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8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和电针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质指标的影响。 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和Acu-TENS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分别进行为期2个月,每日1次,每次30min,每周5次的电针治疗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时)对2组患者进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BMI)、腰臀比、体脂百分比等指标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治疗后,电针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9.36±2.21)、糖化血红蛋白(6.76±1.01,mmol/L)、BMI(23.96±1.85,%)、腰臀比(0.88±0.01,%)、体脂百分比(26.68±3.16,%)等指标与Acu-TENS组的餐后2h血糖(8.99±1.82)、糖化血红蛋白(7.14±1.13)、BMI(23.73±1.28)、腰臀比(0.89±0.02,%)、体脂百分比(26.60±2.40,%)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随访时,除电针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7.46±1.71%)与治疗前及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外,电针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9.36±2.21,mmol/L)、BMI(25.96±1.98,%)、腰臀比(0.93±0.02,%)、体脂百分比(29.09±3.10,%)等指标与Acu-TENS组的餐后2h血糖(10.32±2.33,mmol/L)、糖化血红蛋白(7.87±1.72,%)、BMI(25.55±1.38,%)、腰臀比(0.93±0.01,%)、体脂百分比(28.78±2.48,%)等各项指标相比,虽有反弹,但是较治疗前仍有下降(P<0.05);2组患者各时间点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质指标方面与电针治疗相比,具有相同甚至略优于电针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睑缘切开重睑术与传统切开重睑术的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分别检索Cochrane、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收集有关睑缘切口与传统切口重睑术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12、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章进行Meta分析,选择文章以满意度...  相似文献   
43.
HLA-A02基因型与中国高发区肝细胞癌的密切关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HLA-A02型及其亚型与启东肝细胞癌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SP法分析启东肝细胞癌和正常人中HLA-A02型及其亚型的分布。结果:103例经病理诊断的肝细胞癌中57例为HLA-A02型,其比例达到55%,显著高于启东正常人群HLA-A02型32%(33/102)的比例,P〈0.001。同时揭示包括HLA-A02型在内的HLA-A位点的等位基因多为杂合型。启东肝细胞癌HLA-A02型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I)以及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脑胶质瘤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3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RI、^1HMRS、DTI及BOLDI检查,根据术前影像学评估,设计手术方案切除肿瘤,并与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①^1HMRS表现为NAA峰降低,Cho峰升高,Cho/Cr、Cho/NAA比值升高,NAA/Cr比值降低。高级别胶质瘤Cho/Cr、Cho/NAA、LL/Cr比值和Cho值均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1),且常出现Lip峰。②BOLDI表现为手运动功能区被肿瘤挤压、移位者5例,其中2例移向后方,2例移向外侧,1例移向前方。③DTI中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分数各向异性(FA)图可明确区分正常脑白质、水肿区和肿瘤边缘,并可在轴位像上观察白质纤维束被推移、浸润和破坏的程度。纤维束重建后,表现为浸润+破坏者5例,推移+破坏者4例,推移+浸润者11例,单纯推移者3例。④肿瘤全切6例,近全切8例,大部切除9例,所有患者术后无新发神经功能缺失。出院时KPS评分除1例患者60分外,其余患者均在90分以上。结论综合运用多种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可从解剖、代谢等多方面对胶质瘤进行术前评价,以此明确诊断,可指导外科治疗,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疖,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影像学诊断认识。方法对10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影像学表现分型o:单纯肿块型52例,肿块伴恶性钙化型43例,恶性钙化伴局部腺体结构紊乱型8例,单纯局部腺体结构紊乱型2例,非对称性密度增高型2例。结论肿块及恶性钙化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最主要、最直接的影像学表现,但部分浸润性导管癌影像学上却主要表现为局部结构紊乱,以及非对称性密度增高。提高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影像学诊断的认识,有利于防止误、漏诊。  相似文献   
46.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陈旧性肺结核与周围型肺癌并存的病例,在常规胸部X线片和CT片上有时很难诊断是单纯的陈旧性肺结核病灶、结核瘤,还是陈旧性肺结核病灶与周围型肺癌并存,常发生错诊和误诊[1].为了提高对比此类病变的X线和CT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回顾分析了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和经随访观察确诊的陈旧性肺结核病灶与周围型肺癌并存的X线片和CT表现特征总结报告如下,以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47.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介质中的溶出速度和程度,是在体外对体内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与评价的有效的替代方法,也是保证和衡量固体口服制剂生产工艺和质量是否合理和稳定的一项重要手段。据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有的固体制剂崩解虽然很快,但主药并不一定溶出并被人体吸收,其生物利用度必然不好,因此,检查溶出度对固体口服制剂保障其质量与疗效是十分关键的环节。1970年《美国药典》首先将溶出度列入检查项,此项目一经推出便迅速得到广泛应用,先后被英国、日本及我国药典收载。十多年来,经各国药学工作者广泛实验,溶出度实验越来越接近人  相似文献   
48.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脑肿瘤灌注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 对27例脑肿瘤先用常规CT平扫确定肿瘤中心实质部位,然后进行MSCT灌注扫描.扫描图像经ADW4.0工作站PerfusionⅡ软件进行计算,得出灌注图像及参数,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肿瘤微血管表面通透性(PS).结果: 27例中,脑胶质瘤7例、脑膜瘤8例、脑转移瘤8例、颅咽管瘤2例,淋巴瘤、血管母细胞瘤各1例.27例灌注图像均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轮廓,清晰地区分肿瘤和水肿;不同类型肿瘤的CBF、CBV、MTT及PS值不尽相同,灌注伪彩图表现不同;PS图能清晰显示脑肿瘤的实质部分及微血管通透性.结论: MSCT灌注成像对脑肿瘤血流灌注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对了解脑肿瘤内部血流状态及微血管通透性的改变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笕桥古法艾灸对阳虚质的干预效应及其相对于常规温和灸的优势。[方法] 纳入2021年9月至11月招募的阳虚质受试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予以笕桥古法艾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温和灸治疗,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3周。采用阳虚体质量表和督脉红外热成像检测评价两组干预效果,并如实记录相关不良反应。 [结果] 干预后两组受试者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更加凸显,且阳虚质转化分、督脉平均热值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的阳虚质转化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的督脉平均热值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 [结论] 笕桥古法艾灸与常规温和灸对阳虚质均有较好的干预作用,而且笕桥古法艾灸作用更为显著,安全舒适度更高。  相似文献   
50.
异位胰腺癌的CT表现(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异位胰腺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了1例经手术及病理资料证实为异位胰腺癌的CT片,复习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文献报告的异位胰腺癌的所见。结果本例为发生于后腹膜的异位胰腺癌,免疫组化提示肿瘤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CT平扫表现为囊实混合密度的肿块,增强后病灶实性成份有明显强化。结论异位胰腺癌术前CT确诊困难。多表现为胃肠道壁内粘膜下或胸、腹腔间隙内的肿块,呈囊实混合密度。增强后,如肿瘤有内分泌分化,其实性成份强化明显,如肿瘤无内分泌分化,则无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