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逼尿肌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以37例BPH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以46例单纯性BPH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膀胱最大容量、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及排尿后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2组的膀胱感觉减退、不稳定膀胱及顺应性减退、膀胱出口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BPH伴糖尿病患者的膀胱逼尿肌受损较单纯性BPH患者更明显.对于此类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及早行手术治疗,避免因膀胱逼尿肌功能严重损害而错过最佳手术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42.
头痛皆因颅压高细究方可明病因--1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误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教训 患者女,28岁.因头痛、恶心、呕吐6日入院.患者婚后因故遭其配偶辱骂、殴打,精神抑郁,失眠,并拒绝饮食.6日前出现全头部持续性胀痛,尤以前额部、后枕部为著,伴恶心、呕吐,为少量胃内容物,非喷射状.起初未引起注意,头痛、呕吐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2001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80岁。临床上均为查体发现,无特异性表现。肿瘤均位于左侧,直径平均5.7(5.5~6)cm。2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行腹腔镜左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例行开放性左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病理诊断均为左肾上腺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术后均行美罗华(R-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治疗,1例已随访20个月,另1例随访6个月。结论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该病好发于老年男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明确诊断需依靠病理检查,该病恶性程度高,对治疗不敏感,预后差。  相似文献   
44.
冯小迪  史本康 《山东医药》2013,53(19):38-41
目的 观察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尿流动力学表现,探讨糖尿病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析28例女性糖尿病患者(观察组)的尿流动力学检查资料,对其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初始尿意膀胱容量(FDV)、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 at Qmax)、最大膀胱容量(MCC)等进行统计,并与28例因其他原因行尿动力检查且结果正常的女性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最大尿流率为(10.4±7.6) mL/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4.1)mL/s(P <0.01);残余尿量为(223.8±247.8) 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0±11.3)mL(P <0.01);初始尿意容量为(286.1±157.9)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5.6±71.4) mL(P <0.05).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为(20.6±19.1) cmH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11.1)cmH2O(P <0.05);最大膀胱容量为(514.3±163.2) 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0.9±90.3)mL(P <0.05).观察组发生糖尿病膀胱病(DC) 16例(57.1%)、逼尿肌过度活动(DO)5例(17.9%),膀胱出口梗阻(BOO)3例(10.7%),4例(14.3%)逼尿肌肌力正常.对照组逼尿肌肌力均正常.结论 糖尿病显著影响女性患者的膀胱感觉功能和逼尿肌功能收缩功能,导致尿流率降低,膀胱容量增大,残余尿量增多.DC是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DBD)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部分患者可出现DO和BOO症状.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在治疗非细菌性膀胱炎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兖矿集团总医院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诊断为非细菌性膀胱炎患者46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三组,对照组18例,采用膀胱灌注自配混合液(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利多卡因+无菌注射用水);实验一组13例,采用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液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实验二组15例,采用单纯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液。灌注疗程均为每周一次共12次,其后每2周1次,共6次。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复查膀胱镜,在病变区行大体观拍照并取活检行HE染色,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疗程结束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记录盆腔疼痛+尿频/尿急症状评分(PUF评分)、膀胱镜及HE染色淋巴细胞计算膀胱炎组织学评分、排尿日记计算日排尿次数及最大膀胱容量,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观察并分析三组患者的数据变化。 结果45例随访至6个月,实验二组1例因连续2次灌注后出现皮肤瘙痒而中断治疗。疗程结束后,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的PUF评分、膀胱炎组织学评分、日排尿次数及最大膀胱容积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实验一组与实验二组的上述评价指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中期,实验一组的上述指标要好于实验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联合膀胱区极超短波照射治疗非细菌性膀胱炎疗效明确,无严重并发症。相比单纯灌注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联合极超短波治疗能更快的改善症状和炎症程度,为非细菌性膀胱炎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开拓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复方氨基酸胶囊(8-11)和左旋肉毒碱类药物治疗特发性弱精子症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理。方法:对多中心符合弱精子症诊断标准的120例特发性弱精子症病例,按照双盲、对照的原则随机分为:复方氨基酸胶囊(8-11)+左卡尼汀口服液作为治疗组;对照组单用左卡尼汀口服液;空白组为给予生活干预者,以上分组治疗疗程均为12周。收集治疗前后各组的精液标本。观察治疗前后精子活动率、中性α-葡糖苷酶含量、精子DNA碎片指数、ROS含量及Nrf2表达量。结果:复方氨基酸胶囊(8-11)与左旋肉毒碱对弱精子症患者精子活力有明显改善作用,治疗后治疗组附睾中性α-葡糖苷酶含量明显增加,ROS含量明显下降,Nrf2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复方氨基酸胶囊(8-11)联合左旋肉毒碱对弱精子症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未见不良反应。复方氨基酸胶囊(8-11)联合左旋肉毒碱对弱精子症患者的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精子Nrf2通道蛋白的高表达,降低ROS的产生,减轻氧化应激对精子活力的损伤。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IPP)测定对膀胱出口梗阻及膀胱功能的预测与评价. 方法 BPH患者206例,年龄55~84岁,均为首次就诊,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行经腹B超测定IPP并根据程度分2组:研究组78例(IPP>10mm)和对照组128例(IPP≤10 mm),分析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间的关系.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前列腺体积[(73.7±35.9)、(62.8±36.5)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81±0.67)、(1.64±0.36)ng/ml]、残余尿量[(290.2±217.2)、(228.2±167.9)ml]、急性尿潴留发生率(33.3%、18.0%)及膀胱小梁化发生率(23.1%、1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PP与前列腺体积、残余尿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1,0.342).2组患者排尿期最大尿流率[(7.6±4.1)、(9.1±3.6)ml/s]、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生率(82.1%,17.2%)、膀胱顺应性降低率(35.9%,12.5%)、最大逼尿肌压力[(109.8±84.9)、(84.9±44.1)cm H2O,1 cm H2O=0.098 kPa]及膀胱出口梗阻指数(75.2±27.1、65.9±34.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IPP与最大尿流率呈负相关(r=-0.284),与最大逼尿肌压力及膀胱出口梗阻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252,0.456).经保守治疗后,2组患者急性尿潴留复发率分别为64.3%(9/14)和23.5%(4/17)(P<0.05). 结论 IPP可以作为初步预测及评价膀胱出口梗阻程度和膀胱功能的指标之一;前列腺突入膀胱的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及膀胱功能受损程度明显高于无突入患者,对于前列腺突入膀胱的BPH患者.尤其是合并急性尿潴留患者应及早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8.
BPH行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后复发因素分析(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10例前列腺增生(BPH)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后复发的因素.所有患者均再次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尿路梗阻症状解除.随访10个月~5a未再复发。认为BPH开放手术中腺体残留,并以腺体增生为主并发慢性前列腺炎是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9.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经商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995-2004年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2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由前列腺左右叶分别穿刺3点,中叶穿刺2点。干纱布置入直肠内压迫止血。穿刺前后各应用抗生素3d。结果穿刺后32例患者出现肉眼血尿(14.16%),12例患者直肠出血(5.31%),尿路刺激症状伴有/不伴有发热34例(15.04%),排尿困难29例(12.83%)。上述患者经相关处理后恢复。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一种安全、简便方法,但在应用中仍有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使用细针穿刺和穿刺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0.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及并发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及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3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处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13例,其中术中大出血1例,冲洗液外渗1例,术后发热7例,尿失禁2例,术后大出血1例,排尿困难1例,经过相应处理后并发症均消除.结论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损伤小、并发症轻微.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中熟练的操作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