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胸大肌皮瓣修复颈部双侧慢性放射性溃疡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7例颈部双侧慢性放射性溃疡采用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大小为20 cm×10 cm~10 cm×8 cm.结果 7例双侧胸大肌皮瓣成活,软组织缺损区形态与功能修复良好.术后1例皮瓣远端发生少许感染与表皮坏死,经过换药处理后愈合.结论 本法修复颈部双侧慢性放射性溃疡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安全,不牺牲重要血管,不吻合血管,是一种良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人工牛黄单用或与环磷酰胺合用对小鼠乳腺癌肺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BALB/c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制备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Luc,每只小鼠尾iv 2×105 4T1-Luc细胞,制备小鼠乳腺癌肺转移模型。注射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人工牛黄组、人工牛黄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组,每组9只。人工牛黄组每天ig人工牛黄120 mg/kg 1次,连续给药4周;环磷酰胺组每天ip环磷酰胺30 mg/kg 1次,连续给药1周;每组选取3只小鼠监测肿瘤转移情况。4周后将小鼠断颈处死,肺脏经Bowin氏液固定,计数肺部转移瘤数目;HE染色观察肺内转移灶大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肿瘤细胞接种21 d后,人工牛黄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组小鼠肺部发光强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接种肿瘤细胞28 d后,人工牛黄组、人工牛黄与环磷酰胺联合用药组肺部转移瘤数目均显著减少(P<0.05、0.01),且联合用药组小鼠肺部转移灶数目明显少于模型组。结论 人工牛黄具有抑制小鼠乳腺癌细胞肺转移的潜在作用,并与环磷酰胺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3.
12例滑膜肉瘤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经手术证实的12例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滑膜肉瘤影像学表现以边界较清的肿块为主,骨改变不明显,如果并有散在钙化斑对诊断有较大帮助。血管造影均于肿块内见多数细小紊乱的肿瘤血管,并见附近动脉受肿瘤推移,勾划出肿瘤全部轮廓。临床上遇到软组织肿块,尤其位于关节旁、伴有疼痛、影像学检查有骨改变或钙化斑,要考虑到该病。  相似文献   
74.
强迫症的发生可能与眶额-边缘系统-基底节区局部脑血流量改变有关,就近年来功能性影像学检查在强迫症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CCL20-CCR6-Th17轴在肝细胞癌血管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测定人肝细胞系L-02、肝细胞癌细胞系Hep3B、Huh7和HepG2中CCL20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中CCL20蛋白的分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肝细胞癌细胞系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趋化作用.采用ELISA定量检测93例肝细胞癌患者(转移组51例,无转移组42例)术前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1β 、IL-6 、IL-8 、IL-10、IL-17、IL-23、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CCL20的水平,采用SYBR Green RT-PCR检测41例肝细胞癌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CCL20和CCR6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细胞癌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和正常人供肝组织中CCL20的表达水平.结果 人肝细胞癌细胞系中CCL20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细胞,对外周血表达CCR6的T细胞具有趋化作用.93例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CCL20蛋白的表达水平为(38.2±28.4) pg/ml,高于肝血管瘤患者[(7.8±17.8) pg/ml,P<0.01].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CCL20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r=0.32,P=0.0018).41例肝细胞癌组织CCL20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CCL20蛋白主要在肝细胞癌细胞质中表达,某些浸润的免疫细胞也有一定程度表达.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IL-17和CCL20水平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发生血管浸润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0.05).41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CCL20 mRNA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发生血管浸润转移均无关(均P>0.05).在发生血管浸润转移患者的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CCR6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5.75 (1.79,19.13)和7.99(4.49,19.54),均高于未发生血管浸润转移的患者[分别为1.69 (0.76,2.87)和3.58(1.84,4.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CL20/CCR6/Th 17轴可能促进肝细胞癌的血管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76.
2014年4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执法人员遇到一起典型举报案件,举报人在某医疗机构为孩子配了一副矫正近视的角膜塑形镜(全称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孩子使用后,眼睛发红,其在清洗眼镜时,眼镜碎裂,遂怀疑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测(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价舌体与舌根缺损对吞咽功能的影响和吞咽功能恢复的修复重建方式。方法:采用VFSS对健康志愿者、舌体缺损与舌根缺损修复重建患者各10例的吞咽过程进行研究,并对吞咽困难的表现(呛咳或误吸)和发生率的变化、吞咽黏稠食物能力的改变、残余量的改变、咽腔清除时间的改变等数据采用SAS14.0软件包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明确3组吞咽功能改变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舌体缺损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发生呛咳和误吸的风险,而舌根缺损会明显增大术后发生呛咳和误吸的风险(分别为0%、0%和60%);舌缺损部位的不同,可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对黏稠食物的吞咽能力,健康志愿者组〉舌体组〉舌根组[(9.33±0.50)mL,(6.25±2.12)mL,(0.70±1.16)mL];吞咽效率比较,健康志愿者组〉舌体组〉舌根组。结论:舌体组吞咽功能的恢复优于舌根组,修复重建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缺损的部位和大小。  相似文献   
78.
目的通过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为部分运动受限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寻找一种替代有氧运动的新方法。方法将60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训练组(30例)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组(30例),2组患者在常规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为期2m,每天1h的有氧运动训练和每天45min的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每周5次,为期2m。在治疗前、治疗2m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2m随访时,分别进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等指标检测。结果两组在治疗2m结束时,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等指标均有下降(P〈0.05);治疗结束后2m随访时,上述各项指标虽有反弹,但是较治疗前相比仍有下降(P〈0.05)。2组间各时间点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作为一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新型物理治疗方法,与有氧运动在改善血糖指标方面具有同样的效果,可以替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9.
目的总结颅骨外板凿除联合人工真皮修复大面积颅骨外板毁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9月-2011年6月,收治11例大面积颅骨外板毁损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19~78岁,平均52岁。其中头皮巨大肿物切除后缺损9例,外伤性创面2例。术中头皮切除后缺损范围为10.5 cm×9.0 cm~18.0 cm×15.0 cm,颅骨外露范围9 cm×8 cm~17 cm×14 cm;颅骨外板凿除后采用人工真皮修复,并于术后2周行二期自体皮片游离移植修复。结果一期术后1周换药时见人工真皮下肉芽生长及类真皮组织生长;二期术后植皮均成活。10例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除1例头皮鳞状细胞癌术后6个月复发外,其余患者皮片色泽可,质地柔韧平整,无破溃、坏死发生。结论颅骨外板凿除联合人工真皮修复大面积颅骨外板毁损创面手术操作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同步射频消融一体化诊疗方案在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9月我院肺肿瘤就诊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13例,中位年龄68(51,73)岁,共24个病灶行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同步射频消融治疗,分析该一体化诊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一体化诊疗,24个病灶直径17.0(13.3,19.0)mm。活检标本满足病理诊断要求,标本有效性100.0%;术后少量气胸/胸膜皱缩发生率19.0%(4/21),张力性气胸发生率4.7%(1/21),无明显出血等其它并发症。结论 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同步射频消融结合了两种介入技术,该一体化方案在肺肿瘤诊疗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