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340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弃用静脉转流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不作静脉转流的效果,分析不转流对术后胃肠道及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总结自1999年来我所45例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弃用静脉转流的经验。结果:45例术中无肝期时间平均为54.5min,术后与不转流相关的胃肠道和肾功能明显损害的并发症有4例:3例术后近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经血透后恢复,1例死亡;另1例于术后1.5月发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结论:若无肝期控制在1h内,经典式原位肝移植不作转流,并不显著增加胃肠道和肾脏功能损害等并发症,且有缩短手术时间和节省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62.
ZT胶行小肠排列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临床对反复发作并曾多次施行手术的粘连性肠梗阻的处理颇感棘手。本实验以快速医用粘合剂-ZT胶代替缝合,直接粘合折迭的肠袢,具有简单、省时、损伤小等优点。 一、材料和方法 Wistar系大白鼠10只,雌雄不限,体重250~300g。异戊巴比妥钠麻醉,30mg/kg,腹腔内注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供体胸腺细胞经胸腺注射对大鼠心脏及胸腺移植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的胸腺细胞注入Wistar大鼠胸腺内,2周后行心脏及心胸腺联合移植(SD→Wistar),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和病理排斥反应,检测血中及移植心中IL-2及IL-4水平。结果:单纯心脏移植及心胸腺联合移植在环孢素短期(7d及14d)应用下,可延长移植心及胸腺的存活时间,但不能诱导耐受;经胸腺注射供体胸腺细胞后,行单纯心脏移植及心胸腺联合移植,在短期环孢素作用下,移植心及胸腺均获长期存活;在移植物长期存活组IL-4保持较高水平,而IL-2处于较低水平。结论:经胸腺注射胸腺细胞可以诱导对同种异体心脏及胸腺的耐受;胸腺移植有利于耐受的诱导和维持。  相似文献   
64.
背驮式肝移植技术改良(附41例次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背驮式肝移植在终末期肝病中应用的利弊。方法:自1995年9月至2000年7月,对39例患施行了41次背驮式肝移植。对供肝静脉回流通道重建技术进行了逐步改变,由供肝下腔静与受体成型的肝静脉重建,到供、受下腔静脉的端-侧吻合及侧-侧吻合,并进行了供体下腔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右心房的桥式吻合和原旁位供肝肝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重建悬吊。结果:手术技术的改良既避免了肝静脉回流不同程度受阻的弊端,同时缩短了无肝期和下半躯体淤血时间。结论:背驮式肝移植技术改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手术时间,并拓宽了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半离体肝切自体余肝移植术后肝再生的规律及其代偿能力.方法 通过CT计算5例半离体肝切自体余肝移植术后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肝再生并监测术后肝脏功能变化.结果 病例1、4的谷丙转氨酶(GPT)在术后第6、4天降至正常;病例2、3、5的GPT在术后10天左右降至正常水平.病例1术后2个月、1年肝体积再生率分别为21.62%、42.85%;病例2术后2个月、1年肝体积再生率分别为12.50%、61.84%;病例3术后2个月肝体积再生率为11.32%;病例4术后2个月肝体积再生率为25.98%;病例5术后2个月肝体积再生率为9.32%.结论 该技术为难以常规肝切除的患者提供了可行性技术径路;术后残肝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尽量缩短肝脏冷缺血时间是减轻术后肝损伤,保护肝再生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大鼠供肝不同程度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对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影响.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6组,每组供、受者各12只,同系移植组供肝热冷缺血时间分别为0~2和80 min,同种移植1~4组供肝热冷缺血时间分别为0~2和80 min、0~2 min和10 h、15和80 min及15 min和10 h,假手术组仅开腹游离肝脏后关腹,不行肝移植.肝移植采用改良的Kamada二袖套法.术后1、3、5、7 d,分别处死每组3只受者,取移植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杏观察病理改变和IRI程度,按照Banff系统分级标准对AR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移植肝组织Fas、穿孔素及颗粒酶B的蛋白和mRNA表达,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移植肝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同系移植组及同种移植1~4组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IRI损伤程度依次加重.术后1、3、5、7 d,假手术组、同系移植组及同种移植4组未发现AR,同种移植1~3组AR明显;随着术后时间延长,同种移植1~3组AR评分均逐渐升高,各组内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同时间点,同种移植1~3组AR评分依次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假手术组、同系移植组移植肝组织中Fas、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蛋白及mRNA均无表达,F组仅有少量表达,同种移植1~3组较其他组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术后相同时间点,同种移植1~3组的表达量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移植后AR的程度与一定程度内的IRI呈正相关,但如IRI造成移植肝严重损伤,则AR的发生明显降低,Fas/FasL和穿孔素/颗粒酶B细胞凋亡途径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7.
