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耐内酰胺链霉菌(Strepomyces lactamduraus)的头霉素C的生产能力与培养基中NH_4~+和天冬酰胺的浓度间有依存关系.在发酵培养24小时时,即有头霉素C分泌,在48~96小时间增长率最高.如果在0、24、40或60小时加入40mM NH_4Cl,可使  相似文献   
102.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为了了解婴幼儿一日的食母乳量,曾在江西省农村对两岁以下婴幼儿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体格检查、称量食乳量和膳食调查。调查对象包括1岁—1岁10个月幼儿20人;6—12个月婴儿17人;6个月以内婴儿22人。根据这些调查结果对母乳量和蛋白质热量摄入量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3.
提起皇甫谧,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其实除此之外,他还著有《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郡国志》等书。他是西晋的一位才子、名士,被公认为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医学家、教育家和诗人,史书称之为“高人’。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价HCV抗原检测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用HCV抗原酶联法检测试剂盒对临床送检HCV-RNA及HCV抗体的血标本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39例HCV-RNA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28例(71.8%);116例HCV-RNA阴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1例(0.86%);96例HCV抗体阳性标本中HCV抗原阳性47例(48.96%),HCV抗体阴性106例中,HCV抗原均为阴性。结论现有HCV抗原检测试剂盒尚不适合作临床丙型肝炎的筛选,但可作为HCV抗体检测的进一步验证,部分程度地替代HCV-RNA检测。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目的 了解不同环境下军人正常肠道大肠埃希菌(ECO)分布及其耐药性,评估健康青壮年肠道耐药ECO的携带情况。方法 采集2013年11月南方某连队152名军人正常粪便,对分离的128株ECO采用VITEK MS进行菌株鉴定,参照CLSI 2013版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6和EXCEL软件分析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结果 152人中共分离出128株ECO占84.2%,其中59名海上工作人员分离到47株ECO占79.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CO(ESBLs-ECO)5株占10.6%;63名陆地警卫人员分离到57株ECO占90.5%,ESBLs-ECO 5株占8.8%;30名炊事员分离到24株ECO占80.0%,ESBLs-ECO 8株占33.3%;海上工作人员、陆地警卫人员和陆地炊事员3组之间ESBLs-ECO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菌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结论 长期暴露在食品加工环境中的工作人员,有更多机会接触到通过食物链传播的耐药菌,因此,畜牧业的抗菌药物使用应得到更加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初步评估降钙素原(PCT)用于诊断沙门菌属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以医院231例疑似沙门菌属感染者的PCT和肥达反应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了解PCT在不同肥达反应结果中的分布规律.结果 231份标本中有肥达反应阳性78份,PCT阳性131份;肥达反应与PCT均阳性42例,二者均阴性89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肥达反应为阳性或阴性,PCT大多数均<1.0 ng/ml,分别占88.1%和89.9%,其中PCT主要位于0.05~0.50,分别占66.7%和68.5%,两者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CT<0.05 ng/ml时,肥达反应阳性36例;0.05<PCT<1.00 ng/ml时,肥达反应阳性37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T在肥达反应阴性或阳性时阳性率、升高幅度、测定值分布情况均相似,缺乏特异性,不能满足临床检测指标的性能要求,故不推荐将PCT作为常规检测项目用于沙门菌属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9.
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分流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的分流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的分流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2010年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的信息,分析患者分流的整体状况,并比较不同主诊科室、不同去向患者的分流状况,比较工作日与周末分流患者的特征,以及一天内不同时段分流患者的特征.结果 (1) 7966例危重患者从抢救室分流所需的中位数时间为11h,超过57.9%的患者分流所需的时间大于6h,23.1%的患者分流时间大于24h.(2)不同主诊科室患者的分流速度有差异,由快到慢依次为其他科室、急诊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普通内科.(3)不同分流去向患者的分流速度有差异,其中直接住院和自动出院患者分流所需的时间最长,接受急诊手术且收住ICU的患者分流最快.(4)工作日与周末及一天内不同时段分流的危重患者在科室构成、分流去向、分流所需的时间上均存在差异.结论 该家综合性医院急诊抢救室的危重患者分流状况不够理想,影响的因素包括主诊科室不同、分流去向、病情的急迫程度、时间段以及医院住院患者的出院方式等,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0.
综合性医院急诊抢救患者构成和分流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抢救患者的数量、科室构成和分流去向,为进一步改善医院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自主开发的急诊预检分诊登记数据库,回顾性调查分析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2010年全年急诊抢救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抢救患者数、急诊室滞留时间、科室构成、分流去向和抢救床利用情况.结果 ①医院全年急诊抢救患者7966例,占急诊总数的10.1%.急诊抢救室床位利用率为(90.1±9.1)%,单床周转(1.2±0.1)次/d,患者在抢救室的滞留时间为(18±44)h.②急诊抢救患者数前四位的科室依次为神经外科、急诊内科、神经内科和急诊科,占抢救总数的79.1%.③抢救患者直接住院4983例(62.6%),急诊手术后住院1263例(15.9%),好转直接出院545例(6.8%),死亡91例(1.1%),自动出院1084例(13.6%).各科抢救患者的去向存在差异.结论 该家三甲医院急诊抢救患者的比例比较高,抢救室工作处于高负荷状态;抢救患者主要集中在四个科室,且大部分患者需要收住院.医院有必要根据急诊抢救室的工作状况,相应地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和改善服务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