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3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报告41例肝切除术后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原发性肝癌最高,以右肝手术最多见,作者强调加强围手术期监测,术后有效腹腔引流和积极保肝治疗等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广泛肝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今连续21例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检查结果、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患者平均血清胆红素为341.05μmol/L(191.3~641.6μmol/L)。21例均为肝门胆管癌,1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术前均不减黄。切肝方式包括左半肝切除14例,其中2例切除受累肝固有动脉未做动脉重建,1例切除部分门静脉并重建,左半肝加左尾状叶切除4例,右半肝切除1例,扩大右半肝切除1例,右三叶加全尾状叶并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1例。结果手术治愈率95.2%,术后30 d内死亡率4.8%(1/2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5%(19/21),术后肝功衰发生率4.8%(1/21)但逆转,其余并发症有胆瘘(28.6%)、腹腔感染(19.0%)、腹水(38.1%)、切口并发症(9.5%)、心衰(9.5%)、胸腔积液(4.8%)等。28.6%(6/21)需带腹腔引流管出院。结论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如一般情况较好、无严重合并症,不作术前减黄仍能耐受较大量肝切除。术后死亡率在可接受范围,但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33.
髂嵴综合症     
本文描述了7例称为髂峭综合症的局限性腰痛的病例。其中男性5人、女性2有,年龄最小20岁、最大54岁。发病时间一周到12月不等。6例为在某种动作时突发,1例为渐发。4例压痛点在左髂后上棘处,3例在右侧。经用麻醉剂(Bipuvicaine 0.5~10ml)在压痛著处作局部浸润,除1例在一周后重复一次外,其余6例均注射一次而愈。随访1.5年至3年未再复发。4例在注射麻药时拍照X线照片,经与骨盆标本置针对照,发现痛点在髂嵴与臀后线相交处,相当  相似文献   
34.
王祖森  吴力群 《山东医药》2009,49(34):115-116
病历摘要 患者男,70岁,因腹泻9月余,加重2个月,于2008年10月22日入我院。患者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4~5次/d,大便稀,渐加重,8个月前至今10~20次/d,稀水便,3000~4000ml/d,伴乏力,渐加重,并出现少尿,血钾1.9mmol/L。外院予抗炎、补液、补钾、止泻等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自服蒙脱石粉止泻、补钾治疗,腹泻再次加重。2个月前外院行CT检查,诊断为胰头占位、胰头癌?不排除内分泌肿瘤,给予皮下注射奥曲肽0.2mg,2h后腹泻缓解,有效时间可达24h。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 构建牛血白蛋白纳米基因载体,观察牛血白蛋白纳米微粒的表征,并探讨其作为基因载体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去溶剂化法构建牛血白蛋白纳米载体,制备携载p53质粒的白蛋白纳米微粒(BSA-NP-p53),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纳米微粒的大小及表面形态等特征.分别用BSA-NP-p53、空白BSA-NP转染胰腺癌细胞,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SA-NP-p53对胰腺癌patu8988细胞的基因转染效率.结果 成功构建BSA-NP-p53,该微粒呈均匀分散的球形颗粒,粒径(115.6±12.3) nm;BSA-NP-p53能高效转染胰腺癌patu8988细胞.结论 制备的白蛋白纳米微粒可作为基因转染的理想载体,并能高效转染胰腺癌细胞.  相似文献   
37.
作者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20余载,承担儿科教学,以及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带教,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讲课素质三个方面就儿科教学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医学生。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组织中p53、Ki-67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两步法检测231例HCC组织、81例癌旁组织和79例肝硬化组织中的p53、Ki-67蛋白。结果 HCC组织中p53、Ki-67蛋白阳性率为22.1%、69.7%,癌旁和肝硬化组织中均不表达,三者比较,P均〈0.01;HCC组织中p53与Ki-6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147,P=0.026)。HCC组织中p53阳性者2 a累积复发率为39.2%、术后无瘤生存期为43.4个月、总体生存期为80.4个月,阴性者分别为37.8%及53.6、84.0个月,两者比较,P均〉0.05。HCC组织中Ki-67阳性者2 a累积复发率为43.5%、术后无瘤生存期为33.7个月、总体生存期为72.9个月,阴性者分别为25.7%及81.7、84.0个月,两者比较,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Ki-67阳性是HCC肝切除术后无瘤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R 1.583,95%CI 1.038~2.413,P〈0.05)。结论 HCC组织中p53、Ki-67蛋白表达增高,Ki-67蛋白可作为评估HCC术后早期复发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9.
40.
外科严重感染常表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vstemicinflammatory re-70%sponsesyndrome, SIRS),可伴有菌血症或脓毒症,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最终发生多器官衰竭(MOF)而死亡。作者就7例肝癌肝切除术后发生腹腔严重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990~1997年因原发性肝癌实施各类肝切除手术128例133次,术后发生腹腔积液或脓肿11例(5.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