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正>直肠粘膜内脱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及费时费力、肛门阻塞坠胀感、大便变细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目前手术治疗该病疗效并不理想。我们从2003年2月至2004年7月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30例。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0.5岁,年龄范围在29-64岁,病程0.5-15年。1.2诊断标准1.2.1直肠脱垂诊断标准:所有的病例都作排粪造影显示  相似文献   
52.
目的:采用洛哌丁胺灌胃建立便秘大鼠模型,观察大黄对便秘模型大鼠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大黄组。模型组及大黄组采用配制好的含洛哌丁胺(1.5 mg·kg~(-1)·d~(-1))混悬液2 m L灌胃7 d。模型建立后,大黄组以大黄(5 mg/kg)混悬液2 m L灌胃。检测结肠传输,ELISA检测AQP3含量。结果:(1)造模后大鼠的体重增加、结肠存留粪便增多、粪便含水量降低、肠道传输时间延长(P<0.05);(2)大黄干预组大鼠大便量、粪便含水量增加(P<0.05);(3)大黄干预便秘大鼠,其结肠传输时间缩短,VIP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大黄可加快肠道传输,可能与降低大鼠结肠中VIP水平,促进肠蠕动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气机升降失常在便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历代文献和现代医家关于便秘发病的认识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气机升降失常是发生便秘的关键病机。结论:恢复人体正常气机升降是治疗便秘的关键所在,这一理论可以作为治疗便秘的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54.
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合痔是指痔位于齿状线上下,表面同时为直肠黏膜和肛管皮肤所覆盖。若混合痔围绕直肠肛管一周,即称为环状混合痔,是痔疮发展的最后阶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其列为肛肠科16种难治病之一^[1],最终需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一期彻底治愈痔疾,同时又能缩短治愈时间,最大限度地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55.
认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病位虽在肠道,但与肝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宜通腑顺气润肠与调肝养肝、疏肝并举,做到标本同治。方用逍遥散,具有松弛平滑肌紧张而发挥镇痉作用,对自主神经系统有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检测便秘大鼠结肠5-HT的表达情况,探讨5-HT与慢传输型便秘是否存在相关性。 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莫沙必利治疗组,麻仁丸治疗组。空白组大鼠用生理盐水灌胃,便秘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建立大鼠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模型建立后,治疗组大鼠分别用莫沙必利、麻仁丸灌胃,观察各组大鼠大便粒数及大便湿重。治疗结束后将大鼠集体处死,取大鼠近端结肠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5-HT的表达情况。使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MD)进行半定量分析。4组数据之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便秘组结肠5-HT的MD值(0.453±0.028)大于空白对照组(0.148±0.011)、莫沙必利治疗组(0.316±0.012)及麻仁丸治疗组(0.291±0.010),t值分别为34.209、15.307、18.296,P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莫沙必利治疗组(0.316±0.012)和麻仁丸治疗组(0.291±0.010)的MD值均大于空白对照组(0.148±0.011),t值分别为35.983、31.919,P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便秘大鼠结肠5-HT的表达增高,可能影响肠神经传导功能,从而导致便秘的发病。  相似文献   
57.
目的 通过构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with diarrhea, IBS-D)大鼠模型,观察经痛泻要方治疗后肥大细胞(mast cell, MC)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浓度变化,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和Claudin-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探讨痛泻要方治疗IBS-D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慢性应激结合束缚的方法建立IBS-D模型大鼠。甲苯胺蓝染色法进行MC染色计数,ELISA法检测TNF-α含量,RT-PCR及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AQP3和Claudin-1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C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匹维溴铵组、痛泻要方中、高剂量组MC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NF-α含量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匹维溴铵组、痛泻要方中、高剂量组TNF-α含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8.
便塞通合剂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学贵  唐健元  吴至久 《中成药》2006,28(12):1767-1769
目的:提高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减少老年性便秘用药的盲目性。方法:42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对照1组(140例)、对照2组(140例),观察组用便塞通合剂,对照1组用麻仁丸,对照2组用莫沙必利。用药期间主要对照观察:用药前后大便次数、排便时间间隔、一次排便占用时间、排便时全身情况(汗出、乏力、头晕…)、大便本身情况(形状、质地、颜色、费力与否)以及其他兼症:腹胀、口干、短气、肠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9.3%,对照1组总有效率96.4%,对照2组总有效率87.9%。结论:通过对照研究证实便塞通合剂补气润肠通便效果更佳,治疗老年性便秘无副作用,远期疗效好,药物依赖性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9.
老年性便秘中医辨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老年人的身体素质特点、饮食起居、中医辨证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同时结合古代文献详细阐述老年性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VIP在慢性便秘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中的表达情况,探讨VIP在其发病中作用。方法:复方地芬诺酯建立慢性便秘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的表达情况,应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MD)进行半定量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和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组大鼠的结肠肌间神经丛内均有VIP表达;检测两组中免疫组织化学VIP阳性表达平均吸收光密度值,发现模型组MD值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活性肠肽的分布异常可能与慢性便秘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