (5.13±0.48) g/L,血栓组 (7.24±1.23) g/L (P<0.01)。术后3天,DD 结合 FIB 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 94.7% 和 93.3%。结论 本研究涉及参数均提示术后血液呈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风险增大。血浆 DD、FIB 的联合检测对 THA 术后并发下肢 DVT 具有早期预测价值,其在术后第3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67.
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慢性感染的二期全髋关节置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二期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成人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慢性感染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6月采用二期THA手术治疗的成人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慢性感染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31~74岁,平均52.6岁。股骨颈骨折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6例。术前行关节腔穿刺液及术中取关节周围组织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一期手术取出内固定,清除感染病灶,植入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假体。术后静脉滴注及口服抗生素。停用抗生素后复查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间隔1个月连续两次正常后,行二期手术取出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假体,植入非骨水泥全髋关节假体。结果 2例细菌培养阳性,其中1例为表皮葡萄球菌、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余7例细菌培养阴性。一期术后静脉应用抗生素6~8周,平均6.4周;口服抗生素6~9周,平均6.7周。一期与二期手术间隔6~14个月,平均9个月。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50个月,平均23.2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感染复发或新发假体周围感染,假体松动、脱位及假体周围骨溶解。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平均74.6分(64~86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平均90.9分(86~97分)。结论 二期THA手术治疗股骨近端内固定术后慢性感染,可以重建关节功能,术后近期无感染复发。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应用半环形外固定支架行晚期全膝关节结核关节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09年1月在我院行半环形外固定支架膝关节融合术的8例晚期全膝关节结核病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 35.4 岁(28~40岁),病程 3.1年(9月~5.1年)。8例患者均采用前正中切口,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后使用半环形外固定支架加压融合,并使膝关节处于功能位,术后继续正规抗结核化疗18个月,以获得骨性融合为观察终点。 结果 本组8例晚期全膝关节结核患者术后全部获得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20.5周(16~24周),患肢平均缩短4.9cm(3 cm~5  cm),膝关节外翻角度 5.2° (4°~7°),屈曲15.3°(10°~20°),无病例发生明显的旋转畸形,无切口感染、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病例,无外固定支架失败病例,其中3例患者发生针道感染。 结论 半环形外固定支架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晚期全膝关节结核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了解遗传因素在崇州不明原因骨关节病发病中所起作用。方法对病区和非病区共314人以及部分迁出病区的人群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体格检查、运动功能评定、实验室检查及X线拍片检查,绘制该地主要家族的家系图并进行分析。结果有无段-万家族遗传因子的两群人,疼痛报告率和疼痛程度、关节评分、临床确诊骨关节患病率、OA患病率均无差异。结论崇州不明原因骨关节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对壤塘藏族成人大骨节病大关节损害功能评价系统进行初步的信度和效度评价。方法对阿坝洲壤塘县2009年6~7月调查的142例大骨节病人进行量表评分。用Cronbach α系数检验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量表内容效度,用因子分析法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量表的应答率和完成率均为100%,完成时间为7.8±3.4min。量表各项之间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57。量表各条目得分与总分均具有相关性(P〈0.05),除"盘坐"和"立正"条目外其余各项R值均〉0.4。因子分析提取出了3个公因子,解释了量表总变异的68.1%,公因子在除"立正"、"进食"和"便后拭净"条目上的权重〈0.4外,在其余各条目上的权重均〉0.4。结论壤塘藏族成人大骨节病大关节损害功能评价系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信度和效度,需在藏区大骨节病的推广应用中进一步评价研究,以为大骨节病综合防治措施研究提供功能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