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我院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8月对5例肝细胞肝癌合并终末期肝病患者进行了背驮式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现进行总结分析,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Glisson肝蒂解剖法联合背侧入路法行腹腔镜左肝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17年1月至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7例肝病患者纳入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左肝切除。收集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8例男性和9例女性肝病患者纳入研究。17例患者的年龄(58.71±11.75)岁。17例患者均接受腹腔镜左肝切除,无中转开腹,其中14例行左半肝切除、3例左半肝联合尾状叶切除。手术时间(278.82±66.51)min,术中出血量(323.53±130.05)ml,无中转开腹。3例患者术中输3~4单位悬浮红细胞。其中患者7和患者10均于术后5 d患胆瘘,均于术后2周内治愈出院;其余患者恢复均正常,术后7 d出院。结论 Glisson肝蒂解剖法联合背侧入路行腹腔镜左肝切除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精准肝切除术后应用羟乙基淀粉(130/0.4)对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 ,将自2009年1月-2010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肝切除术的108例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1)羟乙基淀粉治疗组:54例.术后3 d内使用羟乙基淀粉(1 30/0.4)500 mL/d;(2)白蛋白治疗组:54例.术后3 d内使用人血白蛋白者10 g/d.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7 d的ALT,AST,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 术前两组临床资料、肝切除类型、范围及术中出血量均具有可比性(均P>0.05).与白蛋白治疗组比较,羟乙基淀粉治疗组患者在术后2,4,7 d的ALT,AST,自蛋白水平,术后住院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羟乙基淀粉治疗组术后2 d的CRP较白蛋白治疗组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1,P=0.000);术后4,7d的CPR也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肺部感染、腹腔出血、胆汁漏及腹腔感染.羟乙基淀粉组共有28例发生一种或两者上述并发症,发生率为51.9%(28/54),白蛋白组共有39例发生一种或两者上述并发症,发生率为72.2%(39/5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757,P=0.047).结论 羟乙基淀粉在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早期应用可以有效节约白蛋白的用量,控制术后的炎症反应,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冷循环射频治疗在肝癌肝移植中的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冷循环射频治疗在终末期肝癌肝移植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例终末期肝癌患者等供肝期间采用冷循环射频电极.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病灶行射频固化治疗。结果 术后除轻度体温上升外无明显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AFP将至正常,1例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增强CT扫描示病灶坏死;3例患者均顺利接受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术后病理大体标本见病灶坏死改变,光镜下见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3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均存活,未见肝癌复发,最长存活10个月。结论 我们的资料显示对于等待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癌患者而言。冷循环射频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措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45例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肝门部胆管癌(H—CC)的治疗十分棘手,术后生存率较低。现总结我院1997~2001年间收治45例H—CC的临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庄云  魏梅  李全德  吴星宇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432-1433
屈光手术后(PRK、LASIK)由于角膜厚度明显减少,使用压平眼压计测量出的眼压值明显降低,国内外已多有报道,更有学者报道:角膜厚度(CCT)每增加或减少27μm,所测得的眼压(10P)将人为增加或降低0.33kPa^[1]。以往的眼压计均是通过感受角膜的受压形态变化而测得,难以克服术后患者角膜本身形态改变所带来的偏差,术后局部使用激素所致的眼压变化也难以准确测量到^[2],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8月对5例肝细胞肝癌合并终末期肝病患者进行了背驮式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现进行总结分析,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血汗净口服液对大鼠血流变及小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血汗净口服液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小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雌雄各半,体重230-250g,随机分为血汗净口服液5.73g/kg、11.47g/kg、22.93g/kg,三七片0.86g/kg(分别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1、2、4、2倍)、模型及生理盐水组,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近视眼患者眼脉动振幅(OPA)的可能因素。方法采用动态轮廓眼压计(DCT)测量202例(404只眼)近视眼患者眼脉动振幅,同时记录患者的眼压、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所测量的数据,得出相关关系和回归方程。结果 OPA与眼压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237,P=0.000;与屈光度、前房深度、舒张压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247、-0.116、-0.187,P=0.000、0.020、0.000);与收缩压、脉压、中央角膜厚度、角膜曲率不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059、0.084、-0.004、-0.035,P=0.236、0.090、0.935、0.479)。结论 OPA是反映眼底血流的新方法,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在临床诊断时仍应考虑到眼压、屈光度、前房深度、患者的舒张压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肝肾联合移植的治疗体会.方法 收集6例接受同种异体一期肝肾联合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为簇式肝肾联合移植,余5例采用经典式肝肾联合移植.对其手术时间、无肝期、术中出血量、术中使用体外静脉转流或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的情况及效果,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18 h,中位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