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检索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系统,收集中毒住院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治疗措施及转归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578例中毒患者纳入研究,平均住院(10.0±8.0)d,10例住院时间≥30 d,最长87 d。中毒原因多为自杀,占68.3%;口服中毒占81.3%;农药中毒占60.9%,百草枯占农药中毒的48.6%,抗精神类药物占药物中毒的50.0%。洗胃345例,导泻103例;应用拮抗剂141例;血液灌流123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26例、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67例;机械通气115例;体外膜肺治疗6例。脏器功能支持治疗在重症中毒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肝纤维化、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肝功能、体质量、腹围、24 h尿量、电解质变化情况.比较两...  相似文献   
63.
吴姗姗 《智慧健康》2023,(31):95-98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餐后2h血糖指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得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可有效调节患者血糖水平,能够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稳定患者病情;可为老年糖尿病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讨辽宁地区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正常老年人群CCR5基因多态性差异,探索其基因多态性在S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500例老年SLE患者及500例老年健康人作对照,对其SLE相关指标及CCR5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500例样本以CCR5/CCR5纯合子基因型为主,无CCR5Δ32/CCR5Δ32基因型,CCR5基因频率显著高于CCR5Δ32(P<0.05);CCR5/CCR5Δ32组发病年龄低于CCR5/CCR5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抗dsDN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CCR5/CCR5组(P<0.05)。结论辽宁老年人群中主要以CCR5野生基因型为主,CCR5Δ32突变频率较低。CCR5Δ32突变可以通过提高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来影响SLE。  相似文献   
66.
目的:讨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重症药疹时联合多种护理措施对其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7~2009年间在我科接受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68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常规护理及联合护理病例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在治疗3周后,联合护理组出现:肌无力10例,睡眠精神障碍18例,低血钾3例,消化道溃疡1例.常规护理组出现肌无力16例,睡眠精神障碍25例,低血钾6例,消化道溃疡3例.结论:多种措施联合护理方法可以减少药疹患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肌无力、睡眠精神障碍、低血钾、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锯齿线皮下埋置递进式提升术矫正中、下面部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锯齿线将下面部松弛下垂组织自下而上向上提拉并固定于悬吊点处,再应用锯齿线将悬吊点处雍堆组织再次向上提拉至固定点处,最终达到提升松弛下垂组织的目的。结果:本组就医者共50例,术后回访时长平均约13.5个月,所有面部松弛下垂就医者的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无血肿、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微创法将下面部松弛下垂组织固定于悬吊点,再应用锯齿线将悬吊点组织递进式提拉,可以明显改善面部松垂情况,达到面部组织提升目的。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孕早期首次空腹血糖检查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确诊怀孕并首次接受孕检的孕早期(孕10~15周)孕妇658例,检测空腹血糖值,并于孕24~28周行OGTT试验。结果 658例孕妇首次孕检空腹血糖诊断GDM 60例,占9.12%,且空腹血糖正常组与GDM组比较,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少于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孕检空腹血糖和OGTT空腹血糖呈正相关关系(r=0.331),且当首次孕检空腹血糖≥5.60mmol/L时,诊断GDM的特异性达到0.99以上。结论首次孕检空腹血糖可以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当首次孕检空腹血糖达到或超过5.60 mmol/L时候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给予科学合理的医学指导和饮食运动干预,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全麻在老年患者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神经外科手术老年患者50例,年龄65~80岁,随机均分为两组,术中全麻维持微泵静注芬太尼0.08μg·kg-1·min-1(F组)或瑞芬太尼0.2μg·kg-1·min-1(R组)。记录诱导前(T0)、插管后1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HR、MAP以及诱导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F组比较,R组T1、T2时的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F组T1、T2时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与F组比较,R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苏醒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70.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是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蛋白家族,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中,参与各组织器官的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眼科疾病的发生与眼球及其相关组织的功能异常有关,可影响正常的视觉形成。研究发现,GPCR在眼球组织中广泛分布,并且参与视觉的形成过程,与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就GPCR在眼科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