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和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评估Ⅰ~Ⅲ期乳腺癌分子亚型和预后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3月在我院行IVIM和DCE-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4例乳腺癌患者的资料,测量IVIM参数真实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测量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量比(Ve)。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预测分子亚型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Ktrans和Ve均为Luminal型和三阴性型乳腺癌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3、<0.001、0.002;P=0.027、0.002、<0.001)。D+Ktrans+Ve联合模型诊断Luminal型和三阴性型乳腺癌的AUC分别为0.883、0.850。D...  相似文献   
32.
胎儿宫内窘迫是导致剖宫产率增加 ,新生儿Apgar评分低、甚至死产、新生儿死亡的直接原因 ,也是影响新生儿以至儿童期神经系统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单用氨茶碱治疗胎儿宫内窘迫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对象 为 2 0 0 1~ 2 0 0 2年在我院分娩过程中第一、第二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窘迫 68例 ,年龄 2 0~ 40岁 ,平均2 5 .3岁 ,孕 3 7~ 43周 ,其中初产妇 5 7例 ,经产妇 1 1例 ,均为头位。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依据为连续胎儿监护发现胎心率 >1 60次 分或 <1 2 0次 分。窘迫发生时期 发生于第一产程 5 5例 ,第二产程…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交叉配血不合理的原因,以便找出解决措施.方法:分析2008年到2011年我院70例出现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人的免疫血液学检查记录资料,统计病人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类型,然后作相关讨论.结果:70例交叉配血不合现象由四大类原因引起:自身抗体原因造成的交叉配血不合18例,大部分患者是身身免疫性疾病,配血表现为主、次侧均有凝集;清球蛋白比例倒置和血清蛋白紊乱造成的假凝集14例;因为药物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6例,主要表现为配血次侧凝集;另外有32例是由红细胞除ABO以外的其他血型系统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这部分患者均有妊娠史或输血史,配血多表现为主侧凝集,次侧无凝集.结论:倡导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尽量减少或避免异体输血,即可减少输血反应和配血不合的现象.  相似文献   
34.
景明  周哲  孙琰  翟新玲 《人民军医》2010,(8):603-604
2005年1月-2009年2月,我们采用改良开眶法治疗突眼性眼眶肿瘤48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探讨职业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中如何正确计算出有效辐射防护厚度,有效保护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与健康,真正做到辐射防护最优化。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评价规范,通过屏蔽计算和分析,对医用X射线和工业探伤用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工业X射线探伤计算,运用GBZ117-2006《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能满足实际防护需求,医用X射线机防护评价中的防护计算引用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26-2012《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EF)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和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实际检测结果比标准有差异。结论 放射防护屏蔽计算可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基本达到了要求,确保了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所接受的个人辐射剂量低于年剂量和剂量率控制目标值。  相似文献   
36.
我国于1990年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使学校卫生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管理[1].在我国,作为学校卫生服务的对象,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未来和国家发展,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并且充分认识到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性.校医队伍是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力量,不仅担负着学生疾病的基本诊疗工作,而且在疾病防治、卫生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医队伍的配置状况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儿童青少年卫生保健的水平,并影响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2].为此,开展中小学校医及卫生室配置现况调查,为调整卫生资源和制定相关卫生政策、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学龄儿童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of-Life Scale for School-Age Children With Functional Abnormalities in Binocular Vision,QOL-CFA20)在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学龄儿童生活质量状况评估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学龄儿童134例和正常儿童120例,分别行QOL-CFA20量表及视功能指数量表(Vison Function-14,VF-14)调查。结果 QOL-CFA20量表与VF-14量表得分呈负相关(P<0.01),VF-14=5.149~0.299(QOL-CFA20量表得分)。QOL-CFA20量表最佳临界值为56分,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48、0.918,曲线下面积为0.959,预测效度优于VF-14。结论 QOL-CFA20量表在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学龄儿童生活质量状况评估中的最佳临界值为56分,是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学龄儿童生活质量状况评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8.
了解医院的消毒质量和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消毒管理质量提供参考。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法,对嘉兴市辖区内6家直管医院消毒灭菌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从6家医院共采集不同消毒对象1 576份,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9.47%。不同监测对象中,灭菌手术包、灭菌器、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均为100%;血液透析液、医用内镜和室内空气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均低于90%;口腔科诊疗用水合格率最低,仅为61.16%。结论 嘉兴市直属医院消毒质量各年度间波动明显,存在薄弱环节,加强监督监管力度成为提高医院消毒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初步研制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学龄儿童的生活质量量表,并评价其效度、信度和反应度。方法 调查研究。根据量表设计原则,经统计学评价,综合眼视光学和公共卫生学专家意见,设计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学龄儿童生活质量量表(加注拼音)。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判断标准:眼部不适、酸胀、视物模糊、视觉疲劳、复像或文字跳行重叠等症状明显,根据Morgan正常值,Sheard、Percival准则,综合分析是否为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并进行疗效评价。调查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小学生116例,首次调查2周后接受再次调查,其中经治疗训练有效的103例于停止治疗后第3个月随诊时接受第3次调查;选择双眼视功能正常小学生100例作为对照。应用变异系数、相关系数、因子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克朗巴赫系数、重测信度和分半信度来筛选量表的有效条目,评价量表的效度、信度和反应度。结果 该量表20个条目,包括双眼视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活动交往以及精神心理等4个分项,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经因子分析提取的4个公因子与本量表的4个分项一致,累计方差贡献率53.15%,各条目在其所属公因子上的因子载荷值均大于0.50)、内容效度(每个条目得分与所属分项得分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55;4个分项与总得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0.48、0.49、0.54)和区分效度[双眼视功能正常与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小学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P<0.01)及异常者经治疗训练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P<0.01)];重测信度r为0.98(P<0.01),克朗巴赫α系数均达到0.70以上,分半信度Rh为0.78(P<0.01);效应尺度统计量(ES)为0.53。结论 该量表符合生活质量量表效度、信度、反应度和容易分析的技术要求,可试用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40例、子宫良性疾病组42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血清HE4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上述子宫内膜癌、配对的癌旁组织及子宫良性疾病组组织中HE4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水平较子宫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子宫内膜癌组术后血清HE4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HE4表达分别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及子宫良性疾病内膜组织(P<0.01),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及组织HE4表达阳性率在不同的临床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病灶范围、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HE4表达水平升高,而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病灶大小、浸润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HE4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癌辅助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