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T2N0M0 、T3N0M0原发性浸润性膀胱癌三种不同治疗方案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134例原发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按术式分为3组,单纯治疗组(S组) 56例行单纯保留膀胱手术,术后常规行丝裂霉素或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6个月以上,其中T2N0M0 28例,T3N0M0 28例;综合治疗(I组) 37例行保留膀胱手术、术后行静脉吉西他滨和顺铂化疗,并常规行丝裂霉素或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6个月以上,其中T2N0M0 16例,T3N0M0 21例;根治组(R组)41例行根治性手术,其中T2N0M0 20例,T3N0M0 21例.比较3组患者的三年总体生存率以及相同临床分期患者的三年生存率.结果:S组三年总体生存率为39.29%,T2N0M0患者三年生存率为42.86%,T3N0M0为39.26%;I组三年总体生存率为70.27% 、T2N0M0患者三年生存率为75.00%、T3N0M0为66.67% ;R组三年总体年生存率为75.61%,T2N0M0患者三年生存率为80.00%,T3N0M0为71.24%.S组与I组间三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与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N0M0 、T3N0M0临床分期的原发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综合治疗与根治治疗近期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建议采用保留膀胱的综合方法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比经尿道电切术(TURBt)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两组:TURBt组50例,肿瘤直径(19.3±6.2)mm,其中膀胱侧壁肿瘤27例;PKRBt组46例,肿瘤直径(18.7±5.8)mm,膀胱侧壁肿瘤2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术后保留导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2年内复发率。结果 96例均手术成功,TURBt组平均手术时间(35.3±11.3)min,术中出血量(49.1±25.1)ml,术后保留导尿(4.0±0.7)d,术后住院(4.9±0.8)d,2年内复发率16.0%;PKRBt组平均手术时间(34.7±12.1)min,术中出血量(47.1±21.1)ml,术后保留导尿(4.0±0.8)d,术后住院(4.9±0.8)d,2年内复发率1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侧壁肿瘤患者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率:TURBt组59.3%(16/27例),PKRBt组25%(5/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RBt是一种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4.
周先明  陈锋  邹冬青 《微创医学》2007,2(6):597-598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是腰椎间盘摘除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2000年8月至2006年10月,采用CT引导下对感染的椎间隙行穿刺减压、局部抗生素灌洗,并予保守治疗,共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31~59岁,平均47岁。全椎板摘除髓核1例,半椎板摘除髓核2例,开窗髓核摘除术2例,MED髓核摘除术1例。病变间隙L4~54例、L5~S12例,术后发病时间6~21d,平均8.8d。1.2临床表现6例均有剧烈腰部疼痛,平均发作时间为术后1周左右,表现为术后原有的神经根性刺激…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二次根治性电切术在T2a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治疗上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7年2月首次入住我科拒绝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或不能耐受根治手术的52例CT分期T2a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病理证实),其中22例行二次电切治疗的为A组,30例行一次电切治疗的为B组。两组手术均由高年资主治以上医师操作完成。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治疗并长期随访。 结果A组:其中1例二次电切时发现膀胱内大量坏死组织,电切困难,遂改为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为低级别非浸润性膀胱癌,21例行二次根治性电切术,随访1~67个月(平均43个月),复发5例,复发率22.7%,均保留膀胱。B组:随访15~54个月(平均40个月),22例复发,7例丢失膀胱,1例肿瘤肺转移死亡。 结论二次膀胱电切术为T2a期膀胱癌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有助于保留膀胱功能,可能对临床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壮族男性肝肾亏虚型下腰痛及腰痛程度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找出下腰痛肝肾亏虚型的性激素影响因素,优选肝肾亏虚型的客观化指标,验证《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的科学性。方法根据下腰痛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选择了肝肾亏虚型下腰痛男60例,非肝肾亏虚下腰痛男60例,分别进行性激素及腰痛评分的测定并进行t检验、二元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判别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LH、PRL是肝肾亏虚证型的危险因素,T是肝肾亏虚型的保护因素。LH对于判别肝肾亏虚组或非肝肾亏虚组的权重较高。结论性激素指标中可以区分老年男性下腰痛肝肾亏虚型的特征性性激素指标为LH; T与肝肾亏虚型下腰痛男性ODI评分呈强负相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1年8月-2006年12月对48例腰椎结核患者进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同定,在X线片上测量术前术后后凸角度(Cobb角),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应用Frankel分级评分评估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12-48个月,术后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显示骨性融合,14例有神经症状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不同程度恢复,后凸畸形未见加重,无结核复发及切口感染.结论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结合规范抗痨治疗腰椎结核,可以促进植骨融合,改善神经症状,防止后凸畸形,临床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多器官癌的诊治要点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1例肾盂癌患者术后继发膀胱、全尿道、肺部、肝部及腹股沟尿路上皮癌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尿路增强CT示左肾盂癌,行肾盂癌根治术后,先后出现膀胱、后尿道、前尿道、腹股沟、肺部及肝部尿路上皮癌,随访4年余,现正给予化疗、放疗。结论:尿路上皮癌应树立多源性观念,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尿路多器官癌,甚至远处转移,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倾袭性更强,术前应明确诊断,手术应兼顾完整切除肿瘤和尽量减少风险,积极治疗可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50.
自2000~2004年,作者采用小切口开窗法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6例,经2~3.5年随访,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