50例次背驮式肝移植技术回顾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总结背驮式肝移植术的经验,力求进一步完善经典式背驮式肝移植技术。方法:50例次背驮式肝移植中,17例次采用经典式背驮式肝移植(SPBLT),24例次采用改良式背驮式肝移植(APBLT,供受者的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或侧侧吻合),其它肝移植式的改良9例次。结果:17例次经典式背驮式肝移植均存在供,受者血管口径不匹配,供肝放置棘手,血管重建后肝静脉回流道易扭曲及压迫重建的回流血管等问题,而改良式背驮式肝移植中,下腔静脉与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上述缺陷,而侧侧吻合术式则可完全改善经典式背驮式肝移植的技术并发症,结论:改良式背驮式肝移植修正了经典式背驮式肝移植存在的技术缺陷,减少了技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terlipressin对大鼠肝大部切除术后再灌注早期门静脉高灌注综合征的保护性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特利加压素(terlipressin)治疗组(Th组,n=18)及生理盐水治疗对照组(Ch组,n=18)。两组大鼠分别在给药前及再灌注后30 min,1 h,2 h 4个时点进行血流动力学观察,并依此各再分为3亚组:Th1/2,Th1,Th2及Ch1/2,Ch1,Ch2组,每亚组6只大鼠。另20只大鼠随机分为特利加压素治疗存活组(Ts组)10只及生理盐水治疗存活对照组(Cs组)10只。采用肝大部切除术(90%)加肝门阻断(30 min)动物模型,将Th组及Ts组大鼠在肝门阻断前通过阴茎背静脉注射terlipressin,Ch组及Cs组用同法在相同的时间给予同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观察terlipressin对小体积肝大鼠生存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所有大鼠存活超过24 h;Ts组10 d存活率(80.0%)明显高于Cs组(30.0%)(P<0.05)。Th1/2亚组门静脉压力[(13.21±0.32)cm H2O]明显低于Ch1/2亚组的[(16±1.03)cm H2O](P<0.05);Th1亚组门静脉压力降到最低,达(11.52±0.17)cm H2O,明显低于Ch1亚组的(13.5±0.18)cm H2O(P<0.05)。与相对应组基础门静脉压力比较,Ch1/2亚组显著性增加(P<0.05)。Th1/2亚组门静脉血流[(7.21±0.21)mL/min]与Ch1/2亚组[(9.50±0.35)mL/min]比较, Th1亚组[(6.11±0.28)mL/min]与Ch1亚组[(6.99±0.19)mL/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与相对应基础门静脉血流量比较,Ch1/2亚组显著增加(P<0.05)。Th1/2[(88.12±1.28)mmHg],Th1[(80.83±1.79)mmHg]及Th2[(76.29±0.89)mmHg]亚组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相对应的Ch1/2[(57.97±2.01)mmHg],Ch1[(59.86±1.75)mmHg]及Ch2[(63.71±1.37)mmHg]亚组(均P<0.05)。Th1/2,Th1,Th2亚组亦显著高于相应的基础平均动脉压(均P<0.05)。两组各亚组之间及各组内每个亚组与基础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大部切除术后肝门静脉高灌注状态属一过性改变。terlipressin能有效缓解门静脉高灌注状态,可以降低门静脉压力及血流量,能显著提高肝大部切除术后小体积肝存活率。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布加综合征的外科新技术。方法1999年以来笔者共为6例布加综合征病人施行了桥式背驮式肝移植,通过血管架桥将供肝的肝上下腔静脉与受者的右心房吻合,供肝的肝下下腔静脉与受者的下腔静脉吻合。结果6例次肝移植术均获成功,未发生手术技术并发症。其中1例术后3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他5例仍在随访中,1例已存活近7年,术后均未出现布加综合征复发。结论桥式背驮式肝移植为临床治疗布加综合征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减少了技术并发症和布加综合征复发可能。  相似文献   
70.
目的比较经前入路和后入路法切除右叶大肝癌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1996年10月至2004年12月间在我院共为78例右叶大肝癌患者施行肝切除术,2002年9月前共对37例这类患者采用传统的后入路方法行肝切除术(A组),2002年以后对其余41例均采用前入路法手术(B组)。对两种手术方法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围手术期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B组患者术中失血量(2.11±0.42)L明显少于A组(3.27±0.33)L(t=-2.129,P<0.05);B组输血量(1.31±0.34)L明显少于A组(2.64±0.37)L(t=-2.637,P<0.01);B组患者住院死亡率(2.4%)与A组(1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9,P<0.05)。结论前入路法是右叶大肝癌手术切除的首选方法,其手术及近期疗效比传统的后入路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