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340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目的探讨热休克预处理供肝对肝移植大鼠术后细胞因子及γδT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热休克预处理组,移植术后3 d、5 d、7 d,12 d收集肝脏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肝组织提取单核细胞流式检测γδT,取血行细胞因子及肝功能测定,并观察两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结果对照组IL-2、IFN-γ高于热休克预处理组,IL-10两组间无差别,IL-4术后两组均不能测出。热休克预处理组γδT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大鼠中位生存期为9 d,热休克预处理组中位生存期为15天。结论热休克预处理可提高移植肝脏单核细胞中γδT的比率,延缓Th1细胞因子上升趋势,但对Th2细胞因子无明显影响,术后γδT比率和细胞因子分泌无相关性,热休克预处理可延长大鼠肝移植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332.
张毅  冉艳  叶启发 《贵州医药》2007,31(3):208-211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甙(PNS)预处理在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分别用作供、受体,采用Kamada's袖套改良法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根据供肝切取前1 h是否静脉注射PNS(50 mg/kg)将大鼠随机分为PNS预处理组(PNS组)和NS对照组(NS组);另设假手术作对照组(SO组).分别于供肝再灌注后2h、6h及24h处死各组动物,检测血清ALT及AST,HE切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色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RT-PCR法检测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 供肝再灌注后2h、6h及24h各时点,PNS组大鼠血清ALT及AST水平均明显低于NS组(P<0.05);再灌注后6h,NS组大鼠肝组织的MPO含量明显高于PNS组(P<0.05);供肝再灌注后2h、6h,PNS组大鼠肝组织ICAM-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S组(P<0.05).结论 PNS预处理大鼠供肝,可以有效地减轻大鼠肝移植I/R损伤;PNS对肝移植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ICAM-1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PMN)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33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预处理效用.方法:采用Kamada's袖套法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原位肝移植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组(EGb组).各组分别观察移植肝再灌注后2 h、6 h和24 h肝组织中TNF-α、IL-1含量及血清ALT和AST含量和肝组织学变化.结果:SO组与NS组血清ALT和AST含量,肝组织TNF-α和IL-1活性明显升高(P<0.01),肝细胞形态学发生异常变化.EGb预处理组,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明显减轻,与N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抑制Kuffer氏细胞激活减少释放TNF-α和IL-1始动因子并调控缺血再灌注因子水平达到保护供肝作用.  相似文献   
334.
自1988年Pichlmayer报道肝脏离体手术技术以来,由于肝半离体和离体缺血灌注损伤问题、肝血流阻断后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紊乱问题、残肝能否代偿等问题,使半离体、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技术一直发展缓慢[1].  相似文献   
335.
6例背驮式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背驮式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6例背驮式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营养支持、开腹减压引流及心理干预等方面的护理.结果 6例患者中2例死亡,4例痊愈出院.结论 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疾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6.
肝移植术后胆泥及胆结石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胆泥和胆结石形成的原因。方法 对13例肝移植术后发生胆泥和/或胆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发生胆泥和/或胆结石的时间为1.5-12个月(平均5.5个月),供肝热缺血时间平均为5.5min,冷缺血时间11.5h;UW液经门静脉灌注;胆道冲洗时间在热缺血后15-20min;11例供肝动脉与受者的肝动脉吻合,2例与结肠中动脉吻合。结论 肝移植术后发生胆泥及胆结石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是缺血、灌注损伤及肝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337.
目的探讨apoM mRNA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方法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对照组);IR1组(肝缺血30rain);IR2组(肝缺血60min);IR3组(肝缺血120rain);IR4组(肝缺血180min)。IR组的再灌注时间统一为60min。观察每1组的病理变化;检测各组血浆谷丙转氨酶水平(ALT);Realtime RT—PCR检测apoM mRNA在肝脏中的表达。结果肝缺血再灌注后,光镜下大鼠肝组织有明显的肝血窦和中央静脉瘀血,内皮细胞及肝细胞普遍水肿变性,可见肝细胞坏死,这些变化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同样的结果见于血浆中ALT的水平。而apoM mRNA的表达有所不同,与对照组相比,IRI组的表达明显下降(P〈O.05),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apoM mRNA的表达开始上升,至IR4及IR5组,其表达已明显高于IR1组(P〈0.05)。结论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肝内apoM mRNA的表达有迅速、明显的变化,提示apoM可能具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特性。  相似文献   
338.
肝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1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肝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及失败原因。方法 总结本所17例暴发性肝衰行肝移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暴发性肝衰行肝移植6例存活1年,1年存活率为35.3%。死亡原因分别为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6例,多器官衰竭2例,术后胸腔大出血1例,DIC1例,颅内出血1例。结论 病人术前状况决定肝移植效果;肺部并发症是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9.
目的 :为探讨外科治疗家族性淀粉样多神经变 (Familialamyloidpolyneuropathy ,FAP)的疗效。方法 :对一FAP患者实施了背驮式肝移植。结果 :手术顺利 ,术后 1周感觉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紊乱综合症开始恢复 ,失明的双眼开始感光。术后 35d ,多神经变综合症不同程度改善后出院。初步随诊 3月 ,病情正处康复阶段。结论 :FAP这一内科治疗无效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采用背驮式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外科措施  相似文献   
340.
反向克隆法大鼠anti- ERK2腺病毒载体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正义基因反向克隆法构建大鼠anti-ERK2腺病毒载体.方法酶切质粒p3XFLAG-CMV7.1-ERK2,得到ERK2 cDNA片段,连接到T载体进行测序,经测序正确反向克隆法插入质粒pShuttle中,最后转入AdEasy(tm)XL Adenoviral Vector System系统中得到anti-ERK2基因腺病毒载体.结果DraI和NotI双酶切鉴定anti-ERK2基因腺病毒载体,发现插入的基因序列与插入方向均符合预期目标.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anti-ERK2腺病毒载体,为研究移植排斥中ERK2基因治疗的作用提供了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