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6篇
医药卫生   12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71.
以干青嵩味末为原料,分别用乙醚、氯仿、正己烷、石油醚搅拌提取青蒿素,结果表明石油醚是较适宜的提取介质。对石油醚提取青蒿素的工艺条件,如温度、时间、溶剂及搅拌速度等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72.
绒毛膜癌致反复多发脑出血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绝大多数继发于正常或不正常妊娠之后,主要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是由妊娠时滋养细胞发生恶变而成.绒癌极易发生远处转移,特别容易发生肺转移,也可见脑部转移,但以脑出血为首发症状起病的较少见,现报道1例如下.  相似文献   
73.
吴江  王中秋  朱虹 《肿瘤学杂志》2008,14(8):682-686
利用胰腺癌动物模型可以深入探讨胰腺癌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影像学技术能够显示肿瘤大小、进行肿瘤分期及动态评价治疗反应等,MR、PET作为目前分子影像学技术的杰出代表,在胰腺癌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就胰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MR、PET在其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4.
小切口提拉法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明  吴江 《海南医学》1999,10(3):170-171
探讨不品提拉法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适应症。技术要求及本术式的优点。方法:120例患儿共128例斜疝,单侧斜疝者112例,同时患双侧疝者8例。年龄3个月-3岁,男性115例,女性5例。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首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有的心理问题,为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心理疏导、催眠暗示等进行心理治疗。结果心理治疗后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有效地控制了血压。结论心理治疗要贯穿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始终,心理治疗能够实现有效治疗、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 探讨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S-TIA)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科收治的4例LS-TIA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均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及脑电图检查,3例进行头部核磁共振(MRI)检查,2例进行核磁血管成像(MRA)及氙CT脑血流成像,1例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及探讨.结果 4例均表现为发作性短暂不自主的肢体抖动伴或不伴肢体无力.抖动肢体对侧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或闭塞(包括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症状逐渐缓解.结论 发作性肢体抖动要考虑到LS-TIA的可能,其通常提示大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经抗栓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P-选择素与D-二聚体变化及其临床药物干预后的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FCM),以单克隆抗体为探针测定40例下肢DVT患者及20例健康人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应用免疫方法测定D-二聚体(D-dimer)含量.结果 DVT组在发病的早期P-选择素与D-二聚体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溶栓抗凝等治疗后不同时间P-选择素与D-二聚体阳性表达率呈降低趋势,其中应用奥扎格雷钠组与非奥扎格雷钠组比较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D-二聚体的变化无显著差异.出院1个月后P-选择素与D-二聚体含量明显降低,但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较正常人偏高.结论 急性DVT患者早期体内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溶解处于亢进状态;奥扎格雷钠能降低血小板活化;P-选择素,D-二聚体可做为DVT诊断的指标之一;出院后DVT患者仍是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79.
疫情资料汇编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组织追踪显像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室不同步性的反映。方法 选取 138例研究对象 ,78例无心衰症状且 EF≥ 5 0 %的作为收缩功能正常对照组 ;6 0例有心衰症状且 EF<5 0 %的作为收缩功能异常心衰组。用组织追踪显像 (tissue tracking imaging TTI)方法测量房室瓣环位移 ,求其差值 X=T- M。结果  X在对照组 4 .4 8mm± 2 .6 9mm和心衰组 6 .6 9mm± 4 .0 5 mm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对照组 X从 0~ 11mm,心衰组 X从 0~ 16 .5 mm不等。结论 组织追踪显像能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