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比较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102例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伴腓骨骨折分别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髓内钉组,50例)与锁定钢板(钢板组,52例)内固定治疗,腓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果髓内钉组与钢板组比较,手术时间更短、切口并发症及刺激性疼痛发生率更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AOFAS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有腓骨骨折的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的治疗,超远端交锁髓内钉固定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对模拟棘突椎板侧翻造盖术CT图像的测量,探讨该术式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方法:将50例门诊腰痛患者(除外脊柱畸形、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者)的腰椎CT图像输入计算机,用Photoshop软件在图像上完成棘突椎板翻转造盖术,测量L3~L5椎板和棘突的高度,"术后"棘突加半侧椎板的长度及椎管面积,并与"术前"椎弓根内缘长度、椎管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棘突高度L3为24.68±2.81mm,L4为22.44±4.33mm,L5为19.46±3.69mm,与原椎板高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棘突加半侧椎板长度L3为34.68±3.91mm,L4为35.44±3.43mm,L5为34.56±3.76mm,均大于原椎体的椎弓根内缘长度(P<0.05)。术后椎管截面积L3为516.01±13.75mm2,L4为507.76±12.85mm2,L5为508.03±12.12mm2,均明显大于术前椎管面积(P<0.05)。结论:翻转后的棘突椎板可完全覆盖切除的椎板缺损,并可以扩大原来的椎管截面积,可作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总结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单足跟骨骨折82例,术前行跟骨侧、轴位X线片和CT检查,并采用双能X线测定骨密度,明确骨质疏松诊断。手术前后对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水平全长、丘部总高、轴长和体宽等多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本组随访9~15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术后切口感染1例,皮缘坏死3例,经治疗后均愈合,2例术后8个月出现明显的距下关节炎。手术时间平均55 min。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48例,良26例,可6例,差2例,总优良率90.2%。结论采用跟骨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跟骨骨折,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索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板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同时联合使用带线锚钉对喙锁韧带进行功能重建的意义及其必要性。 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锁骨远端Neer Ⅱb型骨折41例患者,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板治疗21例,用锁骨远端锁定板并联合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20例。分别测量两组患者X线片术前、术后以及随访终末的喙突及锁骨间距离,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术后疼痛评分,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法进行肩关节功能评测。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差异。 结果41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26个月,平均14.5个月。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均获得骨折愈合,未见明显骨折移位及内固定物断裂。两组手术方式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两者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喙锁间隙差异显著。 结论联合使用带线锚钉功能重建喙锁韧带治疗锁骨远端Neer Ⅱ型骨折可以带来更好的肩锁关节垂直方向的稳定性,允许早期的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布鲁菌脊柱炎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手术治疗36例布鲁菌性脊柱炎患者,收集术前血液标本和术中病灶区组织标本(髓核、软骨终板、黄韧带、纤维环),采用Giemsa染色、试管凝集试验(SAT)、血培养、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检测和mNGS评估不同组织样本。另选取3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 静脉血的mNGS、SAT、多重PCR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核的mNGS与多重PCR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骨终板、黄韧带和纤维环的mNGS检测阳性率均大于多重PCR检测阳性率(P<0.05)。髓核中多重PCR和mNGS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静脉血、软骨终板、黄韧带和纤维环(P<0.05)。敏感性、阴性预测值:mNGS均高于Giemsa染色、血培养和SAT(P<0.05);mNGS与多重PCR检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诊断一致性mNGS最好,多重PCR和SAT较好,Giemsa染色一般,血培养较差。结论 mNGS可以作为布鲁菌脊柱炎的有效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